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权辨治眩晕病寒热错杂经验

来源 :四川中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ima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眩晕是因机体对空间定位障碍而产生的一种动性或位置性错觉,中医总结其发病因素为“风、火、痰、瘀、虚”,并将其大致分为“肝阳上亢、痰湿中阻、瘀血阻窍、肾精不足、气血亏虚”五种证型.刘红权教授在长期临床诊治过程中发现,长时间受眩晕困扰的病患常易衍生出寒热错杂的表现.刘教授辨治眩晕病寒热错杂的特色在于准确剖析各病型演变过程,注重根除病因,治疗上达变灵活,经方与时方结合,健脾温阳的概念贯穿始终.
其他文献
新冠肺炎合并心衰的患者为临床的危重患者,目前西医尚未有效的治疗方案,本文从“逆传心包”的理论角度,通过总结中医证型规律,分别从透热转气法、凉血散血法、回阳固脱法三个
介绍张冰教授运用清热法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经验.张教授临床灵活运用清热法,采用清热化郁和胃、清热养阴益胃、清热活血治胃三法,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临床效果颇佳,并认为幽
探析赖新生教授“通元针法”蕴含的阴阳之道.从古至今,针灸治疗法则博大精深,百家争鸣,赖新生教授将其归结为“通督养神、引气归元”,此又可进一步归结为“平衡阴阳”四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