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选取冀北坝上地区12种野生花卉和6种商品草花,采用野生花卉混播模式和野生花卉+商品草花混播模式对冀北坝上地区野生花卉在产地营建野花组合的模式进行探索。野生花卉混播模式由12种野生花卉构成,设计A、B、C三个组合,播种量依次由低到高,重复3次。野生花卉+商品草花混播模式由12种野生花卉和6种商品草花构成,设计D、E、F三个组合,播种量依次由低到高,重复3次。通过连续两年观测记录各组合植物的生物学特性,比较分析出较合理的野花组合营建数据,并对野生花卉在野花组合中的表现进行评估,以期为冀北坝上地区野花组合营建提供参考。主要的试验结果如下:1、野生花卉混播模式三个组合中,A组合出苗率和返青率最高。A组合第一年混播12种野生花卉,1m~2播种606粒,出苗164株。生长至第二年,有10种野生花卉顺利返青,共返青86株。返青后不同分层野生花卉种类比例为,地被层:中层:上层=1:7:2;数量比例为,地被层:中层:上层=23:45:18。其中春季开花的植物种类占13%,数量占25%;夏季开花的植物种类占67%,数量占58%;秋季开花的植物种类占20%,数量占17%。该组合有较为明显分层,三季都有开花植物,开花植物种类最多,整体花期持续时间最长。2、野生花卉+商品草花混播模式整体表现不佳,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较高大强势的波斯菊、硫华菊、金光菊、翠菊,以及适应性差的茼蒿、凤仙,不适合用于与野生花卉进行混播。第二,商品草花和野生花卉的数量比例失调。三个组合中商品草花的株数分别是野生花卉株数的1.81倍、1.77倍、1.66倍,致使商品草花数量过多,影响了组合中野生花卉的正常生长。在冀北高寒地区对野生花卉与商品草花进行混播,建议选用生长速度较慢,株高适宜,枝叶较纤细的商品草花。此外建议商品草花的目标株数应少于野生花卉的目标株数。3、从花部性状、整株性状、适应性方面选取16项指标,每项指标分3个等级,对12种野生花卉在野花组合中的表现进行评价。等级为优、良的9种野生花卉均适宜用于野花组合营建。9种野生花卉分别为瞿麦、野罂粟、碱蒲公英、窄叶蓝盆花、蒙古韭、蓝刺头、野鸢尾、冀北翠雀、宿根亚麻。在野花组合中大多数植株不能进入花期的黄花铁线莲和适应性较差且没有顺利返青的矮韭、山韭均不适宜用于野花组合营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