中学教材选用朱自清散文的语言艺术特色浅论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ygu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朱自清先生是语言艺术家,他的散文语言清丽朴素,形象生动,附着上了个人的浓厚色彩。从色彩上看,不同心境下的散文,表现出不同的色彩,或为明丽,或為灰暗,也许就是先生的不同的人生际遇。本文主要是从大量使用叠音字,口语化程度高,朴素又清新等三个方面来论述他散文的语言艺术特色。
  【关键词】: 叠音字 多样 朴素 口语化
  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不仅是鲁迅先生的个人崇拜,也是新文学运动的根本任务之一。在白话与文言的战斗中,在建设白话文的过程中,朱自清先生便是积极响应并且认真做到了用白话文“表示旧文学之自以为特长”的人。特别是他的散文,以委婉细腻、诚挚平易的风格描述了他所经历的各种生活,接触的各种风物。他非常注重语言的铸炼,在这方面进行了刻苦的追求和严格的选择,因为“文学是语言的艺术”(高尔基语)。下面从语言方面对中学教材中朱自清先生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春》,《背影》,《荷塘月色》等作一番初探,以就教于同行。作一番初探,以就教于同行。
  一、大量运用叠音字
  刘勰极力提倡用叠音字,他说:“‘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杲杲’为日出之容,‘漉漉’拟风雪之状,以少总多,情貌无遗矣。”(《文心雕龙-物色》)叠音自然,能增加音乐美感,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清脆悦耳,记起来轻松自如,朱自清先生在散文中大量运用叠音词,令人目不暇接,各有其丰富的表现力。“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春》)“偷偷”一词写出了小草不知不觉地出现,不知不觉地生长,活泼可爱。“嫩嫩”、“绿绿”从质感、色彩两方面准确地写出了初春的小草的特点。“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春》)让人体味无穷,让人享受不尽《荷塘月色》善于用叠音词写景状物,描述了一幅美妙的图画:“曲曲折折”的荷塘,“淡淡”的、“静静”的月光,“田田”的、“亭亭”的、“层层”的荷叶,“屡屡”的荷香,“薄薄”的青雾,“隐隐约约”的远山……这一切表现出清幽宁谧的意境,交融着作者那隐隐的、苦闷的心绪。
  二、朴素又创新
  “真挚朴实”是朱自清散文的一个重要特点。朱自清为人正直、淳朴,他的文章也散发出率真的气息。朱自清有许多记人记事的作品,大多写亲友的交往,家庭的琐事,这些平凡无奇的小事在朱自清朴实无华的笔下真实感人,催人泪下。比如,《背影》里的父亲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在为“我”买桔子回来过铁道的时候,“他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那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普通的老人的背影,看似平常,但在平常中孕育了深厚的父子情深,多少年了,无人超越,不知道感动了多少做儿女的人。类似的篇章还有很多,它们写的都是生活中的真人真事,有人说:“朱自清的文章,……不大谈哲理,只是谈一点家常琐事,虽是像淡香疏影似的不过几笔,却常能把那真诚的灵魂捧出来给读者看。”这是先生散文的一大重要特点。正如李广田所说“在当时的作家中,有的从旧垒中来,往往有陈腐气;有的从外国来,往往有太多的洋气,尤其是西欧世纪末的颓废气息。朱先生则不然,他的作品一开始就建立了一种纯正朴实的新鲜作风[1]”。这在《荷塘月色》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如早春晨曦,如夏日凉风,如晚秋山泉,如寒冬骄阳,给人以无限清新自然的感觉。
  三、口语化程度高
  与一般的作家不同,先生是个对汉语颇有研究的作家,对口语体语言的研究,是他语言研究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在记述口语体语言形成与发展的历史时,他曾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论点,说:“用口语为的是求真化俗,化俗就是争取群众。”“所谓求真的‘真’,一面是如实和直接的意思,在另一面这‘真’又是自然的意思,自然又亲切,才让人容易懂,也就是更能收到化俗的效果,更能获得广大的群众。”基于对口语体语言的研究,基于对“求真化俗”审美目标的追求,先生创作伊始,便注重北平的方言,以北平话做底子,从口语中提取有效的表现成份,一步一个脚印地向着文学语言的口语化迈进,并逐步形成了一种堪称典范的独具个性的白话文学语言——“谈话风”的艺术语言,这种语言“念起来上口,有现代口语的韵味,叫人觉得那是现代人口里的话,不是不尴不尬的‘白话文’,虽说仍系知识分子化的口语,却亲切自然,鲜活上口,幽默风趣,雅俗共赏,这就使得他的散文比起当时一般作家的作品来,拥有更多的读者,缩小了新文学与人民大众之间的距离,而这正是他高出一般作家的地方,也是他为现代文学,尤其是为现代散文语言的建设所作的开拓性贡献。他对散文创作的基本主张是:提倡写实,要求深入观察生活,崇尚革新。