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策略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ja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体育教学逐渐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但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从体育教学现状来看,很多教师仍不注重体育教学,没有认识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性,这导致学生的体育素质无法得到提高。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将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当作体育教学的目标,这是高中体育教师需要重点探究的课题。本文针对高中体育教育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展开了研究,并提出了可行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高中体育;终身体育意识;培养手段
  中图分类号:G40-01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16-0089-02
  引 言
  体育运动既能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又能锻炼学生的坚强意志。因此,学校应肩负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责任,使学生通过不断的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为顺应新时代发展需求,学校应改变教学观念,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观念、体育意识,采用新方式高效培育学生的体育精神,以保证学生健康地成长。可是从高中体育教学现状来看,不少学校和教师在培养终身体育意识上还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不断进行优化。
  一、培养学生体育精神、意识的重要性
  体育教师在日常授课中应不断向学生传达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以此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高校应本着娱乐、健身的目的对学生进行体育教育,促使学生在体育课堂上掌握相关的知识及训练技巧,进一步体验到体育学习的乐趣,从而爱上体育。
  高中是培养学生体育意识的黄金阶段,在这个时期,学生有着较为成熟的思想和较强的思考能力。高中体育教学对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精神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锻炼的意识,可见体育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好的体育精神便没有好的身体,更不用说其他教育了。而高中体育授课的宗旨便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确保学生可以健康、全面地发展。经过学校的大力倡导和积极引导,很多高中生加深了对体育的认识,向着正确体育道路前进,充分结合书本和自身实际情况,坚持体育锻炼,既获得了健康的身体,又培养了坚强的意志,最终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优秀人才。
  二、以往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的身体素质不高
  部分高中生的身体素质较为低下,跟不上体育教学的进度,甚至会在体育锻炼中受伤。除此之外,大部分教师将学生的文化课学习及升学率放在第一位,认为学生应将更多的时间用在文化课的学习上,因此会出现占用体育课的现象,这也是导致学生身体素质不高的一个原因。
  (二)健身器材不足
  一部分高中学校教育资金不够充足或来源渠道比较单一,没有匹配相关的体育器材,所以有些体育教学内容无法有效开展[1]。有一些学校仅有简单的器材,涵盖篮球、跳绳、足球等,但很多现代化的体育设备基本没有,不能顺应现阶段的教育发展需要。还有一些教师开展的教学模式较为单一,甚至有的会采用让学生自由活动的方式来开展教学,而不讲解相关体育知识。教师使用这种教学方式来开展体育教学,是难以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及运动能力的。学生身体素质不高,在走入社会后也就难以适应工作岗位。
  (三)运动场地设施缺乏
  高中体育教学需要多方面资源的辅助才可以高效授课,特别是个别对场地设施的需求度较高的项目[2]。经过相关调查得知,不少高中学校缺少体育设施,学生不能高效地进行体育活动,不利于其身体素质的发展。这也是体育教学不能得到有效开展的原因之一。
  三、高校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不同方式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虽然更新了教学模式,采取了有关措施来帮助學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可是成效较低。基于此,笔者展开分析、研究,提出了以下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方式。
  (一)使用科学的课本,加强理论教学
  在高中体育授课中,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充分挖掘教材内容,给学生传授正确的理论知识,使学生熟练掌握正确的锻炼方法,以防不正确的体育动作导致身体受伤。体育教学配套的课本需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体育教师可从不同的体育类型入手,结合学生的年龄、性别及个人体质,安排不同种类的体育活动,使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3]。如果条件允许,教师可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体育授课方式,即将男女生分开,让男生开展对抗性强的体育活动,让女生进行瑜伽类等使身体柔软、塑形的活动。此外,课堂教学内容应富有趣味性,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能吸引学生积极学习相关体育知识,为今后开展不同的体育活动打下理论基础。这样,学生能充分感受到体育锻炼的乐趣,意识到进行体育锻炼的真正含义,为树立终身体育观念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举行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很多高中生对参与体育活动缺乏积极性,一是体育活动没有意思,并且很耗费体力;二是高中生面临升学的压力,不愿抽出多余的时间参与体育活动。这种状况的出现与当下的教育体制有很大的关系。体育是一门极易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课程,但是为什么会出现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情况呢?教师应分析其中的原因并进行改进。兴趣可以使学生爱上任何一种事物,包括体育,这种兴趣倾向会带领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学校体育活动[4]。高中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有着较强的好胜心和探索欲。这个阶段的学生更喜欢竞争性的体育活动,体育教师应抓住学生的这种特点,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兼具竞争性和趣味性的游戏,以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游戏的兴趣。此外,高中体育教师在设计体育活动时,还应了解学生不愿参与的原因,在教学过程中耐心、认真地倾听学生的需求,时常鼓励学生,从而激起学生的求胜心,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中[5]。   例如,教师在设置体育活动时,可以选择一些学生没有接触过的、比较新奇的比赛方式,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在组织乒乓球活动时,可以提出改进方案,让学生分组进行接力比赛。这样不仅可以激起学生的胜负欲,还会使学生感受到乒乓球活动的魅力,从而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教师积极创新活动形式,增强活动的趣味性,学生自然就愿意参与其中,从而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释放学习的压力,以更好的状态投入日常学习中。
  (三)营造良好的授课气氛
  要想实现体育教学的目标,最基础的便是要求学生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良好的身体素质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体育学习任务,还是学生在未来更好地融入社会、适应社会的必然要求。因此,首先,学校应结合体育教学实况,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加大对体育锻炼的宣传力度,通过举办体育比赛的形式,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例如,举行篮球比赛、羽毛球比赛等,营造出积极的体育活动氛围,激发每位学生踊跃参与体育比赛的兴趣,引导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其次,教师在授课前必须对授课内容有清晰的掌握,在此基础上,依照授课内容挑选科学的授课案例。再次,教师在课堂上讲解体育案例时,必须进行正确的示范,力图采用直观、有趣的方式教授给学生正确的体育动作。而学生可跟随教师的教学进度加强体育练习,从而全面、直观地掌握各类体育项目的标准动作,全面提高对体育课程的学习积极性。最后,在体育活动将要结束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记住教师教授的内容,并使其在体育活动中科学地运用。在學生出现错误体育动作时,教师要及时地指正,同时,教师应在教学中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使用高效的方式,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从而提高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
  结    语
  总而言之,体育教学在高中阶段教学体系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体育教学的创新是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所以,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重点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观念及终身体育意识,并使用科学的授课方式进行体育教学。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促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提高身体素质,进而确保体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陈艳娇.探究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J].信息周刊,2019 (41):1.
