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岁婴幼儿精细动作发展策略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sekafei42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0-3岁婴幼儿精细动作的发展对幼儿的认知能力、自理能力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婴幼儿精细动作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婴幼儿智力的发育,促进婴幼儿素质教育的开展。对幼儿进行精细动作的训练,不但可以使幼儿巩固掌握精细动作的能力,还可以对他们的社会性发展有着促进作用,为幼儿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影响幼儿精细动作发展的因素
  1.家庭因素。首先,家长文化程度影响孩子精细动作的发展。文化程度较高的家长相对重视孩子们的智力及动作发育状况,一开始就给孩子们合理有序的运动练习,给孩子提供合适的场所和环境氛围。反之,如果家长不注重孩子的动作发展培养,放任孩子的发展行为会极大影响幼儿的运动发育及能力全面发展。
  其次,家长的溺爱影响孩子精细动作的发展。如今家长都视幼儿为掌上明珠,同时特别注重幼儿的卫生状况,在孩子自己动手时怕孩子受到一点点的伤害;过于注重孩子的“健康”,如害怕孩子摔跤、吞食异物等伤害。祖父、母们心疼孙子、孙女,生怕累着,从而剥夺婴儿运动的权利,导致运动发育水平的偏低。
  一些家长工作忙,无暇照看孩子,只能买些玩具让婴幼儿自己玩或和其他小伙伴一起玩。由于家长经常缺位,婴幼儿独自游戏,无形中增加动手操作的机会,进而提高动手能力。另一类精细动作发展良好的婴幼儿来自部分经济条件较好、父母懂得婴幼儿教育的家庭。父母往往有一方(多为母亲)有较多的闲暇时间,能够陪伴婴幼儿做一些亲子游戏,或主动设计一些益于婴幼儿精细动作发展的亲子活动。这些亲子活动一方面增进母子或父子感情,另一方面给婴幼儿提供更多的精细动作发展机会。
  2.幼儿心理因素。
  因为幼儿精细动作是由肌肉的运动控制的,因此,孩子的心理状况对幼儿的精细动作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只要心理活动有轻微的变化都会影响动作的完成。容易害羞的婴儿在与他人交往的时候存在一定的障碍,当在场观看的人较多的时候,容易使他们紧张,影响他们的情绪反应,从而影响精细动作的稳定性,对他们精细动作的发展产生阻力。
  3.先天性因素。如果幼儿具有早产或者体重过于低下等发育不良的因素,就会使得他们的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导致他们的脑部功能欠缺,进而使他们的反应能力发展迟缓。幼儿神经系统的发育不健全会影响幼儿以后的精细动作的发展能力。
  0-3岁婴幼儿精细动作能力的发展与其大脑的生长发育有紧密的联系。人类脑部神经系统的生长发育从胎儿时期便开始。早产婴儿因为早产提前出生,其在母亲宫内生长发育的时间要短于一般正常婴儿,因此早产儿的神经系统发育的成熟度大打折扣。因为提前出生的婴幼儿脑部循环功能不健全,致使位于脑供血末梢的脑白质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进而影响婴幼儿的神经系统功能。婴幼儿运动发育障碍包括大动作和精细动作的发育障碍,很大一部分是因为神经系统受损。
  婴幼儿的精细动作发展水平是衡量大脑神经系统发育成熟度的重要指标。在时间和空间上,婴幼儿的精细动作发展程度与脑神经的发育进程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合。因此,开展婴幼儿早期精细动作的训练能有效促进大脑神经结构的发育,促进认知等能力的提高。
  二、促进幼儿精细动作发展的教育策略
  1.提高家长育儿能力。家长教育观念要与时俱进,丰富育儿知识。要有一颗积极、终生学习的心态,给孩子做上进榜样。年轻父母如果与长辈因教养方式产生分歧,要尽可能保持镇定的心态,与长辈进行交流,切莫互相埋怨,为了孩子长久发展,尽量统一观念。同时不要对幼儿过分溺爱,多让幼儿自己活动,培养他们自己动手的能力。心态观念转变了,思路就打开了,情绪放松了,育儿方法便会产生出来,大家一起集思广益,为幼儿创造更好的发展条件。
  2.进行动作的稳定性训练。为了稳固幼儿的精细动作能力,老师可以采取游戏等手段对幼儿进行精细动作的训练。比如进行积木的搭建练习,这个游戏就需要孩子们手眼的配合及精细动作的稳定性才能完成。老师可以先在课堂上进行动作示范,然后对幼儿进行悉心的指导,及时对他们的错误指出并纠正,等到幼儿们都熟悉之后,再让他们自己训练,幼儿们注重完成作品之后就会更注重对动作的练习,这样就会慢慢提高精细动作的稳定性。比如,老师为了提高幼兒们的兴趣,可以采取用盘子端着物品进行走路的游戏,看谁走得远,首先老师先做一个示范,然后让幼儿们跟着,比一比走动时谁的托盘里玩具不会掉下来。这样激发学生的训练兴趣,又提高他们精细动作的稳定性。