他在好多篇作品里都主张“以文载道”,要求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在这个基础上,他竭力提倡“写实的文学”。他在好多散文中也采用外来句法,如某些复句,也选用古典词语,如某些叠词,但都以符合口语为准则,从中采取有效的表现形式。朱自清主张文章语言要象“行云流水”一般自然,他曾说:“文章如果能达到行云流水的境地,简直当以说话论,不再是文章了。但这是怎样一个不易到的境界。”这种谈话式的抒情方式,也正是他自己散文创作所追求的艺术境界。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不同时期在语言文字方面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是写口语却是他创作的基本追求。即使他比较注重修辞,被人们认为“不怎么自然”的文字,如《匆匆》、《荷塘月色》、《春》等等,在优美中也含有朴素的风味,而无过分雕琢、涂饰之感,恰恰相反,以口语为基础的各种语言冶于一炉的文字,似乎更别有韵味;朴素常使人感到真实、亲切、自然,足以沁人心脾,这就是他“不自然”的文章却深受读者青睐的原因。总之,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以独特的美文艺术风格,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为建立中国现代散文全新的审美特征,树立了”白话美文的模范”。因此,作为一名中学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这篇课文时,要带领学生欣赏品味其情景交融的散文意境、生动绝妙的语言艺术,让学生细细品味朱自清先生散文的语言魅力。
  参考文献:
  [1]李广田:《〈朱自清选集〉序》[A]第2页,开明书店
  [2]叶圣陶:《朱佩弦先生》[J]第267页,《中学生》
其他文献
摘要: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是在初中毕业后通过中考后进入职业教育的。普遍而言,其学习基础不够扎实。而中职院校的数学教学的是以对学生数学实际运用的能力提升为基础,实现对学生数学成绩的全面提升。本文将从中职数学课堂教学问题探讨中找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的方法,希望能对中职数学教学工作提供一些发展思路。  关键词:中职数学 兴趣 运用 提高  1.中职数学教育的目的及其意义  培根曾经说过:“数学使人周
【摘要】职高语文教学现状不容乐观,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势在必行。行为引导型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模式。在语文教学中应用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行为引导型 语文课堂教学 应用  一、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现状  在职业学校这几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认识到:职高学生在学习语文上存在诸多问题,表现为:语文基础薄弱,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积极性不高
中职院校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班级是中职院校教学与管理的基本单位,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是构建高职院校特色文化的必然要求和具体体现。班级文化以班级文化为基础,而又具有自身独特的个性特征,在培养教育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建设有特色的中职班级文化已经成为新形势下擺在大家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一、中职院校班级文化的内涵、特点和必要性  1、中职院校班级文化的内涵。中职院校班级文化
期刊
【摘要】中国的诗歌是一颗灿烂的明珠,诗歌学习和鉴赏是语文教学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内容。但同时又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诵读 积累 诗歌内容 诗人风格 诗歌意象  诗歌鉴赏不但能提高人们的文学审美情趣,而且能培养人们的良好文化涵养,所以自从诗歌鉴赏在高考试题中出现以来,就深受广大语文教师的好评。但由于考生文化底蕴薄弱,诗歌鉴赏题的得分率一直偏低
摘要:消防管道卡箍式接口的使用工艺传统的消防管道连接方式(丝接、焊接)在工程应用中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暴露出一些缺点。一种新的消防管道接口--卡箍式接口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发达城市被应用。  关键词:焊接;法兰连接 ;卡箍式连接; 初期造价  一、消防管道接口形式的演变  管径≥DN100的消防管,过去采用丝扣接口,施工难度很大,这是由于管径较大,管道接口处的螺纹浅了,连接不牢固,容易漏水,而螺纹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