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我,我要用爱唤醒你

来源 :新青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b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她泪如雨下。往事历历,父亲的懦弱,父亲的严厉,原都是爱啊。
  
  一
  
  那年五月,她还是个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小小的心,像个透明的玻璃球,装进去的,都是望得见的快乐。
  五月的石榴花,红遍了街道两边,她被选进校舞蹈队,参加排演大型舞蹈《天鹅湖》,成为众多小天鹅中的一只。这消息让她兴奋异常,一下午的课都没好好上,一到放学,她书包也没来得及系好,就往家飞奔。一路上,火红的石榴花,小红灯笼似的挂在树上,多像她欲飞出的心,绽放着饱满的喜悦。她想像着自己,就是一只小天鹅啊,穿着白的纱裙,白的舞鞋,舞啊舞啊,舞进了父亲的眼睛里,舞进了母亲的眼睛里,舞进了许许多多人的眼睛里。
  推开家门,她欢叫一声:“妈!”却听不到母亲的应声。家里的地板上落满烟蒂,酒瓶子歪倒在沙发一边,父亲坐在沙发上,双臂圈在一起,头深深埋在里面,一动不动。
  她问:“爸,妈呢?”放下书包,她心里的兴奋,并没有减少,叽叽喳喳地说,她被选进校舞蹈队了,她要扮演小天鹅了,她要买双白舞鞋。
  一直沉默着的父亲,这时恼怒地抬起头,大声喝斥道:“你能不能安静点?回房做你的作业去!”
  她感到很委屈,不可思议地看着恼怒的父亲,问:“妈妈哪去了?妈妈不是不许你抽烟喝酒的吗?我要告诉妈妈,你抽烟了,你喝酒了。”这句话点燃了父亲的怒火,父亲突然从沙发上一跃而起,举起巴掌就冲她挥过来,怒道:“你也学你妈了,想把老子管得跟兔子似的?老子早就受够了!”巴掌落下时,她惊呆了,长这么大,父亲从来不曾碰过她一根手指头的。
  她“哇”一声哭出来,转身冲出门去,她要去找母亲。她知道,父亲是惧怕母亲的,母亲说话,父亲没有不听的,要是知道父亲打了她,母亲不定多生气呢。
  当她穿过第三条街道时,一辆直线行驶的面包车,来不及刹车,向她冲过来。只听“嘭”的一声,她什么也不知道了。
  
  二
  
  醒来时,她的床边,守着泪水涟涟的母亲。
  她不明白母亲为什么哭。她兴奋地告诉母亲,她被选进校舞蹈队了,她要扮演小天鹅了。“妈妈,你知道小天鹅穿什么吗?要穿白纱裙,要穿白舞鞋。妈妈,我要买一双白舞鞋。”突然,她记起挨父亲打那回事,噘着嘴问:“爸爸呢?”“他打我了。”她向母亲告状。
  母亲不回答她,只是哭。旁边有不少人围观,他们看向她的眼神,充满怜惜。他们低低交谈,嘈嘈切切,用的都是叹息的语气。
  她觉得一切真是怪异。窗外一束紫薇花,探进头来,红红粉粉。阳光铺了一窗台。她突然有些慌张,上学怕是要迟到了,她说:“妈妈,我要去学校呢,我要去跳舞呢。”
  母亲别过头去,哭得双肩颤抖。这样的母亲,让她害怕,记忆中,母亲很强大,从来不曾这样哭过,即使和父亲吵架吵得最厉害时,母亲也不哭。
  一个护士阿姨过来了,弯下腰抚她的头,声音轻柔地对她说:“你是个坚强的孩子,要听话哦,乖乖躺着,等养好身体了,你才能去学校。”
  “我病了吗?”她疑惑着,正想开口问,突然瞥见父亲一张憔悴的脸,在窗口探着。她叫:“爸。”母亲扭头见是父亲,发了疯似的冲出去。旋即,她听到外面传来激烈的争吵声,她想站起来,跑出去,可是,浑身却像安在床上似的,动弹不得。且疼痛开始袭上来,锥子挖着般的,一下,一下。她狂躁地叫起来:“不要!不要!”声音凄厉……
  是在许多天以后,她才相信了一个事实:车祸中,她失去两条腿,她永远也做不成小天鹅了。
  