  3.建立良好的环境氛围,树立婴幼儿的自信心。0-3岁幼儿正处于心理特征发展的初级阶段,其情感易受环境影响,特别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赞同。如一次活动,大家都在画自己心中的太阳,只有A在纸上画着各色的线条。老师展示幼儿的作品时候,其他人都说自己画的最棒,而他却低着头不说话。在这时老师拿着他的作品说:老师认为A画得很好,然后解释说A画的色彩最多,大家和我一起数一数有多少线条怎么样?当其他小孩子赞赏地看着他时,A也就高兴地笑了。通过这件事情,我们可以了解到营造良好的氛围可以为幼儿树立自信心,这种自信会促进幼儿精细动作发展,对于幼儿以后发展会有积极的作用。
  4.运用游戏进行精细动作练习
  幼儿园具有丰富的精细操作材料,且类型很多。游戏能满足幼儿的感官需求,给幼儿带来快乐,同时游戏具有较突出的嬉戏性,易于被幼儿接受。通过合理的设计游戏能够促进幼儿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使得幼儿精细动作的能力得到提高。
  教师对幼儿游戏要适宜引导。随着思维和动作的发展,幼儿更加愿意“自己动手”,教师可以适当分配幼儿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让幼儿双手得到锻炼,越来越巧。比如:“夹夹乐”游戏可以让幼儿尝试夹、放小球来训练幼儿的拇指、食指的小肌肉群的发展。同时这个游戏也可以锻炼幼儿的三只捏,增强手指的肌肉力量,只要把夹、放小球改成用夹子夹卡片放到碗里,在幼儿熟练之后还可以让他们左右手交替练习夹夹子。又如“好玩的报纸”游戏,通过撕纸的方法,用双手的拇指和食指合作撕纸,让幼儿学习两只手配合练习撕的动作,提高手指的灵活性,同时还可以让幼儿在撕纸时边撕边说:“撕呀撕,报纸变成面条啦。”以增加幼儿体验“撕”的乐趣。
  综上所述,0-3岁婴幼儿的精细动作的发展对于幼儿有着深远的教育意义,在培养婴幼儿精细动作发展能力的时候,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充分尊重幼儿的个体特征,为幼儿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同时,还要注重家园结合,提高家长的教育理念和水平。我们要努力提高幼儿精细动作的能力,促进幼儿素质的提升。
其他文献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经历,遇到一件或重要或无关紧要的事,需要做一个决定,而自己呢却感到左右为难,怎么办?干脆抛出一枚硬币,让老天做主。这种好玩的决断方法,其实与一本古书——《易经》渗透的思维有关。  赵纯强,山东济宁人士,道家换宫六爻学术创始人,专业从事易学研究与策划。曾经是一位很普通的打工者,从小痴迷易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他在各处打工中也没有忘记对易学如痴如醉的爱好研究。在工作与学易期间,不断
摘 要: 在小学教学中,小学低年级与高年级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差异很大。小学是儿童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六年中儿童的神经系统发生巨大的变化,这个变化会对小学教学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主要从儿童神经系统发育的角度解释产生教学方式、内容上差异的原因。  关键词: 神经系统 小学低高年级 教学影响  一、概念界定  小学低年级学生为一二年级在正规学校就读的学生,小学高年级学生为五六年级在正规学校就读的学生
目的: 1.测定含美罗华方案治疗中的B细胞淋巴瘤病人的NK细胞比例及活化比例,初步分析与非肿瘤对照组的差异,并统计分析与临床特点及治疗反应的关系。 2.测定人重组白介素2(r
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是妇产科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据报道存在于60%的痛经妇女及40%-50%有慢性盆腔痛和性交痛的妇女中。在经腹的妇科手术中,5-15%的患者被发现有此病。流行病
摘 要: 《摇篮里的科学家》介绍了儿童怎样了解人、怎样认识事物、怎样学习语言及科学家对儿童思维和大脑的认识,结合现实可以得出儿童具有强大的认知能力,成人在教养儿童的过程中要符合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  关键词: 《摇篮里的科学家》 儿童认知发展 认知能力 发展规律  《摇篮里的科学家》由美国学者艾利森·戈波尼克所著,全国托幼教育机构专业委员会委员、华南师范大学袁爱玲教授翻译。该书改变了很多人对儿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