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我国高师声乐教育是以欧洲体系为中心,教学中偏重于西方美声唱法,教学内容多是欧洲古典艺术歌曲以及歌剧咏叹调为主,而我国优秀的民间传统声乐资源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同时,河南乃至全国各地的民间歌曲由于种种原因,正在逐渐消亡。本文以大别山民歌为例,探求在地方高师声乐教学中引入本土民歌元素对推进声乐实践教学和创新及民间歌曲的保护所产生的意义及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