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阴性乳腺癌的分子亚型及其治疗方案研究进展

来源 :中国综合临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7531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阴性乳腺癌(TNBC)是一种侵袭性强、进展迅速、生存率低、复发率高、预后较其他类型乳腺癌更差的乳腺肿瘤。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医学界逐步对TNBC开展了分子层面的深入研究。基于TNBC的异质性特征,越来越多的研究把重点放在了TNBC的分子亚型上。本文综述了TNBC的分子亚型、miRNA与TNBC的关系及TNBC的治疗方案。希望引起乳腺癌医学前沿对TNBC亚型研究的重视,对TNBC患者提出更有针对性的系统化治疗。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脾门淋巴结清扫对肿瘤长径≥4 cm的Siewert Ⅱ型和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患者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后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07年12月至2013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412例肿瘤长径≥4 cm的Siewert Ⅱ型和Ⅲ型AEG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患者由同一组医师施行经腹开腹或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其中154例患者行保脾原位脾门淋巴
目的探讨保留脾脏的第10组与11组淋巴结整体清扫在胃癌D2根治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6年5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32例进展期胃上部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患者均由同一手术团队施行开腹根治性全胃切除(胃癌D2根治术)和托出式保留脾脏第10、11组淋巴结整体清扫术。观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第10组和11组淋巴结清扫时间、淋巴结
近年来,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的全球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而外科治疗在其综合治疗中仍占据最为重要的地位。但由于肿瘤部位和生物学行为的特殊性,在包括术前分型分期、手术径路、淋巴结清扫和切除范围在内的诸多外科问题上尚存在争议。新的TNM分期体系对于该部位肿瘤分期有新的界定,而传统的Siewert分型仍是目前决定外科手术策略较为关键的分型方法。相对于Siewert Ⅰ型和Ⅲ型AEG,Siewert Ⅱ型
摘 要:锚具锚垫板因具有良好的传力性能,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被广泛应用,目前我国对锚具锚垫板产品的相关标准中关于其传力性能试验描述不够详细、明确,存在一定的技术难题,给检测工作带来不便。本文通过对锚垫板锚固区进行传力试验,研究其应力状态和构件裂缝扩展情况,以及裂缝形态和破坏荷载来完善锚垫板锚固区传力试验的相关技术方法,为预应力结构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提供参考。  关键词:工程材料 锚固区传力 试验研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上消化道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引起的疾病,欧美国家常见,我国发病率也逐年升高,严重影响患者生命质量。质子泵抑制剂抑酸效果明显,但GERD发病机制复杂,危险因素众多,患者需加大药物剂量或联合其他药物,治疗效果不一。因此,仍有较多GERD患者需行外科治疗,从而摆脱或减少药物治疗。外科医师在掌握手术操作规范化的同时,更应明确手术适应证,全面了解GERD发病机制,制订标准治疗流程,加
近年来东西方国家的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发病率均有上升趋势,有关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TNM分期、手术入路、淋巴结清扫范围、消化道重建以及围术期辅助治疗等方面存在很多争议。随着临床研究的发表,有些争议诸如手术入路及脾切除已经达成共识,但是绝大多数争议尚需更多的随机临床研究结果证实。
目的探讨晚期食管鳞癌恶性狭窄支架置入术后患者近期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8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33例晚期食管鳞癌恶性狭窄行支架置入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电话询问、入户随访和定期复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随访。随访内容为患者术后疼痛、生存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6年3月。生存时间定义:支架置入术后≤3个月死亡为近期死亡,支架置入术后>3个月
摘 要:为了提高我国航天控制系统的自主可控能力,本文提出了基于SoC技术的航天控制系统发展策略,详细介绍了SoC技术的基本概念、主要特性,以及对实现自主可控的航天控制系统的重要性,并提出SoC设计的整体流程及其质量管理管理方案。本文从航天控制系统的SoC软硬件功能划分与及系统级验证两个方面阐述了对所设计系统的验证方式,以保障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关键词:SoC技术 控制系统 自主可控 系统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