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马铃薯淀粉厂原料供应区域内,分熟期、分品种、分区域推广优质脱毒马铃薯种薯,是解决淀粉厂原料的充足、稳定、优质供应,并做到有序进场的低风险、经济有效手段。
关键词:马铃薯 淀粉加工 原料供应 脱毒种薯马铃薯淀粉加工企业原料需求的特点是原料消耗量大,供应期短而集中,收购成本不宜过高。要想达到原料供应充足、稳定、优质、有序进场,加工企业应在脱毒种薯研发、推广上加大投入力度。
一、现把目前黑龙江及相邻地区马铃薯淀粉加工企业原料供应现状、存在问题加以介绍
(一)淀粉加工企业原料需求的特点是:原料消耗量大,供应期短而集中,原料收购价格低,供应半径宜控制在300公里以内。我省年加工淀粉能力在万吨以上的企业主要分布在我省西北部和内蒙古接界地带。同时克山、讷河、望奎、海伦等马铃薯主产区还分布着数不清的小型淀粉厂,淀粉行情好时就会大量开工,与大型淀粉加工企业就地争抢原料。本地原料供应不足,逼迫企业把原料供应半径向外延伸,大大增加了原料收购成本、收购质量和收购数量的不确定性。同时淀粉加工原料多为农户零散种植,普遍是农户种什么品种企业收什么品种。卖给厂子多少农户说了算,企业对原料收购没有多少话语权。原料大丰收时,农户把大量原料运向工厂,工厂在短时间内无法大量加工,原料无处存放。造成卸车难,甚至有些企业借机压等压价坑害农户。而原料短缺时,农户又会谁给的价高卖给谁,并大量挑选商品薯,只把剩下的破烂薯卖给工厂。
(二)原料无法稳定供应
马铃薯淀粉加工企业原料的收购价格,决定了原料的种植、供应方式只宜采取农户零散种植。而农户往往跟着上一年的行情走,头一年种什么效益好,第二年大多跟风种植。这就导致了每年种植面积的不确定性。同时,国家政策导向、极端自然灾害天气,也是导致各年份间原料供应数量不稳定的重要因素。另外,由于原料收购价格低,导致淀粉厂无法象薯条、薯片、全粉加工企业那样有稳定的供应商,能与之签订具有约束力的种植收购合同。
(三)无法收购到优质的原料
由于大型淀粉加工企业在我国起步较晚,年加工淀粉能力在万吨以上的工厂,多是近几年上马的。在淀粉加工型专用品种的研发、推广等方面没有多少投入。基本上是农户送什么收什么,品种杂而乱。这会导致产出的精淀粉质量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由于淀粉加工行业属于微利行业,原料收购价格远低于马铃薯加工的其他行业和商品薯价格。农户会把优质商品薯高价销售,只把剩下的小薯、病烂薯、畸形薯卖给淀粉厂。
(四)原料无法有序进场
由于淀粉加工企业多分布在气候冷凉、高纬度的北部地区,生产加工期、原料收购期都较短,而农户又多集中收获、集中销售。导致企业前期和后期待料加工,而收购旺季又原料大量积压,农户无法及时卸车、长时间排队等候。既影响农户售薯积极性,又缩短了加工期,降低设备利用效率。据不完全统计,各地收购旺季多在20天左右,而企业理想加工期应该在3个月左右。可想而知要想在如此短的收购期内完成收购任务,对企业的收购能力、周转库的仓储能力都是巨大的考验。
二、针对以上问题解决办法
针对以上存在问题,要想解决淀粉加工企业原料供应上的相关问题,最切实可行的办法是:加工企业在脱毒种薯的研发、推广上加大投入力度,并纳入公司的长远规划。可在较低投入、较低风险的情况下较理想的解决上述问题。
(一)参照近几年各淀粉厂的收购价格,大多控制在0.30元/斤以内。超此价格淀粉厂就会处于微利甚至亏损状态。在我省北部地区,由于脱毒种薯利用率低、种植技术落后、病虫害防治意识淡薄,马铃薯的平均亩产也就在3000斤左右。按此价格和产量计算,农户若把产出的马铃薯全部卖给淀粉厂,略有盈余甚至亏本。要想提高农户种植积极性,就得想办法提高农户收入。单纯靠提高收购价格企业承受不了。最好的办法是推广优质高产的脱毒种薯,和与之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优质脱毒种薯的增产效果可达30%-50%,尤其在我省西北部地区,脱毒种薯使用率还很低的情况下,增产效果会更明显。建议企业在原料供应方面应立足本地,外地远距离运输作补充。在原料供应半径内以成本价推广优质脱毒种薯,提高产量和农户收入,稳定种植面积。
