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道路绿化是园林绿化的主要组成部分,能够分割汽车与汽车、自行车、行人,能防止眩光,诱导视线,和起到遮荫等多种功能,通过多年来几代园林工作者的辛勤劳动,目前道路绿化的整体景观效果已经凸现出来。本文主要对道路园林绿化植物种植的原则及养护措施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道路园林绿化;植物种植;养护措施;原则
一、道路园林绿化植物种植的原则
1、适用原则
在选择园林植物的时候首先要考虑植物的生态适应性问题,要做到因地制宜。一方面要根据立地条件选择合适的树种,另一方面则是根据树种人为创造适宜植物生长的立地条件,保证植物的生态习性能与立地条件基本一致。
2、充分利用本地树种
道路园林绿化工程中最主要的材料就是植物,在选择植物过程中,优先选择合适的本地树种,不仅取材容易,管理简单,还可有效提高植物的成活率,降低园林绿化工程的造价。
3、形式多变的原则
在进行园林绿化的植物种植过程中,应注意植物形式的变化,例如同样是用花装饰,可以选择花丛、花群、花坛等不同的变现形式,如温州吕蒲公园运用木头花钵和地栽草花的表现形式。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园林绿化的主题,选择相应的装饰形式,达到多种形式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的效果。
4、植物造景的季节性
植物会随着季相的变化展现出不同的观赏性,因此在选择园林植物时应与植物的生长特性相结合,使得观花、观叶、观果能够相互映衬,在各种季相下都能具备较高的观赏性。
二、道路园林绿化植物养护的措施
1、四季养护
(1)冬季养护。冬季特别是在道路两边一般的地形开阔,空气对流,加上高速行驶的车辆带动风速,引起树木的剧烈摇摆,容易导致树木根系受到损伤,并加快了树木水分的损耗,降低树木御寒防冻、防寒的能力。在冬季可以采用以下的防冻保温措施:缠树干的措施、搭风障的措施、对根颈培土及盖地膜措施等。
(2)春季养护。在春季苗木管理,防寒材料不可突然式过早拆除,要采用逐渐过渡的办法,防止苗木的不适应。保温棚拆除根据天气,一般北京的防风障拆除时间在4月初、清明过后。为了以免使树体遭受风害,提前在保温棚东南侧打孔放风,待树木适应后在全部拆除。春季管理以增加地温,适时浇足春水和增施有机肥为主。通过树木的浇水、施肥,能使树木增加抵抗病害的能力,还利于生根。实际中,行道树施肥可采用棒肥,是在树池四周用钉子打孔,埋入棒肥,可起到追肥的作用。
(3)夏季养护。夏季的养护管理,注意水肥管理,同时道路中心隔离带和绿化带中色块的造型修剪,一般结合一年两次的养护大检查及五一、十一来进行修剪整理。夏季的养护主要以病虫害的防治为主,由于行道树受小气候多样性、人口密集的影响,病虫害的发生时间不齐,不易防止。同时防治过程中还得考虑对人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对植物天敌的保护。近几年来,一直在推广使用生物防治,如:采用新性引诱剂防治叶柄小蛾、苏云金杆菌防止天蛾,灭幼尿防止尺蠖等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4)秋季养护。秋季的养护管理工作主要是合理浇冻水和施肥。合理的冻水即能保证植物的地上部分吸收充足的水分又能保护地下根系抵抗干燥多风的冬季,有利于植物安全越冬和来年萌芽。浇冬水要根据天气变化不可过早浇灌,导致新芽徒长。在十月份减少浇水的次数,增加抗旱性。最后一遍冻水浇到结冰封冻为最佳。同时,秋季合理进行施肥,有利于促进植物的生长和树木的木质化,同样有利于植物的安全越冬和来年的生长,这就要选择好施肥的时间、种类和施肥量。
2、城市道路绿化草坪养护的措施
冷季型草坪,春季要浇好返青水,并加强施肥,并梳理枯草,把腐烂的草用丝扒梳理干净,并打孔后施复合肥。然后浇水,刺激草坪的新根萌发和增加肥力。增强抵抗病害的能力,才能安全越夏。
