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课

来源 :中学生阅读(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sui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读初中是在上个世纪60年代初,那时社会上还不太看重考分。我和小褂子、大毛毛成绩都不赖,却常挨批,因为我们是班里最捣蛋的“三剑客”。
  初一开了生物课。我们想象中这门课应该很有趣,可是课堂上老师从来不讲那些好玩的东西。学校实验室旁边的贮藏室里,有许多草木虫鱼教学挂图,都卷成一个个筒子堆在角落里,上面积满了灰尘,老师讲课从没用过。有一回,我和小褂子从窗台爬进那个屋子。把几卷挂图拿到教室里。大毛毛抢过来一瞧,哇哇嚷开了,忙不迭挂到黑板上,让大伙都来看。上面画着各色各样的马,还有形状各异的恐龙,以及蝴蝶和毛毛虫之类。班里的同学自然都很兴奋——正好是自修课,大毛毛最喜欢趁老师不在的时候活跃课堂气氛。他从讲台上拿起教鞭,指指图上的蒙古马说:“看清楚了,当年秦琼卖马,卖的就是这种黄骠马,它的一个明显特征是……”他学着老师的口吻讲得滔滔不绝。旁边一幅图上是威武的剑齿龙,小褂子故意问道:“那么,这敢情就是《封神演义》里闻太师胯下的黑麒麟?”教室里发出一阵哄笑。大毛毛被惹窘了,用教鞭敲着讲台大吼:“别打岔——麒麟嘛,属于一个特殊门类,我们下半学期再讲。”大毛毛讲得正起劲儿,大家突然不笑了,他回头一看,老师竟已板着面孔站在教室门口!原来班长早早跑去告密了,结果。大毛毛被老师带走,在办公室里罚站到晚上。
  初一的生物课讲的是植物,在我们看来简直乏味透顶,什么细胞膜、细胞壁啦。还有那些细胞液、细胞核啦,没完没了。我们几个从小就在野外玩惯了,上树粘知了,下水摸黄鳝,眼里总是鸢飞鱼跃、生趣盎然的自然景观,这会儿换了从显微镜下看世界,怎么看都是一片模模糊糊的影子。
  好不容易熬到初二,讲到动物了,还得从什么草履虫、鞭毛虫那些原生动物讲起。我们觉得这很没劲。有一回。老师布置作业要大家画草履虫。还要画出那玩意儿的细胞构造。小褂子把那个草鞋底似的形状稍加改变,画成了班长的尊容:葫芦状的脑壳,架一副圆溜溜的眼镜。大毛毛看了很解气,也照他的样子画。老师在他们的作业簿上批了一句话:“这是什么东西?”他俩瞧着那句批语,不由放声大笑。现在想来,当初的胡闹多少有一种不求甚解的意气,这事情过去陕有半个世纪了。其实我这辈子就没弄明白草履虫到底是什么东西。
  终于来了一节有意思的课。按照课程要求。我们要做解剖青蛙的实验。老师事先吩咐,实验用的青蛙要大家在课余时间去捉。每人至少一只。我们的学校是城郊的寄宿学校,宿舍附近就有溪流和水塘。夜里常是“听取蛙声一片”。可是女生们一听这事儿急忙摇头,都说不敢去捉。老师问:“男同学们是否能帮一下忙?”大毛毛便自告奋勇地表示,全班女生的青蛙都由我们几个包了——他一张口必然捎带上我和小褂子。到了做解剖实验那天。大毛毛拎来一个脏兮兮的布袋,里边那些玩意儿在不停地蹿动,吸引了众多女生的目光。当女生们把目光转向我们仨,大毛毛这捣蛋鬼仰着脑袋直瞅天花板,像是要飘飘欲仙了。我和小褂子也有些得意,虽说那都是大毛毛自己去捉的。我俩也乐得享受女生们的注视。
  老师把解剖实验要领讲完后,便给女生们分发青蛙,不料从布袋里捞出的竟是一坨黄褐色的东西。他自己也吓了一跳。老师手一松,那玩意儿“啪”的一声被摔到实验桌上。原来是一只蛤蟆。这当儿,松开了口的布袋里一下蹦出几十只蛤蟆,四处跳散开去。女生的尖叫和男生的嬉笑顿时混成一片,实验室里乱成一团。当然,后来解剖实验照常进行,事到临头只能用蛤蟆代替青蛙了。老师不得不解释说:“这叫蟾蜍,道理是一样的,它是青蛙的近亲,也属于两栖纲无尾目……”课后,小褂子、大毛毛和我被叫到办公室里去了。老师训话的时候。我们仨嘴里还嘟囔个不停:“您不是说道理是一样的吗?”
  
  [路子对你说]
  
  同学聚会,我们又回到了阔别多年的校园。大家一起走过曾经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教室、球场、食堂、图书馆、电话亭、网吧、书店……指指点点,兴奋地诉说旧时光里的点点滴滴,好像往事永远不会被时间的尘埃遮住光芒。终于到了分别的时候,一起合影,挥手作别。生活中不知道有多少这样的时刻,想留留不住,抽刀断水水更流。不过,无数这样的时刻,也将被永远留在脑海里,就像我们重返校园,刹那间就能回忆起的那些永恒的细节。
  7、8月,是容易勾起学生时代回忆的季节。暂时或长久的分别,往往都有7、8月的灿烂阳光做底色。《那些未曾感谢过的人》,说的正是这个特殊时节的小事。事虽小,却值得我们沉思。人们常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强调的是给予的快乐。获赠玫瑰的人,心里的感激会把玫瑰放大千万倍,这可能是赠人者也想不到的吧。也许在以往的生活中,赠人者和受赠者的角色你都扮演过。那么读完这个故事后,你会有哪些感触呢?
  缓缓前进的生活之流中,还是琐碎的、平凡的小事居多。有些人、有些事因为司空见惯,就很难与高贵、伟大、勇敢、美丽等宏大的形容词联系起来。只有在某些特殊的时刻或场合,我们才能看清平凡中的不平凡。暑假是衔接新学年和旧学年的缓;中阶段,是回味过去、向往未采的时光,是最能激起人成长意识的特殊节点。暑假里,你有成长的感觉吗?把你与众不同的人生体验、成长体验写下来,可能就是一篇很棒的作文哦,立刻寄来参与我们的“成长的季节”征文大赛吧!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