(二)原料的稳定供应:原料供应是否稳定,主要受种植面积和产量影响,而种植面积又受价格和扶持政策影响。产量则取决于种薯质量和种植技术管理管理水平。据了解,自2010年开始,全国把马铃薯纳入良种补贴范围,对原种生产单位还有更高的补贴。充分利用国家的补贴政策是企业推广脱毒种薯的最佳时机,同时通过良种补贴和脱毒种薯推广政策,还可提高与农户签订的原料收购合同的约束力。
(三)原料的优质供应。建议厂家与科研院所、大学等科研机构加强合作,选择几个适合当地生长的淀粉含量适中,抗病性强、高产稳产的品种。在当地分区域推广种植。指定收购品种做到优质优价,混杂、挑选后的降低收购价格。这样既有利于改善原料质量,更有利于稳定和提高批次产品质量。最好能加强同国际上的合作,引进一些加工专用型品种,能做到分品种加工是最理想的。
(四)原料的有序进场:为改善原料收购期过于集中、加工期过短的弊端,加工企业在推广脱毒种薯的品种布局上下功夫。早、中、晚熟品种分区域推广,合理布局。早熟和晚熟品种适当提高收购价格,收购旺季适当降低收购价格。通过成熟期和市场手段调控收购秩序。
结论
综上所述,淀粉加工企业要想使原料供应达到充足、稳定、优质、有序进场的理想状态。推广优质脱毒种薯是风险最低且行之有效的途径。在原料供应半径范围内合理布局,分品种、分区域进行区域推广。要想大量推广脱毒种薯,优质、稳定的脱毒种薯繁育体系是必不可少的。可自建也可与具备一定规模的种薯公司、科研机构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建议厂家能建设现代化的种薯贮存库,集中贮存脱毒种薯,春季时发放到农户手里。
参考文献
[1]金黎平著《马铃薯优良品种及丰产栽培技术》。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
关键词:马铃薯 淀粉加工 原料供应 脱毒种薯马铃薯淀粉加工企业原料需求的特点是原料消耗量大,供应期短而集中,收购成本不宜过高。要想达到原料供应充足、稳定、优质、有序进场,加工企业应在脱毒种薯研发、推广上加大投入力度。
一、现把目前黑龙江及相邻地区马铃薯淀粉加工企业原料供应现状、存在问题加以介绍
(一)淀粉加工企业原料需求的特点是:原料消耗量大,供应期短而集中,原料收购价格低,供应半径宜控制在300公里以内。我省年加工淀粉能力在万吨以上的企业主要分布在我省西北部和内蒙古接界地带。同时克山、讷河、望奎、海伦等马铃薯主产区还分布着数不清的小型淀粉厂,淀粉行情好时就会大量开工,与大型淀粉加工企业就地争抢原料。本地原料供应不足,逼迫企业把原料供应半径向外延伸,大大增加了原料收购成本、收购质量和收购数量的不确定性。同时淀粉加工原料多为农户零散种植,普遍是农户种什么品种企业收什么品种。卖给厂子多少农户说了算,企业对原料收购没有多少话语权。原料大丰收时,农户把大量原料运向工厂,工厂在短时间内无法大量加工,原料无处存放。造成卸车难,甚至有些企业借机压等压价坑害农户。而原料短缺时,农户又会谁给的价高卖给谁,并大量挑选商品薯,只把剩下的破烂薯卖给工厂。
(二)原料无法稳定供应
马铃薯淀粉加工企业原料的收购价格,决定了原料的种植、供应方式只宜采取农户零散种植。而农户往往跟着上一年的行情走,头一年种什么效益好,第二年大多跟风种植。这就导致了每年种植面积的不确定性。同时,国家政策导向、极端自然灾害天气,也是导致各年份间原料供应数量不稳定的重要因素。另外,由于原料收购价格低,导致淀粉厂无法象薯条、薯片、全粉加工企业那样有稳定的供应商,能与之签订具有约束力的种植收购合同。
(三)无法收购到优质的原料
