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发挥各方面的作用和职能。档案工作服务和谐社会建设,既要充分认识档案工作在和谐社会中的重要意义,也要深刻认识档案工作面临的形势,更重要的是要与时俱进地发挥作用,服务好和谐社会建设。
关键词:档案工作 和谐社会
0 引言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档案工作应主动发挥自身特有的优势,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整合资源,协调关系,积极参与,加强宣传,真正发挥档案工作“四位一体”功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应有贡献。那么档案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是什么?档案工作如何在新形势下更好地服务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服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档案工作者都要具备哪些意识?这就是下面要阐述的问题。
1 档案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档案工作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中的一项工作,档案工作的对象——档案,是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它具有凭证作用和参考作用。档案也就是伟大实践活动中的真实记录,它对各项工作的具体作用主要表现在七个方面:档案具有延伸人类记忆作用;档案具有文化存贮作用;档案具有社会教育作用;档案具有文化传播作用;档案具有资政决策作用;档案具有知识产生作用;档案具有社会调解作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它包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的档案工作在内的各方面工作,档案工作要自始自终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2 档案工作如何在新形势下更好地服务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1 继续加强社会宏观层和微观层档案的收集,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奠定资源基础社会是复杂多元的,组成社会的成分又是多层次的。档案馆既要为政府保存历史记录。也要为普通公民提供身份认同感,尽量使自己的馆藏多元化、丰富化。要丰富档案馆馆藏。档案收集工作至关重要。档案收集是档案工作的第一个环节,也是最重要、最难做的环节。比如说北京市档案馆近年来最重要的收集工作,莫过于对2008年奥运会档案的收集,现在,奥运档案工作受到了北京市各级档案部门的普遍重视,北京市档案局也提出了要举全市档案部门之力、尽全市档案工作者之智,做好奥运档案工作,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此外,普通市民或社会各阶层在北京市申办、筹办、举办奥运会过程中形成的有价值和有意义的档案,也应该进入档案工作者的视野。比如一些志愿者的活动、一些社区开展的迎奥运活动、一些市民自发举行的与迎奥运有关的活动,等等,它们所形成的文字、声像档案材料,都可以有选择性地进入档案馆,与北京奥组委档案一起,组成一套完整的奥运档案。选样一来,中华民族的奥运档案将更为丰富,更有利于日后人们利用。
2.2 继续做好现行文件公开利用工作和社区档案工作 现行文件公开是新时期政府实施“透明办公”的重要内容。档案馆成为现行文件公开的利用场所是新时期档案工作的一个新突破。档案部门要抓住这样一个为民服务的平台,实实在在为民着想,尽可能把群众需要的文件收集进馆,起到沟通政府与民众之间的桥梁作用。社区是社会尤其是城市的活跃细胞,社区和谐了,城市乃至社会也就和谐了许多。尤其是在劳保、社会救济及外来人口管理方面,档案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档案部门应继续协助社区建好档案。管好档案,真正把档案用起来,为社区管理和建设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只有把档案工作做到位了。档案工作的地位才能得到一个较快的提升,社会的档案意识也才能得到一个较快的提高,這对档案事业的和谐发展是十分有益的。
2.3 继续做好与普通居民息息相关的档案服务工作
2.3.1 大力提倡开展社区系列展这样贴近群众、贴近基层的工作形式和工作作风,为基层百姓提供良好的档案文化产品。通过提供档案服务,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爱家、爱区、爱国的感情,进而产生为家、为区、为国做奉献的精神需求。提高民族认同感、自豪感与凝聚力。
2.3.2 尽可能多做为普通民众服务的档案挖掘工作。比如说北京市档案馆在纪念“七七事变”爆发70周年的活动中,从档案中挖掘出70年前在北平牺牲的国民政府北平市卫生局局长谢振平的事迹,并找到了他的后人。谢振平原是一名国民党军官。曾参加过长城抗战,“七七事变”爆发后为掩护和照顾第二十九军留平伤员,不幸被特务告发被捕,在关押期间英勇不屈,最后英勇就义。谢振平的后人非常感谢档案馆做的这些工作。表示要继承先辈
的优良品格,为国家发展做出新贡献。
3 在服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档案工作者都要具备哪些意识
档案是由社会产生的,必然应该回归社会、回报社会。在新时期,档案和档案工作要更好地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社会服务。需要档案工作者树立视野比较广阔的大档案意识、大历史意识和比较强的政治意识与文化意识。