夏季根据要求10—15天修剪草坪一次,修剪后要及时喷药,或灌根25%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可控制病害的发生。在七月份天气湿热时,对草坪的生长不利,也是草坪休眠期,养护最困难的时期,应按及时清除枯草层,因为枯草层往往存在大量的病原物,是新病害的病源来源,同时原来的枯草层减弱了通透性及早清处。另外在高温、闷热、连阴雨期间要每周或放晴就开始喷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白菌清等农药,交替使用可防止褐斑病、腐霉菌枯萎病、和镰刀菌的枯萎病。
秋季雨水变少后天气变凉一般病害减轻,草坪锈病发生严重。例如可以采用1000—1500倍的粉锈宁进行防治有很好的效果,但要与速保利、甲基托布津交替使用。
3、城市道路绿化色带养护的措施
绿篱是萌芽力和成枝力强,耐修剪的树种,密集成带状栽植,具有分隔的功能和优美的造型。如大叶黄杨、金叶女贞、红叶小檗、桧柏蓠、小叶黄杨是常用的绿篱造型树种。
近两年随着彩叶植物的增加,使用彩叶树种组成的色块,如:紫叶矮樱、迎春、连翘、棣棠等,都是大环境绿化常用运用的树种。但在修剪上有着不同的修剪方法。道路中央分隔带修剪,以能挡住人的视线1—1.2m高为宜,要修剪的横平竖直,整齐美观。为使绿篱生长茂盛,由于植物的生长高度不同,采用不同的修剪方式。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国家实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全国城乡单位的园林绿化日新月异。道路园林绿化工作不仅能够美化环境,更能提高人们出行的安全性及健康,为此,作为一个园林工作者,必须在工作中不断总结和摸索,寻找适合的措施和方法,为道路绿化作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孙志敏,王友林. 浅谈城乡园林绿化植物的配置[J].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10(08)
[2] 谭奕为,梁喜献,林少芳. 南宁市园林绿化植物多样性及其应用调查[J]. 广西热带农业. 2008(02)
[3] 陈东旭. 上海市园林绿化植物食叶类害虫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J]. 绿色科技. 2013(03)
[4] 叶淑萍. 浅谈园林绿化植物的栽植与养护[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25)
关键词:道路园林绿化;植物种植;养护措施;原则
一、道路园林绿化植物种植的原则
1、适用原则
在选择园林植物的时候首先要考虑植物的生态适应性问题,要做到因地制宜。一方面要根据立地条件选择合适的树种,另一方面则是根据树种人为创造适宜植物生长的立地条件,保证植物的生态习性能与立地条件基本一致。
2、充分利用本地树种
道路园林绿化工程中最主要的材料就是植物,在选择植物过程中,优先选择合适的本地树种,不仅取材容易,管理简单,还可有效提高植物的成活率,降低园林绿化工程的造价。
3、形式多变的原则
在进行园林绿化的植物种植过程中,应注意植物形式的变化,例如同样是用花装饰,可以选择花丛、花群、花坛等不同的变现形式,如温州吕蒲公园运用木头花钵和地栽草花的表现形式。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园林绿化的主题,选择相应的装饰形式,达到多种形式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的效果。
4、植物造景的季节性
植物会随着季相的变化展现出不同的观赏性,因此在选择园林植物时应与植物的生长特性相结合,使得观花、观叶、观果能够相互映衬,在各种季相下都能具备较高的观赏性。
二、道路园林绿化植物养护的措施
1、四季养护
(1)冬季养护。冬季特别是在道路两边一般的地形开阔,空气对流,加上高速行驶的车辆带动风速,引起树木的剧烈摇摆,容易导致树木根系受到损伤,并加快了树木水分的损耗,降低树木御寒防冻、防寒的能力。在冬季可以采用以下的防冻保温措施:缠树干的措施、搭风障的措施、对根颈培土及盖地膜措施等。
(2)春季养护。在春季苗木管理,防寒材料不可突然式过早拆除,要采用逐渐过渡的办法,防止苗木的不适应。保温棚拆除根据天气,一般北京的防风障拆除时间在4月初、清明过后。为了以免使树体遭受风害,提前在保温棚东南侧打孔放风,待树木适应后在全部拆除。春季管理以增加地温,适时浇足春水和增施有机肥为主。通过树木的浇水、施肥,能使树木增加抵抗病害的能力,还利于生根。实际中,行道树施肥可采用棒肥,是在树池四周用钉子打孔,埋入棒肥,可起到追肥的作用。