  三
  
  母亲向父亲提出了离婚。
  早在她出事前,母亲与父亲的婚姻,就出现了裂痕,只是她不知道。
  母亲是个要强的人,做事风风火火,而父亲的性格刚好相反,老实、安于现状。两个人像两辆背道而驰的车,于天长日久中,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只不过她的出事,加速了父母婚姻的解体。
  父亲不肯离婚,父亲嗫嚅着说:“孩子都这样了。”母亲凌厉道:“孩子这样是谁造成的?是你!这辈子也别想我原谅你!”
  她躺在房内,木然地听他们在门外吵。她的眼睛,呆呆地盯着窗外,从早到晚,她就以这样一种姿势,来度完她生命中的又一天。窗外的一角天空,那么蓝。有云朵,飘过来,又飘过去了。一只鸟,在窗外啄着窗玻璃,笃笃,笃笃笃。那一个自由的世界,与她再也无关了。
  父母到底离婚了。离婚前,都来征求她的意见,“若兰,你愿意跟谁?”他们齐声问。母亲十拿九稳地以为她会选择她,母亲把房子也租好了,把她的小房间也布置好了,她穿的衣服,母亲也早早地用箱子装了。母亲说:“若兰,妈妈会带你走的。”
  她却出人意料地回:“不,我不会跟你走。”表情冷淡,却坚定。她瞥见一丝亮光,在父亲的眼睛里闪了闪。她扭过头去,在心里说,我恨你!我偏不跟妈妈走,我要留下来,让你天天看见我,让你天天不好过。
  四
  
  父亲买回一辆轮椅。
  父亲小心地把它推到她的房内,脸上堆着笑说:“若兰,咱们也不能老呆在家里,一起出去走走好不好?”
  她尖叫一声:“不!”眼睛盯着轮椅,像盯着一个恶魔,恐惧、嫌恶。
  她疯了似的,抓起手边的东西就扔,枕头、布娃娃、书、靠垫,甚至床头柜上的杯子、梳子、镜子,她一边扔一边哭,房间里,一片狼藉。
  父亲一言不发地站着,看着她,直到她扔累了,哭累了,他才走上前来。也没有安慰,也没有负疚,而是不管不顾她的哭泣和反抗,一把抱起她,把她塞到轮椅里。
  “从现在起,你要吃饭,必须自己‘走’到饭桌旁。你要洗脸,必须自己‘走’到洗脸间。你要上床睡觉,也必须自己‘走’到床边。”父亲几乎是恶狠狠地对她说,说完这句话,父亲兀自走出房间,不一会,她听到客厅里传来电视的声响。
  真恨哪!她哭叫,她怒骂,然一切无济于事。
  那一天,她哭哑了嗓子,从下午,一直闹腾到半夜,父亲却没有半点臣服的意思,自顾自吃完晚饭,洗洗去睡了,连看也没看她一眼。
  最后的最后,她不得不屈服,试着摇着轮椅,在家里四处“走”。走到饭桌边,她看到她爱吃的菜肴,都摆得好好的。她碗里的饭,也盛得好好的。父亲显然没怎么动筷子。她端起碗吃饭,伤心的泪,一串串流到碗里。
  这年秋天,父亲又逼她重新“走进”学校,把书继续念下来。她除了遵照父亲的意思外,毫无办法。她在课堂上,把书翻得哗啦啦,心里蓄着一腔的恨,她想,总有一天,等到她真正强大的那一天,她要让父亲为他的所作所为后悔。
  窗外的一角天空,渐渐地高远起来,大雁南飞。她望着窗外,她真想做一只南飞的雁啊,永永远远离开这里。
  
  五
  
  她初中毕业这年,母亲结婚了。让她颇为吃惊的是,母亲结婚的对象,居然是以前买零食招待她的那个叔叔。
  晚上她推开父亲的房门。自从她出事以来,这是她第一次走进父亲的房间。父亲的房间里,堆满了要缝合的布绒玩具。这是附近玩具厂的玩具,每加工一个,可以得一块钱的加工费。一个大男人,竟学会了穿针引线,靠这个来贴补家用。她想起她每天喝的牛奶,饭桌上变着花样呈上的菜肴,还有一周两次,去康复中心进行的康复训练,这一些,该是多大的花费。她的心口,嚯嚯地有些疼。
  那天,父亲很晚才回家,给她买了一款叫绿野仙踪的蛋糕。父亲装作平静地说:“不管如何,你妈结婚了,我们要为她高兴。”她扔了那块蛋糕,转身回房去了。
  半夜里,她起床,父亲房间的灯还亮着。她路过客厅,隐约听见有隐忍的哭声,从父亲房内传出来。再细听,却没有了。
  那一夜,她没睡好,心情复杂。
  