3.1 大档案意识 过去档案“深藏闺中”。百姓不得一见。现在档案和档案工作要为普通公民所用。档案工作者就要确立一种大档案观的意识。所谓大档案,是指只要是人类社会活动中产生的所有具有保存价值的材料都是档案,都应进人档案工作者的视野。其中既包括政府机关的档案,也包括社会团体以及公民个人形成的档案。档案馆要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首先要做的就是要使档案资源配合适当、合理、匀称。而不是单调和偏颇。这就需要档案工作者突破以前的观念,不是只盯着几十家政府部门,按部就班地完成老一套的工作任务,而是要紧跟时代步伐。根据时代发展的脉搏判断档案价值。把这一时代各项活动中产生的最具代表性的档案都收集进馆。只有档案馆中的档案成分和谐了,档案馆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才能得到有效提高。
3.2 大历史意识 档案工作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档案的生命力就在于它的原始性和可靠性,这使其具有凭证和参考作用。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真实数据的支撑。只有社会的各项数据都真实透明,才能真正达到人心稳定、社会和谐的效果。因此,档案工作者要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做好档案工作,把反映历史脉络的档案收集齐、保管好。
3.3 政治意识和文化意识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伟大工程。是党在新时期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要求档案工作者必须具有政治头脑,提高自身的政治意识,把握好政策界限,多做有利于社会和谐的工作。
档案也是国家和民族的宝贵文化财富,档案工作者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使自己具备挖掘档案中蕴涵的文化价值的能力。这样才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和谐文化建设中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
档案工作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密切关系,档案部门拥有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的宝贵档案资源,档案工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服务能发挥到什么程度,关键还在于档案工作者的认识是否到位,工作是否到位。
参考文献: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与实践.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年5月出版
[2]胡锦涛.2005年2月19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会上讲话
[3]档案工作与知识经济论.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出版
[4]档案工作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谈. 中国档案.2007年第12期
关键词:档案工作 和谐社会
0 引言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档案工作应主动发挥自身特有的优势,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整合资源,协调关系,积极参与,加强宣传,真正发挥档案工作“四位一体”功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应有贡献。那么档案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是什么?档案工作如何在新形势下更好地服务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服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档案工作者都要具备哪些意识?这就是下面要阐述的问题。
1 档案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档案工作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中的一项工作,档案工作的对象——档案,是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它具有凭证作用和参考作用。档案也就是伟大实践活动中的真实记录,它对各项工作的具体作用主要表现在七个方面:档案具有延伸人类记忆作用;档案具有文化存贮作用;档案具有社会教育作用;档案具有文化传播作用;档案具有资政决策作用;档案具有知识产生作用;档案具有社会调解作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它包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的档案工作在内的各方面工作,档案工作要自始自终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2 档案工作如何在新形势下更好地服务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1 继续加强社会宏观层和微观层档案的收集,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奠定资源基础社会是复杂多元的,组成社会的成分又是多层次的。档案馆既要为政府保存历史记录。也要为普通公民提供身份认同感,尽量使自己的馆藏多元化、丰富化。要丰富档案馆馆藏。档案收集工作至关重要。档案收集是档案工作的第一个环节,也是最重要、最难做的环节。比如说北京市档案馆近年来最重要的收集工作,莫过于对2008年奥运会档案的收集,现在,奥运档案工作受到了北京市各级档案部门的普遍重视,北京市档案局也提出了要举全市档案部门之力、尽全市档案工作者之智,做好奥运档案工作,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此外,普通市民或社会各阶层在北京市申办、筹办、举办奥运会过程中形成的有价值和有意义的档案,也应该进入档案工作者的视野。比如一些志愿者的活动、一些社区开展的迎奥运活动、一些市民自发举行的与迎奥运有关的活动,等等,它们所形成的文字、声像档案材料,都可以有选择性地进入档案馆,与北京奥组委档案一起,组成一套完整的奥运档案。选样一来,中华民族的奥运档案将更为丰富,更有利于日后人们利用。
