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汉语文写作能力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tbyj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对《汉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部分的研读过程中,笔者在思考小学生的写作时,产生了关于小学写作策略性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通过以下方面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1)观察生活,积累素材;(2)研读文本,掌握方法;(3)阅读作品,丰富底蕴;(4)开展活动,丰盈生活;五、赏识作文,激发兴趣。
  【关键词】小学汉语文 写作策略 思考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作文,关键在于调动学生的兴趣。在对《汉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部分的研读过程中,笔者在思考小学生的写作时,产生了关于小学写作策略性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通过以下方面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观察生活,积累素材
  叶圣陶先生曾经这样阐述学生作文与生活的关系:“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丰富多彩的生活为学生提供了获得个性体验的可能,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观察,引导学生乐于观察、善于观察。社会生活、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美丽的大自然,学生投身其间,其乐无穷,如果让学生稍加留意,并随时将自己耳闻目睹的感到有趣的、印象深刻的东西以日记的形式记下来,日子久了,学生就获得了作文的很多材料。
  二、研读文本,掌握方法
  我们在进行教学时,可让学生在充分理解文章内容的同时,学习作者怎样拟题、怎样选材、怎样开头、怎样结尾、怎样过渡照应的方法,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获取多方面的汉语文知识,培养认识事物、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阅读作品,丰富底蕴
  阅读能吸收许多好的思想,获得许多人生经验,不仅能调节学生的大脑,还成了学生思想、感情和内心感受的源泉。阅读其实是在和作者进行超越时空的精神对话,把文字转化成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面,呈现于自己的脑海,如身临其境,感受欢乐、痛苦、喜悦、悲伤……简直就是亲历了另一种浪漫奇异、惊心动魄的生活。
  四、开展活动,丰盈生活
  “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成长。”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是学生丰盈生命、发展个性的必需天地。3月份读书节,6月份艺术节,9月份体育节,11月份科技节,已是我们小学生固定的节日。另外,各年级还根据本年级段的需要开展了相应的课外实践活动。每一次实践活动,每一个校园节,学生都有一次独特的体验,都有一次心灵的撞击流于笔端。
  五、赏识作文,激发兴趣
  批改作文,讲评作文,是作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工作。要多一些赏识,为孩子营造一个宽松的表达环境。教师不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词,赏识孩子的习作,绝不会显得你水平低、缺乏鉴赏能力,而是恰恰显出了教者的智慧——学生毕竟是小孩子,语言的发展还没有完成,怎能用一个成人的水平去衡量呢?不要用成人的水平去对孩子的文字评头论足,多一份赏识,多一份理解,孩子就会多一份信心和兴趣,在宽松的气氛中,孩子也就会捧出更多、更有情趣、更精致的文字在你的面前。有人说,孩子是天生的艺术家,他们的内心世界却有着与成人完全不同的色彩。那是另一种艺术、另一种精彩,只要释放出来,便会以它炫目的美丽令人惊叹。作文教学时,有许多学生不喜欢作文,一说要写作文就愁眉苦脸。每次带学生外出参观、游览,学生都要问我回来写不写作文,如果说不写,他们就会欢呼雀跃、如释重负。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是“没的写”和“不会写”。虽说生活中有的是写作的素材,但学生不认识、不会观察,或视而不见,或感受不深,即使观察到了,有些感受也不知怎样去描述。老师出了作文题目,学生只得硬着头皮写,结果,写得不好,就逐渐失去了信心,对作文产生了恐惧心理和厌倦情绪,失去了作文积极性。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首先要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要由易到难地进行写作训练,逐步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培养作文的兴趣。
  六、为学生创设“说”的环境,从说到写
  “说”是“想”的展现,而小学生的所“想”往往说不出来。怎样让学生尽情地把所“想”说出来?只有给学生创设“说”的环境,让他们通过交流,学会“说”。我曾以几幅表现秋天的油画为实物,在班里召开讨论会,让学生联系实际说说秋天的景物。通过讨论,大多数学生都能围绕画面来说,但说得不好。
  七、进行片段练习
