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名著阅读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l122702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名著是人类文明不朽的精神财富,也是人类最珍贵的一笔文化遗产。它不仅能拓宽我们的阅读视野,而且能够陶冶文明的
  性情,更重要的是它能够提高我们的人文素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除了教好书本知识,还应指导学生阅读大量的课外书籍,特别是名著的阅读。名著阅读是初中语文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量阅读名著可使学生终身受益,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对塑造学生人格、健全学生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为此,本文针对乡镇中学学生的实际阅读情况,就如何利用名著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行探讨,以更好地培养乡镇中学生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名著阅读;乡镇中学;阅读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乡镇中学学生的阅读条件不够成熟,得不到学生和家长的重视,导致他们的阅读量很少。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7—9年级的学生应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然而这个目标我们乡镇的中学生却很难实现,那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呢?我认为应该要指导学生通过名著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一、教师正确引导学生利用名著阅读去激发阅读兴趣
  教师正确引导学生利用名著阅读去激发阅读兴趣,促进学生阅读方式的改革,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那怎樣帮助学生找到适合他们的阅读方法呢?首先,教师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名著阅读的具体情况,就学生的阅读时间、阅读兴趣、阅读方法、阅读水平、阅读内容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从而去找出适合学生的阅读方法。然后,教师就要利用好课标推荐的名著,从名著阅读中让学生获取阅读的乐趣。名著内容一般比课内文章更丰富多彩,情节也更生动有趣,容易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而有了兴趣,才能养成读书的习惯。因此,教师在名著阅读教学中应提倡“学生阅读,教师引导”的原则,通过学习名著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阅读名著的积极性。
  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时,旨在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阅读古今中外文学名著,吸收文学精华、领悟作品内涵,从中获得情感体验,“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从而“提高自己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二、教师利用好名著导读课,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现在的人教版语文课本每册都推荐2—3本的名著阅读,教师要利用好这个教学内容去帮助学生熟悉这些名著,利用教材里的名著简介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设计名著导读课,利用多媒体制作相关影像材料,让学生在视听感受中领略名著阅读带来的趣味。现在很多经典的名著都拍成了电视剧或者电影,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这些影片以加深对名著内容的了解,但一定要忠于原著。比如《西游记》,很多学生对里面的故事情节和唐僧师徒四人的了解都是从影片里面得来的,但如果要自己概括一些重要的情节,就一定要让学生从原著情节里面进行概括,这样才能掌握好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整部名著所突出的中心思想。语文教材中的“名著导读”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名著阅读提供了便利,教师可以借助教材里的“名著导读”引导学生读懂、读好名著,语文课本里的每一篇“名著导读”中都会摘要该部名著的精彩片段,并对其进行点评,当学生从中了解到该部名著中的语言精髓以及精彩的故事情节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全本的名著内容看完,那样就更能激发学生阅读该部小说的兴趣。
  三、教师应开展多种的阅读形式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学生对名著阅读有了一定的兴趣后,教师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对名著阅读进行引导,挖掘学生的阅读潜能,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比如:(1)利用每周一节的阅读课,定期对学生检查阅读成果,学生间互相交流阅读经验;(2)在班级开展说名著的兴趣活动,说说最喜欢的名著人物并举办演讲比赛和名著知识抢答竞赛;(3)开展一人一个学期读一本好书活动,让学生写好读后感并进行交流展示;(4)在班级分小组共同完成解读名著故事情节的任务、收集学生的阅读反馈表和读书笔记,通过展示成果的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还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合作能力。
  通过一系列的阅读活动,教师教会学生如何去阅读名著,促使学生走近文本;让学生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名著去阅读,从名著中找到阅读的乐趣,并且能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学生是名著阅读的主体,有了明确的阅读目标,然后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最终能够理清名著的故事线索、复述故事梗概、能对人物形象作简单的评价。当学生阅读名著的篇目开始增多,阅读的热情能够激活,阅读的视野得到开阔,阅读的兴趣能够激发,那也就是说学生对阅读已经产生了兴趣,并且使阅读成了一种习惯。
其他文献
本文应用蒙特卡洛法模拟产生洪水系列,以防洪工程使用期为一个时间单位,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对工程的减灾损失进行了计算,得到了防洪效益的概率分布模式.建立了包括经济评价
【摘要】幼儿阶段是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时期,会直接影响个人后续的成长及未来的成材,而阅读是人类了解世界的重要途径,早期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提高其阅读能力,会使其更好的认知世界、了解世界,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并且阅读可提高幼儿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促进幼儿大脑思维的发展,使幼儿终身受益。文章主要针对幼儿阅读能力与兴趣的培养进行探讨。  【关键词】幼儿;阅读能力;阅读兴趣  【中图分类号】G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小学语文阅读,小学语文阅读也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与学习的重难点。在小学语文考试中,阅读尤其是课外阅读部分占据的比例越来越大。因此,强化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努力提高学生对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水平,成了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目标。儿童文学,作为以儿童为最主受众者的文学,主要到以培养小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为主,最终帮助教师达到学生能够从小学语文阅读作品中体会美感的目的。本文将
建设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并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是当前最重要的语文教学研究课题,也是初中语文老师的主要工作任务。初中语文老师也是实践高效课堂教学方法的一线人员,需要从学生的特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毕生的追求,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特洛夫指出:“教育最主要,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语文教师借助幽默的个性、幽默的态度、幽默的素
基于软黏土一维非线性大应变固结基本理论,建立了能考虑荷载变化、土层自重等因素影响的拉格朗日坐标下以超静孔压u为变量的一维大应变固结控制方程,并通过对土体压缩性和渗
【摘要】现代社会,阅读是人们从书面语言中提取信息的一种基本的学习活动,是最复杂的心智活动过程,同时也是一种智力技能和掌握语言的基本途径,所以语文教学中就要关注阅读教学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从多个角度关注学生,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关注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阅读教学课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课型,它在整个初中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高效活跃
【摘要】本文在分析写作策略知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基础上,探讨了当前写作策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两个主要困境:一是小学语文教师对于写作策略知识的教学意识不够;二是小学语文教师缺乏对语文教材的运用。进而提出了写作策略知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四个对策:一是以“学生为本”,树立写作策略知识教学意识;二是营造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三是以教材为基础,进行写作提纲练习;四是利用角色扮演提升写作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