2.2 继续做好现行文件公开利用工作和社区档案工作 现行文件公开是新时期政府实施“透明办公”的重要内容。档案馆成为现行文件公开的利用场所是新时期档案工作的一个新突破。档案部门要抓住这样一个为民服务的平台,实实在在为民着想,尽可能把群众需要的文件收集进馆,起到沟通政府与民众之间的桥梁作用。社区是社会尤其是城市的活跃细胞,社区和谐了,城市乃至社会也就和谐了许多。尤其是在劳保、社会救济及外来人口管理方面,档案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档案部门应继续协助社区建好档案。管好档案,真正把档案用起来,为社区管理和建设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只有把档案工作做到位了。档案工作的地位才能得到一个较快的提升,社会的档案意识也才能得到一个较快的提高,這对档案事业的和谐发展是十分有益的。
2.3 继续做好与普通居民息息相关的档案服务工作
2.3.1 大力提倡开展社区系列展这样贴近群众、贴近基层的工作形式和工作作风,为基层百姓提供良好的档案文化产品。通过提供档案服务,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爱家、爱区、爱国的感情,进而产生为家、为区、为国做奉献的精神需求。提高民族认同感、自豪感与凝聚力。
2.3.2 尽可能多做为普通民众服务的档案挖掘工作。比如说北京市档案馆在纪念“七七事变”爆发70周年的活动中,从档案中挖掘出70年前在北平牺牲的国民政府北平市卫生局局长谢振平的事迹,并找到了他的后人。谢振平原是一名国民党军官。曾参加过长城抗战,“七七事变”爆发后为掩护和照顾第二十九军留平伤员,不幸被特务告发被捕,在关押期间英勇不屈,最后英勇就义。谢振平的后人非常感谢档案馆做的这些工作。表示要继承先辈
的优良品格,为国家发展做出新贡献。
3 在服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档案工作者都要具备哪些意识
档案是由社会产生的,必然应该回归社会、回报社会。在新时期,档案和档案工作要更好地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社会服务。需要档案工作者树立视野比较广阔的大档案意识、大历史意识和比较强的政治意识与文化意识。
3.1 大档案意识 过去档案“深藏闺中”。百姓不得一见。现在档案和档案工作要为普通公民所用。档案工作者就要确立一种大档案观的意识。所谓大档案,是指只要是人类社会活动中产生的所有具有保存价值的材料都是档案,都应进人档案工作者的视野。其中既包括政府机关的档案,也包括社会团体以及公民个人形成的档案。档案馆要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首先要做的就是要使档案资源配合适当、合理、匀称。而不是单调和偏颇。这就需要档案工作者突破以前的观念,不是只盯着几十家政府部门,按部就班地完成老一套的工作任务,而是要紧跟时代步伐。根据时代发展的脉搏判断档案价值。把这一时代各项活动中产生的最具代表性的档案都收集进馆。只有档案馆中的档案成分和谐了,档案馆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才能得到有效提高。
3.2 大历史意识 档案工作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档案的生命力就在于它的原始性和可靠性,这使其具有凭证和参考作用。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真实数据的支撑。只有社会的各项数据都真实透明,才能真正达到人心稳定、社会和谐的效果。因此,档案工作者要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做好档案工作,把反映历史脉络的档案收集齐、保管好。
3.3 政治意识和文化意识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伟大工程。是党在新时期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要求档案工作者必须具有政治头脑,提高自身的政治意识,把握好政策界限,多做有利于社会和谐的工作。
档案也是国家和民族的宝贵文化财富,档案工作者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使自己具备挖掘档案中蕴涵的文化价值的能力。这样才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和谐文化建设中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
档案工作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密切关系,档案部门拥有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的宝贵档案资源,档案工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服务能发挥到什么程度,关键还在于档案工作者的认识是否到位,工作是否到位。
参考文献: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与实践.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年5月出版
[2]胡锦涛.2005年2月19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会上讲话
[3]档案工作与知识经济论.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出版
[4]档案工作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谈. 中国档案.200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