  一篇完整的记叙文,一般都是由几个片断组成的。要写好事物的整体,先要学习写好事物的局部,这样有步骤地训练,对学生作文比较有利。因此要注意通过片断练习,分散难点,化整为零,指导学生一步一步地学习。
  片断练习需要由易到难有计划地安排。先写静物,因为静物易于观察。如写“一本书”、“一盆花”、“小小粉笔盒”等。然后写动作。动作有一瞬即逝的特点,比静物难写,要求学生必须细致观察、用心记忆。例如,写一位同学拿着扫帚、簸箕走进教室,把东西放好等一系列动作。再练习写人物的表情。经过以上由易到难的片断练习,学生对作文不发怵了,也能写得比较具体形象了。既能有的写,又知道怎样写,作文的积极性就越来越高了。
  写作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指导,而指导不仅要讲写作技法和要求,还要通过我们实际的“读、说、写”相结合的教法,巧妙点拔,灵活多样,让他们实实在在地增强写作能力。同时要使学生觉得写作对他们来说就像呼吸般容易,平静令人感动,使他们在童年就能够深深地体会到童年的一切意义。
其他文献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节水灌溉工作.中国的国情和水情决定了缓解中国水资源短缺的根本出路在于节水.要满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人口持续增加对水和粮食的需求,建设节水型农
信息化时代,不管在哪个地方的小学,都能充分发挥实验在科学知识学习中的功能和作用,启发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实验,达到自行探求和应用知识的目的,有着决定成败的关键作用,特别是对我们西藏牧区小学来说,教育技术的运用,极大地开拓学生的视野,增长了学生的见识,有效的提高了科学课的课堂效率。因此,我认为运用教育技术是提高科学课教学效率,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比较好的手段和方法,当然,要想充分发挥其在农村小学科学教学中的
目的采用随机、对照、前瞻性的临床试验,旨在评价经冠脉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s)移植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连续人选26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细胞移植组(14例)行
目的研究儿童肝脏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2005年期间收住我院诊断为肝脏恶性肿瘤的52例患临床和病理。结果52例中男:女2.7:1。分类以肝母细胞瘤为主(29/52),其次为
【摘 要】如何有效辅导数学后进学生,促使他们转化与提高,是困扰一线教师的难题。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局限于从学生学的方面找原因,只停留于“亡羊补牢”,辅导形式单一。应对策略为:以课堂教学为主要阵地,以数学作业为良好载体,以课外个别辅导为有力补充。  【关键词】辅导 后进学生 问题 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辅导数学后进学生,促使他们转化与提高,是困扰一线教师的难题。许多教师也想了一些办法对后进学生进行
内容【摘 要】综合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行为的结果,而是行为的过程本身。那么,要使“过程”的功能与价值最大化,其关键就在于切实保证和落实好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想方设法消除学生的依赖心理,改变学生被动的地位。使学生在过程中不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体验到了自己是实践的主人。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自觉地学语文,用语文,这样既熟练地掌握了语文技能,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关键词】
教学观念和教学实践的变革是藏语文课程改革最难实现的变革,而实现教学实践的变革其难度尤甚于教学观念的变革。教学实践的变革最根本的是要看课堂中发生的变化,表现为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生的学习活动等所发生的变化,最终还得看教学的成效。藏语文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既要育人,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还要为国家培养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责任重大。因此,高中藏语文课程改革刻不容缓。  一、课题
目的研究Babl/C小鼠腹腔B-1a细胞对抗原F(ab’)2GαMIgM刺激的增殖和凋亡反应。方法腹腔灌洗获得Babl/C小鼠腹腔细胞,CD90免疫磁珠阴性选择继以CD5免疫磁珠阳性选择纯化B-1a细
历史学科具有过去性、具体性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有血有肉的历史事实必须用有声有色的手段去表现,这样最能达到教学效果,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识。把电教手段引入课堂,可以使复杂的内容简单化,教学的内容通俗化。积极运用这些手段,不仅可以优化历史科的教学过程,还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一、寓教于乐,把趣味性、知识性和教育性融为一体  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模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