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癌”康复记

来源 :民生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ing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东德庆作为一个山区小县,柑橘产业是命根子,是最大、最根本的民生产业。许多人靠柑橘发家致富,盖起了“柑橘楼”、买了“柑橘车”。
  十一月中旬,粤西山区——德庆县,正迎来柑橘采摘季。
  簇簇绿荫之中,露出星星点点的金黄橘果,又是一个丰收年!
  然而,并不是所有果农,都能幸运地收获喜悦。在众多果农忙着采摘柑橘时,不少果农迎来的却是另一幅画面:果园里的柑橘树上不是肥厚的绿叶,如同深秋时节的北方,一树黄叶,零落坠下。和北方黄叶缤纷不同的是,这不是生命年轮的更替,而是一株柑橘即将濒死的标志;干枯的枝桠上,没有饱满的橘果,再也不会孕育来年的希望。
  这就是被果农称为“柑橘癌症”的黄化、黄龙病,它的爆发,让果农数年心血化为乌有,让感染这种病毒的果园,再也无法复种。
  砍树防“橘癌”
  11月14日上午,阴雨连绵中,《民生周刊》记者驱车从德化县城出发,向东北沿通往盘龙峡的省道前行,公路两旁,感染黄化、黄龙病的柑橘园,成块连片,许多果农不得不被迫砍树转产。
  德庆县柑橘黄化复绿工作组副组长,黄化、黄龙病防治科技攻关课题人张建伟告诉《民生周刊》记者:黄化、黄龙病主要发生在柑、橘、橙、柠檬和柚类等植物,是柑橘类作物生产上最难防治、危害最大的一种传染性、毁灭性病害,被誉为柑橘癌症。柑橘黄化、黄龙病可发生在枝、叶、花、果及根部,尤以秋梢症状最明显。染病后的柑橘树,根部腐烂、植株叶片发黄;病树翌年春季提前开花,花小畸形;果实多为青皮果或红鼻子果,果实无法正常成熟;植株从枝条顶端向下,逐渐衰弱后枯死。黄化、黄龙病通过木虱,将病毒传染给健康植株,造成大量柑橘园荒废,柑橘园一旦得病,就无法进行柑橘复种。
  在官圩镇一个村庄,正在自家果园砍树的何姓妇女告诉记者:全家二老四少加上她丈夫八口人,每年靠两亩柑橘园,纯收入可达4万以上。去年底以来,眼看着一些柑橘叶上,出现黄色斑点,并一天天扩大,最后油绿色树叶变成枯黄色,树枝变干,枝头也不挂果。试了各种办法,都没能救活,现在只好把树砍了,明春改种蔬菜。
  她家的遭遇不是个案。在德庆县,近三年多来,每月都有果农因黄化、黄龙病砍掉柑橘树。在一些乡镇,为了防止黄化、黄龙病传染健康树,还不得不由镇政府、村委会出面组织人力,集中砍树。
  官圩镇直安村分管农业的村干部梁庆辉,就不只一次带着村里的青壮年砍树。大家来到患病果园,举起砍刀时,壮汉们都流泪了,而涉及到的村民,也举着锄头,高喊着要和砍树的人拼命。
  “谁也不忍心砍树,但不砍不行呀!这种病传染性很强。如不及时处理,就会祸及周边果园。”
  梁庆辉1999年栽了两亩220棵柑橘树,正常年景一亩可收获两万斤左右皇帝柑,每亩毛收入可达4万以上。2012年,果树患上黄化、黄龙病后,亩产降到3000斤,而且品质大降。万般无奈,梁庆辉开始带头砍树,一口气砍了40棵树的时候,他再也砍不下去了。他觉得每一刀下去,就像在砍自己的心,每砍断一根树枝,就像砍断了自己的一根手指。
