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托啡诺联合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术后自控镇痛效果及对呼吸的干预探索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fish1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联合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术后自控镇痛的效果并探索其对呼吸的干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60例术后自控镇痛老年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采取芬太尼用药方案,实验组30例同时联合布托啡诺用药,对比镇痛效果以及对呼吸的干预。结果:实验组患者各时间点状态下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各时间点状态下的RR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布托啡诺联合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术后自控镇痛效果确切,对呼吸影响小,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布托啡诺 芬太尼 老年患者 术后自控镇痛 呼吸
  【中图分类号】 R969.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5-0022-01
  老年患者机体除受到源发性疾病的影响以外,由于呼吸储备功能明显低于青年人,故而导致药物代谢速度缓慢[1]。特别是对于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而言,术后镇痛用药容易出现各种不良反应,呼吸抑制就是其中一种。因此,老年患者的术后镇痛用药应当有其特殊性。为观察布托啡诺联合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术后自控镇痛的效果并探索其对呼吸的干预影响,本文选择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共计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下针对实验组30例老年患者实施布托啡诺联合芬太尼的用药方案,取得了确切的研究结论,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4年6月期间,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共计60例作为研究对象,遵循计算机随机原则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30例,实验组患者30例。一般资料为:对照组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为(71.6±2.3)岁;实验组中,男性20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为(70.8±1.6)岁。两组患者以上一般资料对比未发现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30例患者单纯用药芬太尼。用药方案为:0.014mg?kg-1剂量芬太尼配伍8.0mg剂量昂丹司琼,加入生理盐水,达到100.0ml标准剂量,以自控静脉镇痛方式给药。
  1.2.2 实验组
  实验组30例患者用药布托啡诺联合芬太尼。用药方案为:0.1 mg?kg-1剂量布托啡诺配伍0.007 mg?kg-1剂量芬太尼配伍8.0mg剂量昂丹司琼,加入生理盐水,达到100.0ml标准剂量,以自控静脉镇痛方式给药。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在苏醒拔管后0.5h,6h,12h,24h,48h状态下的镇痛效果以及呼吸影响情况进行对比观察。镇痛效果采取VAS法进行评价,总分值为10分,评分越低代表镇痛效果越理想。呼吸影响效果采取RR(呼吸频率)进行评估。
  1.4 数据处理
  结果录入SPSS 17.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通过t检验,在P<0.05情况下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镇痛效果对比
  对照组患者苏醒拔管后0.5h,6h,12h,24h,48h镇痛VAS评分分别为(2.6±0.3)分,(3.2±0.5)分,(2.5±0.8)分,(2.1±0.6)分,(1.6±0.3)分;实验组患者苏醒拔管后0.5h,6h,12h,24h,48h镇痛VAS评分分别为(1.7±0.5)分,(1.5±0.3)分,(1.1±0.7)分,(1.0±0.8)分,(1.0±0.3)分。数据显示:实验组患者各时间点状态下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2.2 呼吸干预对比
  对照组患者苏醒拔管后0.5h,6h,12h,24h,48hRR指标分别为(16.8±0.9)次/min,(16.1±0.5)次/min,(14.2±0.5)次/min,(10.8±0.7)次/min,(12.3±0.9)次/min;实验组患者苏醒拔管后0.5h,6h,12h,24h,48hRR指标分别为(20.4±0.3)次/min,(19.1±0.8)次/min,(18.2±0.6)次/min,(16.9±0.7)次/min,(17.5±0.8)次/min。数据显示:实验组患者各时间点状态下的RR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术后自控镇痛常规用药为芬太尼。作为典型的阿片u受体激动剂,芬太尼具有确切的镇痛效果,但同时也对受体呼吸功能产生了严重的抑制[2],主要表现为受体呼吸频率的减慢。同时,有关研究中提示:对于如芬太尼一类的阿片u受体激动剂药物而言,u受体主要分布于受体脑干区域,发生激活反应后,镇痛与呼吸抑制是并存的。然而对于另一类阿片受体药物而言,k受体主要分布于受体大脑皮质区域,镇痛效果明显,但不会对呼吸功能产生明显抑制与影响。因此,针对需要术后自控镇痛的患者,特别是自身呼吸储备功能较差的老年患者而言,可以尝试将镇痛效果确切的芬太尼与不会造成呼吸抑制的k亚型阿片类药物联合应用,在巩固镇痛效果的同时,达到提高用药安全性的目的[3]。