由于大型淀粉加工企业在我国起步较晚,年加工淀粉能力在万吨以上的工厂,多是近几年上马的。在淀粉加工型专用品种的研发、推广等方面没有多少投入。基本上是农户送什么收什么,品种杂而乱。这会导致产出的精淀粉质量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由于淀粉加工行业属于微利行业,原料收购价格远低于马铃薯加工的其他行业和商品薯价格。农户会把优质商品薯高价销售,只把剩下的小薯、病烂薯、畸形薯卖给淀粉厂。
(四)原料无法有序进场
由于淀粉加工企业多分布在气候冷凉、高纬度的北部地区,生产加工期、原料收购期都较短,而农户又多集中收获、集中销售。导致企业前期和后期待料加工,而收购旺季又原料大量积压,农户无法及时卸车、长时间排队等候。既影响农户售薯积极性,又缩短了加工期,降低设备利用效率。据不完全统计,各地收购旺季多在20天左右,而企业理想加工期应该在3个月左右。可想而知要想在如此短的收购期内完成收购任务,对企业的收购能力、周转库的仓储能力都是巨大的考验。
二、针对以上问题解决办法
针对以上存在问题,要想解决淀粉加工企业原料供应上的相关问题,最切实可行的办法是:加工企业在脱毒种薯的研发、推广上加大投入力度,并纳入公司的长远规划。可在较低投入、较低风险的情况下较理想的解决上述问题。
(一)参照近几年各淀粉厂的收购价格,大多控制在0.30元/斤以内。超此价格淀粉厂就会处于微利甚至亏损状态。在我省北部地区,由于脱毒种薯利用率低、种植技术落后、病虫害防治意识淡薄,马铃薯的平均亩产也就在3000斤左右。按此价格和产量计算,农户若把产出的马铃薯全部卖给淀粉厂,略有盈余甚至亏本。要想提高农户种植积极性,就得想办法提高农户收入。单纯靠提高收购价格企业承受不了。最好的办法是推广优质高产的脱毒种薯,和与之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优质脱毒种薯的增产效果可达30%-50%,尤其在我省西北部地区,脱毒种薯使用率还很低的情况下,增产效果会更明显。建议企业在原料供应方面应立足本地,外地远距离运输作补充。在原料供应半径内以成本价推广优质脱毒种薯,提高产量和农户收入,稳定种植面积。
(二)原料的稳定供应:原料供应是否稳定,主要受种植面积和产量影响,而种植面积又受价格和扶持政策影响。产量则取决于种薯质量和种植技术管理管理水平。据了解,自2010年开始,全国把马铃薯纳入良种补贴范围,对原种生产单位还有更高的补贴。充分利用国家的补贴政策是企业推广脱毒种薯的最佳时机,同时通过良种补贴和脱毒种薯推广政策,还可提高与农户签订的原料收购合同的约束力。
(三)原料的优质供应。建议厂家与科研院所、大学等科研机构加强合作,选择几个适合当地生长的淀粉含量适中,抗病性强、高产稳产的品种。在当地分区域推广种植。指定收购品种做到优质优价,混杂、挑选后的降低收购价格。这样既有利于改善原料质量,更有利于稳定和提高批次产品质量。最好能加强同国际上的合作,引进一些加工专用型品种,能做到分品种加工是最理想的。
(四)原料的有序进场:为改善原料收购期过于集中、加工期过短的弊端,加工企业在推广脱毒种薯的品种布局上下功夫。早、中、晚熟品种分区域推广,合理布局。早熟和晚熟品种适当提高收购价格,收购旺季适当降低收购价格。通过成熟期和市场手段调控收购秩序。
结论
综上所述,淀粉加工企业要想使原料供应达到充足、稳定、优质、有序进场的理想状态。推广优质脱毒种薯是风险最低且行之有效的途径。在原料供应半径范围内合理布局,分品种、分区域进行区域推广。要想大量推广脱毒种薯,优质、稳定的脱毒种薯繁育体系是必不可少的。可自建也可与具备一定规模的种薯公司、科研机构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建议厂家能建设现代化的种薯贮存库,集中贮存脱毒种薯,春季时发放到农户手里。
参考文献
[1]金黎平著《马铃薯优良品种及丰产栽培技术》。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