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比较去瓣与留瓣机械法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Epi-LASIK)治疗近视的临床结果.方法 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26例(52眼)近视患者纳入本研究.每例患者随机选择在一眼行去上皮瓣Epi-LASIK(去瓣组);对侧眼则行常规保留上皮瓣Epi-LASIK(留瓣组).术后2h,1、3、5、12 d及1、3、6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术后等效球镜度和裸眼视力;采用Wilcoxon
【机 构】
:
100191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100191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100191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去瓣与留瓣机械法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Epi-LASIK)治疗近视的临床结果.方法 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26例(52眼)近视患者纳入本研究.每例患者随机选择在一眼行去上皮瓣Epi-LASIK(去瓣组);对侧眼则行常规保留上皮瓣Epi-LASIK(留瓣组).术后2h,1、3、5、12 d及1、3、6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术后等效球镜度和裸眼视力;采用Wilcoxon 秩和检验比较角膜上皮愈合百分比;采用卡方检验比较疼痛评分、haze分级及最佳矫正视力.结果 与留瓣组相比,去瓣Epi-LASIK组术后第5天裸眼视力较好(t=-2.636,P=0.014);术后3d和5d角膜上皮愈合百分比较高(Z=-3.738、-3.589,P<0.01);术后5d疼痛评分较低(U=11.714,P=0.008).两组术后1、3、6个月的等效球镜度及haze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行数改变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去瓣Epi-LASIK治疗近视术后的屈光结果、最佳矫正视力及haze与留瓣Epi-LASIK类似,但其术后角膜上皮愈合更快,视力恢复更快。
其他文献
温州医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儿童眼底病专科是针对儿童眼病进行筛查、诊断和治疗的专属学科.现有儿童数字化广域成像系统Ⅲ(Retcam Ⅲ)、Ellex眼底激光机等国际先进设备。为推动我国儿童眼病诊治与筛查水平的发展,
为了在全国范嗣内推动角膜捐献及移植技术的发展,今年5月,浙江省华福慈善基金会联合温州医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共同创立了国内第一个角膜复明基金。华福慈善基金会将连续5年每年投入100万元的巨额资助,温州医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则发挥人才技术优势开展各种与角膜盲防肓的公益项目,现在全国范围内征集: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第一届编委会第一次会议于2011年9月8日在广州白云万达希尔顿酒店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本刊顾问、编委委员、荣誉编委共100多位专家出席会议.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社长游苏宁和副社长蔡丽枫应邀出席了本次编委会。
目的 探讨拟行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近视患者角膜前、后表面不同范围非球面性(Q值)及其与角膜球差的关系.方法 横断面研究.选取拟行角膜屈光手术的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116例(116眼),年龄18~45岁,球镜度- 1.25~-10.75 D,柱镜度0.00~-3.50 D.应用Pentacam眼前节分析系统对角膜前、后表面6、7、8、9 mm直径下的Q值及角膜球差进行测量.采用Pearson直线相
目的 应用广角数码视网膜图像采集系统(RetCamⅡ)研究新生儿视网膜出血的发生情况,并分析视网膜出血的影响因素。方法横断面研究。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在昆明市妇幼保健院出生的3646例新生儿,在出生3d内采用RetCamⅡ拍摄眼底照片,观察新生儿视网膜出血的发生情况。根据不同的分娩方式,将新生儿分为经阴道分娩组(1833例)和剖宫产组(1813例),使用卡方检验比较不同分娩方式的视网膜出
病例特点:患者,男,51岁,19年前曾于外院行"双眼放射状角膜切开术(radial keratotomy,RK)",术后早期自觉远近视力均较满意.2010年2月因"双眼视近物不清10余年"至我院就诊,入院全身检查无异常,眼部检查:右眼裸眼远视力:0.3,矫正视力:0.8 (+3.50+1.50×160),左眼裸眼远视力:0.2,矫正视力:0.8( +3.50+ 1.00×175),双眼角膜透明,中
目的 探讨复方血栓通干预猴脉络膜.视网膜内皮细胞(Rr/6A)参与血管生成的作用及机理。方法实验研究。本研究分为四部分:①取对数生长期RF/6A细胞进行培养,设立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以及不同浓度的复方血栓通观察组.每组均加入终浓度为10ng/ml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阳性对照组加入终浓度0.20mg/ml的硫酸鱼精蛋白,复方血栓通观察组设立0.39~50.00mg/ml的多个不同浓度组
眼科内镜微创外科主要是以内窥镜微创技术为核心,以转化医学理念为引导,将眼外科技术与内窥镜技术有机结合,进行视神经疾病、眼眶与眼整形疾病、泪道疾病及严重眼外伤、难治性青光眼等眼科疾病诊疗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近几年,眼科内镜微创外科发展迅速,成为当今眼科临床诊疗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又一热点领域。
目的 本实验通过关联分析,研究早期生长因子1(EGR1)和晶状体蛋白α-A (CRYAA)基因的标签单核苷酸多态性(tSNPs)与人类近视的关系.方法 实验研究.抽取2870名志愿者外周静脉血并制备DNA,其中包括1052名对照者(对照组)、615名中度近视患者(近视组1)、640名高度近视患者(近视组2)和563名先天性高度近视患者(近视组3).分别用直接测序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RF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