  德庆县科技局局长莫展思给记者算了一笔民生账:德庆全县90%的农户靠种柑橘为生,80%的人口靠柑橘种植、销售等关联行业就业。全县目前有柑橘园30万亩,人均种植面积1亩,年产50万吨,2012年农民人均柑橘纯收入6965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5%。作为一个山区小县,柑橘产业是命根子,是最大、最根本的民生产业。许多人靠柑橘发家致富,盖起“柑橘楼”、买了“柑橘车”。
  《民生周刊》记者看到,在德庆农村,高大漂亮的洋楼,都是靠种柑橘、卖柑橘盖起来的。农民自豪地称之为“柑橘楼”。
  然而,黄化、黄龙病肆虐,给农民带来了灾难性损失。莫展思说,目前德庆有15%以上的柑橘感染黄化、黄龙病,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4个亿。哪家果园一旦染上黄化、黄龙病,就等于断了全家的钱袋子、米袋子、菜篮子。
  柑橘复绿“神技”
  病患横行,病菌扩散,对德庆经济的损害是根本性的,受灾果农的生活很惨,人们谈黄色变。不少农户病急乱投医,各路神仙,也借机发起了“治黄财”。果农花了冤枉钱,果园没恢复,病害更严重,最后,许多果农谁也不信,只有砍树转产。
  从2012年起,德庆县把柑橘黄化复绿工作,作为重大科技课题,也作为重大民生工程,着力攻关。德庆科技局成立专门的黄化、黄龙病防治机构,聘请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柑橘黄龙病研究室主任邓晓玲教授为首席科学家,成立课题攻关组,全面调查黄化、黄龙病爆发的环境因素,设立柑橘黄化复绿示范点,研制有针对性的技术和产品,开辟了柑橘黄化、黄龙病再生复绿新境界。
  德庆县黄化、黄龙病防治科技攻关课题人张建伟,深入果园地头,经过数年调查分析试验,发现柑橘黄化、黄龙病爆发,重要原因是果农为了提高产量、防治病虫害、减轻劳动强度,长期大量使用化肥、喷洒各种农药、除草剂,造成土地板结,柑橘生长环境,受到颠覆性破坏,对柑橘生长有利的营养素减少,有害的元素侵入累积过多,根茎及叶脉,不能正常吸收急需营养,最终造成果树叶变黄枝变枯,果变小变酸,树死园毁。
  柑橘作为植株生命机体,和其它生命体一样,必须在健康的土壤环境中,才能健康地生长、开花、结果,才能年复一年,吸自然精华,结琼浆玉果。不改变柑橘生长的土壤环境,不让受到严重污染的土地恢复到自然状态,就难以让病树复绿再生。
  攻关组提出物理和生物相结合的办法,对主要根茎没有坏死腐烂的,复绿再生;对已经枯死的,砍树再植。
  技术推广非常艰难,果农们被各种所谓的技术以及搭售的肥料、药剂骗怕了。许多果农根本不相信有谁能把患病柑橘救活。
  谁愿第一个吃螃蟹?莫展思说得很形象,农民很现实,只看事实,不听原理。说一千道一万,看不到效果,他不会理睬你,心里还会骂“骗子”。只能通过寻找志愿者的办法,开办示范园,让事实说服果农。   当梁庆辉砍了四十多棵树的时候,遇到了在县科技局工作的朋友。他虽然对朋友的话将信将疑,还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停止砍树,死马当活马医。2013年7月底,他在自家果园里试用这一技术。梁庆辉对园子里的每棵果树,就像对他的孩子一样熟悉,哪怕有一点点变化,他都能感觉出来。他每天到果园里,细心地观察,发现染病的树叶,黄斑点一天比一天小,一个月后,黄斑点没了,树叶开始返青变绿,他一下子来了信心,开始扩大范围。