(3)夏季养护。夏季的养护管理,注意水肥管理,同时道路中心隔离带和绿化带中色块的造型修剪,一般结合一年两次的养护大检查及五一、十一来进行修剪整理。夏季的养护主要以病虫害的防治为主,由于行道树受小气候多样性、人口密集的影响,病虫害的发生时间不齐,不易防止。同时防治过程中还得考虑对人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对植物天敌的保护。近几年来,一直在推广使用生物防治,如:采用新性引诱剂防治叶柄小蛾、苏云金杆菌防止天蛾,灭幼尿防止尺蠖等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4)秋季养护。秋季的养护管理工作主要是合理浇冻水和施肥。合理的冻水即能保证植物的地上部分吸收充足的水分又能保护地下根系抵抗干燥多风的冬季,有利于植物安全越冬和来年萌芽。浇冬水要根据天气变化不可过早浇灌,导致新芽徒长。在十月份减少浇水的次数,增加抗旱性。最后一遍冻水浇到结冰封冻为最佳。同时,秋季合理进行施肥,有利于促进植物的生长和树木的木质化,同样有利于植物的安全越冬和来年的生长,这就要选择好施肥的时间、种类和施肥量。
2、城市道路绿化草坪养护的措施
冷季型草坪,春季要浇好返青水,并加强施肥,并梳理枯草,把腐烂的草用丝扒梳理干净,并打孔后施复合肥。然后浇水,刺激草坪的新根萌发和增加肥力。增强抵抗病害的能力,才能安全越夏。
夏季根据要求10—15天修剪草坪一次,修剪后要及时喷药,或灌根25%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可控制病害的发生。在七月份天气湿热时,对草坪的生长不利,也是草坪休眠期,养护最困难的时期,应按及时清除枯草层,因为枯草层往往存在大量的病原物,是新病害的病源来源,同时原来的枯草层减弱了通透性及早清处。另外在高温、闷热、连阴雨期间要每周或放晴就开始喷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白菌清等农药,交替使用可防止褐斑病、腐霉菌枯萎病、和镰刀菌的枯萎病。
秋季雨水变少后天气变凉一般病害减轻,草坪锈病发生严重。例如可以采用1000—1500倍的粉锈宁进行防治有很好的效果,但要与速保利、甲基托布津交替使用。
3、城市道路绿化色带养护的措施
绿篱是萌芽力和成枝力强,耐修剪的树种,密集成带状栽植,具有分隔的功能和优美的造型。如大叶黄杨、金叶女贞、红叶小檗、桧柏蓠、小叶黄杨是常用的绿篱造型树种。
近两年随着彩叶植物的增加,使用彩叶树种组成的色块,如:紫叶矮樱、迎春、连翘、棣棠等,都是大环境绿化常用运用的树种。但在修剪上有着不同的修剪方法。道路中央分隔带修剪,以能挡住人的视线1—1.2m高为宜,要修剪的横平竖直,整齐美观。为使绿篱生长茂盛,由于植物的生长高度不同,采用不同的修剪方式。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国家实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全国城乡单位的园林绿化日新月异。道路园林绿化工作不仅能够美化环境,更能提高人们出行的安全性及健康,为此,作为一个园林工作者,必须在工作中不断总结和摸索,寻找适合的措施和方法,为道路绿化作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孙志敏,王友林. 浅谈城乡园林绿化植物的配置[J].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10(08)
[2] 谭奕为,梁喜献,林少芳. 南宁市园林绿化植物多样性及其应用调查[J]. 广西热带农业. 2008(02)
[3] 陈东旭. 上海市园林绿化植物食叶类害虫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J]. 绿色科技. 2013(03)
[4] 叶淑萍. 浅谈园林绿化植物的栽植与养护[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