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中人员在室时空特征的指标定义与调研分析

来源 :建筑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mi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筑中人员在室行为及用能模式是影响建筑能耗的重要因素.人员在室情况“部分时间部分空间”使用模式与连续运行的“全时间全空间”模式相比,会造成空调、采暖能耗显著差异.为了综合反映建筑中的人员在室时空特性,本研究提出了定量刻画人员在室“部分时间部分空间”特征的指标,人员在室部分时空比(Occupancy Part Time Part Space Ratio,OPPR),并对我国城镇住宅进行了入户的问卷调查,利用调研数据分析了城镇住宅建筑中人员在室时空特性及OPPR指标的分布特点、相关因素.最后,本研究对人员在室OPPR与空调系统运行ACPPR的对比分析进行了应用和讨论.
其他文献
以某大型数据中心内气流组织为研究对象,采用6SigmaRoom软件进行数值模型,求解获取不同送风方式下数据中心内温度场和速度场分布,进而对比不同空调位置方案和不同通道封闭方案的优劣,最后运用供热指数(SHI)、回热指数(RHI)、机架冷却指数(RCI)和回风温度指数(RTI)详细分析其优劣.结果发现:相同机房空调布置情况下,与未封闭通道方案相比,封闭通道方案冷热气流掺混少,采用地板下送风+冷通道封闭+空调单侧布置时,相对于地板下送风+空调两侧布置SHI指标可降低98.3%.无论封闭通道方案或未封闭通道方案
建筑外窗是建筑围护结构节能的薄弱环节,其能耗占建筑总能耗近50%[1],提高建筑外窗的保温性能,是提高建筑物围护结构节能的关键,隔热铝合金窗因其强度高、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在建筑上广泛应用,但是传统的隔热铝合金窗保温性能较差,不能满足新的建筑节能设计要求.为了提高隔热铝合金窗的保温性能,设计新型隔热铝合金型材是提高隔热铝合金窗保温性能的关键所在.本文采用MQMC软件对传统隔热铝合金窗型材和新型隔热铝合金窗型材的热工性能分别进行了模拟计算和检测对比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新型隔热铝合金型材对于提高隔热铝合金窗保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