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联合黄芪注射液对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 VMC)患者心肌酶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2021年1月医院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12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抗感染、改善心肌代谢等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症状和体征恢复时间、心肌酶
【基金项目】
:
内蒙古自治区关键技术项目(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2021GG017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联合黄芪注射液对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 VMC)患者心肌酶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2021年1月医院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12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抗感染、改善心肌代谢等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症状和体征恢复时间、心肌酶、氧化应激指标、炎性因子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头晕乏力、心悸、脉结促、皮肤湿冷及心音低钝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 AST)、肌酸激酶同工酶质量(Creatine Kinase-MBmass, CK-MB)、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及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治疗后AST、CK-MB、LDH、MDA及NO水平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及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治疗后TNF-α、IL-8及IL-6水平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全血黏度(高切、中切、低切)、纤维蛋白原及红细胞压积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治疗后全血黏度(高切、中切、低切)、纤维蛋白原及红细胞压积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和体征,降低患者心肌酶水平,减轻氧化应激和炎性反应对心肌细胞的损伤作用。
其他文献
我国现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以下简称“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实行养老保险待遇多缴多得的计发办法,即职工缴费工资水平越高,养老保险待遇水平就相应越高。从长远来看,将会持续加剧职工养老保险待遇的差距,使得部分退休职工的基本生活难以得到保障,违背了职工养老保险制度互助共济的价值取向,偏离了公平性原则。同时,根据现行职工养老保险待遇计发办法,一般情况下,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就退休的职工与延迟退休的职工相
目的 探讨黄芪注射液联合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对尿毒症患者肾功能及血清微RNA-155(miR-155)、白细胞介素-17(IL-17)、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长安医院收治的156例尿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86)和对照组(n=70)。2组患者均给予积极治疗原发疾病、纠正贫血及进食低盐、富含优质蛋白质
目的 评估丹红注射液+黄芪注射液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者的效果及对改善血液高凝情况的作用。方法 纳入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的64例PNS患者,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例分配至对照组(纳入32例,行常规治疗)、观察组(纳入3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黄芪注射液),评价组间血液流变学指标、肾血流动力学指标、细胞免疫功能、血浆白蛋白(ALB)、24h尿量、24h尿蛋白(24h U
目的:考察血栓通注射液与黄芪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将血栓通注射液与黄芪注射液依照临床使用的质量浓度配伍,分别用5%葡萄糖注射液(5%GS)、10%葡萄糖注射液(10%GS)、0.9%氯化钠注射液(0.9%NS)稀释,考察室温下放置0 h、2 h、4 h、6 h、8 h后配伍溶液的性状、pH值、不溶性微粒、渗透压摩尔浓度以及三七总皂苷的含量等关键指标,综合评价药物配伍后稳定性变化。结果:血栓通注
随着我国刑事犯罪案件数量不断增加,刑事犯罪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司法资源紧张的问题日益凸显。为了进一步提高司法效率,减轻司法工作人员的办案压力,我国于2014年启动了刑事速裁程序试点工作。在试点四年后,于2018年正式在刑事诉讼法增加了速裁程序的规定。自此,刑事一审领域三级递减式的差异化格局正式形成,有效推动了刑事一审程序繁简分流的司法改革。然而,在刑事一审程序繁简分流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的背景下,我
为了满足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用电需要,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电压等级不断提高,伴随着电晕放电带来的电磁环境问题。无线电干扰作为电晕效应之一,已成为高压线路设计的重要参考因素。本文针对高压直流导线电晕放电无线电干扰开展研究,通过使用时域鞭型天线实现对直流电晕无线电干扰的时域测量,对无线电干扰时域波形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基于其脉冲波形时域统计特性,建立了无线电干扰随机时域预测模型,通过实验测量结果与模型计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利用网络实施犯罪的案件频发,大量电子证据被运用于刑事诉讼中,传统的质证规则已经不能满足电子证据质证的需要。为应对实践中电子证据质证面临的难题,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联合制定了许多关于电子证据的规定,但大多侧重于电子证据的取证规则和认证规则,对电子证据质证规则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目前,关于电子证据质证规则的规定散见于不同的法律文件中且不成体系。理论界,学者们关注的重
近年来,我国性侵、猥亵、虐待等伤害儿童的刑事案件高发,但由于这类案件缺乏实物证据,儿童证言成为了重要的直接证据。儿童证言由于儿童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特征而证明力不足,需要补充其他证据来加强其证明力。但是我国刑事诉讼立法中只规定了口供补强规则且只有原则性规定,未涉及儿童证言补强。构建儿童证言证明能力补强规则,有助于在司法实践中对补强证据进行审查和运用以帮助裁判者准确定罪量刑,同时也有利于保护未成年人合法
在当下,网络纠纷数量的迅猛增长使民众对便捷高效的纠纷解决机制的需求日益迫切。实践已经证明,不论是司法领域还是非司法领域,直接照搬线下的纠纷解决机制进行线上化是行不通的。因此,在线纠纷解决机制的建设必须在深刻理解互联网特点的基础上,将新技术的应用和纠纷解决的实际需求相结合。我国正在进行的在线诉讼、智慧法院等各项司法领域的智能化改造,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本文以ODR的概念辨析开篇,通过对在线纠纷解
目的探究股骨踝骨骨折内固定方法在生物力学方面的相关变化。方法根据10具新鲜人尸体股骨标本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4组,分别采取逆行带锁髓内针内固定方法和Ender钉、动力踝螺钉、L形踝钢板内固定,分析4组内固定方法的相关生物力学变化。结果逆行带锁髓内针内固定方法与Ender钉、L形踝钢板、动力踝螺钉的固定效果相比,分别高54%、73%和67%,其固定效果相比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