  本次临床研究中,实验组30例患者使用布托啡诺联合芬太尼的用药方案,数据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自控镇痛效果更加,对呼吸影响小。主要依据:布托啡诺作为典型的k1型阿片类药物,能够通过激动k受体的方式达到镇痛效果,同时由于其对于芬太尼所激活u受体有一定拮抗作用,故而能够使呼吸抑制问题得到有效的缓解,提高术后自控镇痛的安全性。
  结合以上临床研究数据认为:布托啡诺联合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术后自控镇痛效果确切,对呼吸影响小,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宋庆迎,曾贤,陈丹慧等.芬太尼与喷他佐辛用于老年患者术后自控镇痛的疗效比较[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4):724-725.
  [2] 李松,李颖,李富馨等.罗哌卡因芬太尼自控镇痛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9):2731-2732.
  [3] 高嵩,刘宗明.老年晚期癌痛病人氟比洛芬酯自控镇痛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1):2383-2384.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探讨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在左室心肌致密化不全疾病上的指导治疗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间收治的10例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采用超声测量房室腔内径、室壁运动幅度、室壁内膜面结构情况以及瓣膜血流情况和心功能指数。认真研究室壁心内膜面心肌结构,左心室射血分数,同时观察心腔内是否形成微血栓。结果:选取的10例患者中,成人9例,儿童1例,10例患者均为男性,其中有8
随着网络技术与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广播电视业面临着新兴媒体的巨大挑战,应用新技术提升广电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已成为主流共识。频道互动系统实现了支持播出方对频道的快速改
【摘 要】 目的 对妊娠早期、中期、晚期妇女的凝血项目的结果进行检测、分析。方法 用Sysmex CA-6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孕妇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以及D-二聚体的值。结果 妊娠早期妇女的PT、APTT、TT、FIB、D-二聚体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中、晚期妊娠妇女除TT外,PT、APTT、FIB以及D-二聚体
【摘 要】 目的 对成人支原体肺炎的CT影像学表现进行系统探讨,为成人支原体肺炎的早期诊断给予指导。方法 对2013年3月到2014年3月我院接诊的36例通过血清学确诊的支原体肺炎患者的CT影像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总结和归纳CT影像学的表现特征。结果 本组36例患者中,CT影像表现主要是磨玻璃影,其次是实变影,其他表现为支气管血管束增粗、纵隔淋巴结肿大、结节影及胸腔积液等;病变部位主要是双肺下叶,
烟台惠丰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F1600采用优化空间电压矢量调制方式.使控制更加精准。闭环控制及增加死区补偿.使低频输出转矩进一步提高.1Hz时可输出150%的额定转矩。直线式、平方
【摘 要】 目的 探讨肾上腺素类药物治疗呼吸内科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上述试验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肾上腺激素类药物治疗和常规治疗。结果 支气管哮喘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疾患患者、肺结核患者在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进行治疗后PaCO2值较治疗前升高,PaCO2的值较治疗前降低,PH值较治疗前升高,且试验组的变化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肺功能恢复结果显示:上述三类患者试验组和对照组FE
通过问卷方式对高职学生信息技术能力进行调查,统计数据,从信息获取、评价、处理、交流能力以及信息道德方面对高职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特点进行分析.
日前,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组织的"2005-2007年发电装备和输变电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发展规划草案"编制工作已完成.该规划是在新形势下提高我国发电、输变电装备制造标准,这意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