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结构TiO2的组装方法及其催化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f0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纳米TiO2作为光催化剂所具有的广谱安全、节能等独特性质使其应用于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领域有着良好的性能,因而已成为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材料之一。 目前,对纳米二氧化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纳米粉体、薄膜的制备以及在光催化领域的应用等,但是由于纳米粉体不宜回收、分离,而所制得的薄膜重复利用性能较差,致使距大规模应用有一定的距离。本论文的出发点是应用溶胶-凝胶技术与逐层自组装法相结合,将纳米TiO2组装在SiO2载体上,来制备纳米结构二氧化钛,并对其合成方法、组成-结构-性能关系进行了较为系统地研究,以期利用较简单的仪器设备和工艺流程制得成本低廉、性能优异的制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利用溶胶-凝胶技术与自组装技术,以钛酸四丁酯作为原料,无水乙醇为溶剂,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为有机单层膜的自组装体系,成功地在直径为0.5-1.0mm的二氧化硅玻璃球表面组装了不同层数、不同含量的纳米二氧化钛。并通过SO42-/TiO2/SiO2固体超强酸作为催化剂在乙酸丁醇的酯化反应中的催化作用研究了纳米结构TiO2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纳米结构TiO2结构致密、重复利用性能良好。 二、利用溶胶-凝胶技术与自组装技术,以廉价的四氯化钛为原料,无水乙醇作为溶剂,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作为有机单层膜的自组装体系,成功地在直径为0.5-1.0mm的二氧化硅玻璃球表面组装了不同层数、不同含量的纳米二氧化钛。研究了体系含水量、四氯化钛浓度(即乙醇含量)及反应条件(超声和磁力搅拌)对样品中二氧化钛含量的影响等。 三、利用溶胶-凝胶技术与自组装技术,以廉价的四氯化钛为原料,河北师范大学纳米技术研究所108室盐酸为溶剂,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作为有机单层膜的自组装体系,同样在直径为0.5一1 .Omm的二氧化硅玻璃球表面组装了不同层数、不同含量的纳米二氧化钦。利用国标法标定研究了组装次数与二氧化钦质量百分含量的关系。并研究了体系盐酸浓度对样品中二氧化钦含量的影响。 四、对以上所制得的样品均进行了XRD、SEM、X射线能谱、IR、国标法标定等表征,研究结果表明:①载体表面的纳米二氧化钦的晶型与原料、反应条件、锻烧温度等有关;②载体表面负载的二氧化钦为球形颗粒,粒径30一6Onm,并且结构均匀、致密,;③随着组装次数的增加,二氧化钦的质量百分含量基本呈线性增加;④随着组装次数的增加,载体表面趋于更加均匀、致密、连续,二氧化钦粒径减小。 五、研究了纳米结构二氧化钦在不同条件降解苯酚样品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纳米结构二氧化钦样品的晶型结构、二氧化钦的质量百分含量、组装次数及苯酚起始浓度等与样品光催化性能密切相关。
其他文献
半导体光催化技术是解决目前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两大问题的最具前景的路径之一。该技术有望利用半导体材料将丰富清洁的太阳能转化为可存储运输的化学能
在实际的流化床工程应用中,床内颗粒往往不是均质单一的组分构成,尤其在固体废弃物的利用,生物质燃烧,煤粒的干燥分选等生产过程中,燃料颗粒各组分的大小,密度、形状的差异,
钢结构梁在很多桥梁和建筑中都有广泛的应用,甚至有些纯钢结构的桥梁和建筑物,例如某些过街天桥、体育场馆等。对钢结构梁的设计、安装和使用,如果不恰当或是因为环境和外力
氢气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和环境友好型能源,在未来可取代传统化石能源,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将太阳能转化为氢能是未来氢能源发展的趋势之一。1973年,Fujishima和Ho
应变模态和位移模态是结构振动特性的不同表现形式,本质上两者是一样的,具有相同的模态频率和阻尼。在结构的健康监测和故障诊断方面,应变模态对于损伤的敏感性更强一些,采用
本文以大众点评餐饮业为分析案例,收集五种类型餐饮店家3124家口碑近百万条,通过提炼用户评价及标签内容的特征变量,从知晓效应和说服效应的视角,探究影响店家网络口碑传播的
蓝牙5.0协议为长距离通信而新增加了LE Coded PHY。在LE Coded PHY中引入了FEC编解码以及Pattern Mapper和Demapper部分。如何利用这些新增的部分,来设计接收电路,从而支持更
<正>综观现行小学数学教材,唯有北师大版教材在负数的引入前加了一节"温度",从表示零上温度、零下温度开始学习。如何理解教材的这一编写意图,有效开展教学?本文希望从探讨数
互联网供应链金融是互联网金融与供应链金融的集成概念。供应链金融行业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B2B平台通过构建生态圈将供应链金融的各方主体吸引过来,通过平台帮助中小企业
街道是物质空间形态与其背后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形成的有机结合体,并通过历史长久以来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不断更新替换的产物。随着互联网与新媒介的出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