  胡全胜.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探究[J].才智,2015(36):60.
  陆海兵.探究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19(21):106.
  王芳秀.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探究[J].体育时空,2018(05):168.
  王晓飞.浅析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策略[J].新课程导学,2017(06):29.
  作者简介:田冲(1981.1—),男,吉林四平人,本科学历,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其他文献
摘 要:区域活动的教育价值是附着在材料上的,材料是幼儿区域活动的物质支柱。材料投放是否适宜,是决定区域活动能否实现其价值的关键。福建省厦门市瑞景幼儿园(以下简称我园)经过三年探索,总结出了区域材料投放的适宜性原则。文章主要对适宜性原则的八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对其在实践中的综合运用做出说明。  關键词:幼儿园;区域材料;适宜性原则  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24X
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是依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撰写,共5册,其中,必修教材《中外历史纲要》分上下两册。选择性必修教材分《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经济与社会生活》和《文化交流与传播》三册,已于2019年9月在部分省(市)高中起始年段使用,2020年秋季已经在安徽省使用。这对广大高中历史教师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为此,文章希望就这套教材的使用,通过具体的课例提出几点整合与使用的建议,为教师教学提供参考。
摘 要:受新课程改革的影响,初中英语教师在开展英语教学中不仅要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进行强化训练,还要重点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促使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和交际能力得到不断提升。本文从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入手,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进行了探究,希望能为初中英语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良好的支持。  关键词:思维品质;初中教育;英语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绘本教学多用于小学英语、语文等科目教学中,教师一般根据教学内容选择相应的绘本,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绘本以绘画为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利用绘本,让学生通过图画来大概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基于此,本文对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初中英语绘本阅读教学实践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绘本教学;英语阅读;初中英语;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0
摘 要:“循环练习法”是指运用不同方法让学生对掌握不够扎实的知识进行循环再练,引领学生对知识进行回顾,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让学生牢记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结合小学生语文练习现状,本文主要采用观察和行动研究法,在最真实、自然的工作情境中,探寻能切实提升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方法,从而初步构建“循环练习法”在语文练习中的运用与研究的目标体系。  关键词:循环练习法;语文学习能力;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摘 要:近年来,各种白板及配套软件衍生出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逐渐进入初中数学课堂。希沃白板作为一款主流软件,如果被用来合理地组织知识呈现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热情、降低学生理解知识的门槛,还能够“另辟蹊径”,将传统数学问题“游戏化”,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减轻学生对数学的畏难情绪,从而让学生体会数学课堂的乐趣。  关键词:希沃白板;信息技术;初中数学;专题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
摘 要:初中化学是没有学习基础可言的,学生只有一年的学习时间;要想帮助学生在一年的时间内学好化学,那化学教师一定要抓住自己的化学课堂。初中化学教师可以通过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再加上平时多让学生参与化学实验来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营造良好的化学学习氛围,从而打造初中化学高效课堂。  关键词: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摘 要:通过分析历届高考试卷,无论高中数学教师还是学生都能收获不少。高考试卷已经成为传递考试信息的一种重要手段。在我国教育系统中,以高考数学试题为导向,引导高中阶段的数学教育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传统高考的分析方法是以统计为基础,对高中生的考试成绩进行分析。新课程改革后,高考成绩不再仅仅是一个分数,它要求教师对试卷进行准确的分析,从而据此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关键词:高考;数学;试题导向  中
2020年开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有如一场大考,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考验,尤其从多个方面对处于防控一线的社区治理进行了一场摸底考。本文以泾川县城市社区抗疫实践为例,对基层城市社区在疫情防控及社会治理中的困境展开梳理分析,认为基层治理错综复杂,疫情反复多变,社区防疫力量薄弱等客观原因是社区部分工作处于困境的症结所在。最后,提出社区抗疫乃至日常治理这“最后一公里”工作要落到实处又有温度,给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摘 要:语境是研究语言使用领域中的一项重要概念,从众多语境与语言关系的研究中可以发现对语境的动态理解直接关系到对话语的正确理解,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基于语用学视角的语境研究对学生系统学习英语能够起到重要作用,文章对此进行了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语用学;语境研究;高中英语教学;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24X(2021)17-0017-02  句型、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