  六
  
  冬去春来,一年一年的,她从青涩的小女生,长成大姑娘了。
  心里仍是苦痛的,虽然她能熟练地摇着轮椅,满世界游走。但她情愿呆在家里,像一只小小的蜗牛,把整个身子,缩在壳里面。
  她迷恋上写作,她觉得,这世上,再没有比文字更能与她贴近的了。她因此连大学也拒绝去上,当大学通知书到达她手里时,她没有惊喜,而是平静地把它撕了。父亲看着她,嘴张了张,想说什么,终究没说。这次,父亲没有逼她,而是尊重了她的选择。父亲笑着宽慰她:“张海迪不也坐在轮椅上吗,还有那个史铁生,他们做出的成就,你也能做到的。”
  她觉得父亲说这话的可笑,张海迪与史铁生岂是人人做得的?她没理父亲,父亲的笑,便尴尬在脸上,许久之后才消去。
  家里来了钟点工,是半年后的事。父亲说,可以更好地照顾她,让她安心写作。
  50岁出头的女人,脸上布满慈祥。每次来,都把她的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隔三岔五的,还做了小点心带给她吃。也时常跟她聊聊天,说说她的事,丈夫走了,女儿嫁人了。
  父亲每次见到钟点工来,都异常喜悦。他们有说有笑的,一起上街买菜,一起做饭,一起给家里打扫卫生。她把这一切看在眼里,对钟点工的好感,一点一点削减。
  一天,钟点工跟她聊天,说漏了嘴,说:“我跟你爸,老早就认识了,我那时开了一个小商店,卖卖糖烟酒啥的。你出事后,你爸常到我店里去,要上二两二锅头,一口喝下去,你爸心里苦啊。”
  她冷笑,心里想的是,原来,你们早就串通好了来蒙我啊。
  她跟父亲正式提出,她不喜欢这个钟点工,请她以后不要再来家里了。父亲顿时变了脸色,愣愣半天,默默地点了点头,转身走开,背影沉重。
  
  七
  
  父亲患上老年痴呆症,是有预兆的吧?譬如,他老忘了手里正做的事;譬如,他老打瞌睡,有时吃饭吃着吃着就睡着了;譬如,他常常发呆。只是,她根本没留意。
  这年,她28岁了,有了自己心爱的人——一个喜欢她文字的男孩,走近了她,牵起了她的手。良辰美景,从此不再虚度。
  父亲却在这个时候失了忆,不认识她了。他总是反复地问她:“你是谁啊?我怎么在你这儿啊?”嚷着要去找他的小兰子,“小兰子呢,我的小兰子躲哪儿去了?”父亲喃喃问。
  她蒙住了,小兰子是她的乳名,只在幼小时,父亲这样唤过她。那时,她和父亲捉迷藏,躲在门后,父亲假装找不到她,满屋子乱转,一边转一边嚷嚷:“小兰子呢,我的小兰子躲哪儿去了?”惹得她在门后咯咯笑。
  她泪如雨下。往事历历,父亲的懦弱,父亲的严厉,原都是爱啊。她上前抱住父亲,哽咽地说:“爸,别怕,我会带你去找你的小兰子的。”
  她要用爱唤醒父亲,就像父亲当年用爱,一点一点焐暖她的人生。
其他文献
期刊
毕达哥拉斯说:“美是数的和谐”,赫拉克利特说:“美是对立面的斗争”,古希腊的两位哲人,对美的定义截然不同.rn孔夫子说:“里仁为美”.苏格拉底说:“诚实和道德是一致的”.同
在未来,数以万计1-2人的飞行出租车在高峰时刻搭载上班的人们出行。空中航行将提供人类更高的自由度,但是没有错误的余地。一辆车可以承受刮碰之类的小事故,也能够正常在路上
期刊
笔者首先对南皮县新农村建设规划设计工作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客观的分析,然后就当前新农村建设规划设计工作,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期刊
改革开放20多年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方法上,都有许多新的突破,取得了显著成绩.随着多种经济成分的共同发展和多种利益群体的出现,多种思想观念的碰撞,
上级组织部门每年都要对班子进行考核,干部要作述职报告,用民主的方法对班子政绩评估,对干部进行考核.这样做,对于干部的成长、干部队伍建设,是有很大帮助的.但笔者认为,民主
文章利用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立足于土地整理过程中的资源环境效应的具体影响因素,构建一个评价指标体系,为土地整理的资源环境效应提供评价的体系方法,得出
· 1 ·    她要想念一个叫安蓝的男子,是狠狠的想念,然后彻底的将他遗忘,锉骨扬灰。    · 2 ·    上午,在哈根达斯。他们第一次抛开身份面对面地坐着,是她主动约的他。两年了,她想他们是该开诚布公的谈一谈,她不想伤害他,而是想拯救他,亦是拯救自己。  她点的是哈瓦那黄昏,光影处是芒果雪芭和橙汁苏打水荟萃的金黄,薄荷叶映出一夏的清凉。可是在暮秋微凉的季节里,她单薄的牙龈和时好时坏的胃并不
期刊
本文通过对美国诗人加里·斯奈德的诗歌《别克洛德·达仑堡》与中国古典送别诗的比较,揭示了《别克洛德·达仑堡》中显著的中国古典送别诗特点,并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对这些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