  四个月后,11月14日上午,记者在他的果园看到,皇帝柑树高叶碧,果大肉肥味甜,许多树上长出了长长的新枝桠。专家说,每一个新枝桠,都预示着来年会挂出一大串新果。梁庆辉告诉记者,今年他的果园产量可以恢复到亩产8000斤,每斤卖出3.5元,一点问题都没有。
  马圩镇马圩村潘少伟是一名转业军人,他在一个叫沙头琅杨梅山的地方种了十亩沙糖桔,染上黄化、黄龙病后,他打算把树砍了改种其它经济作物。也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他和县科技局合作,开办了一个柑橘黄化复绿示范园,一半利用张建伟的生物防治新技术,一半不用,进行对比实验。从2012年8月开始到2013年1月,十亩山坡上,黄绿界线分明。进入11月采摘季,记者看到,用复绿新技术的柑橘,枝桠低首含笑,硕果累累,一派丰收景象,而没有采用新技术复绿治病的柑橘树,叶黄果稀,无精打采。
  2012年以来,德庆县共建设了柑橘黄化病复绿示范点28个,黄龙病复种区3个,黄化、黄龙病防治效果正被更多的果农认可,用了这一新技术的果农,只要看见县科技局的干部,就亲热得没个完,吃饭时听说科技局的莫局长来了,都纷纷跑过来敬酒。果农们说张建伟是真正的大师。一听说莫局长和张老师要到果园来,果农会自发在路边迎候。
  说起这些,他们很感动:农民兄弟真好!你只要为他们办一点点好事、实事,他们就会把你当亲人,从心底里对你千恩万谢。
  陈买来和欧伟
  这里必须写一写老果农陈买来和新生代果业经营者欧伟!
  陈买来是高良镇联合村人,今年五十多岁。十几年前承包了一座荒山,他带领全家,千辛万苦,在山上种了160多亩沙糖桔。他在山上修了路,铺设了滴灌设备,投资巨大。没想到,顺风顺水没几年,果树就染上了黄化、黄龙病。从五年前起,他每年都得忍痛砍树,一共砍了三千多棵沙糖桔。正当他准备把山上的柑橘全部砍掉,把山头改为育苗基地,改种花卉等观赏绿植树时,听说县里请来的专家开发出柑橘黄化复绿新技术,决定拿出十棵树赌一赌。因为之前有人承诺可以帮他治好病树,结果是收了钱,人却一去不返。自2008年起,连续四拨受骗,他不能再上当了。
  2013年6月底,陈买来在十棵沙糖桔上进行试验,一个月后,奇迹出现了。他一下拿出6万多元,购买了相关技术及配套肥料、药品,对160亩柑橘进行全面防治复绿,还在育苗基地的其它树种上实验。《民生周刊》记者沿着泥泞山路,察看他的果园,但见满山如黛,枝头低垂,成串的橘果躲在浓密的叶子后,羞答答地,时隐时现。
  陈买来少言寡语,他没向记者过多地说自己果园的事,却指着对面山头告诉记者,那边的农户天天在看他这里,也在盘算着让张建伟给他的果园治治病。
  像陈买来这样的大户,尝到了科技的甜头,对果农的示范效果更好、更强。
  穿过山间小路,跨过一座用圆木搭建在小河上的独木桥,记者来到欧伟承包的贡柑园。
  38岁的欧伟原在广州、深圳等打工,1999年,回到土生土长的农村,尝试承包土地搞种植。贡柑、沙糖桔是他种植的重要品种。
  作为在城市里见过世面的年轻人,他比一般的果农更相信科技的力量,也比一般的农民,重视对市场的研究和适应。
  他在自己承包柑橘园的同时,成立了德庆县腾龙果品农民专业合作社,吸纳了56个会员,组织起500多家果农,对柑橘产品进行分级遴选,注册专有的“德贡”商标,打造高品质柑橘。
  欧伟主动和专家合作,共同进行柑桔黄化复绿工程,开发高品质柑橘。在县科技局和张建伟的指导下,欧伟发现,采用新技术复绿后新长出来的柑橘树,没有检测到黄龙病菌,这一技术不仅能让柑橘复绿,而且复绿过程中能有效抑制病毒。
  他还发现,这一技术如在新品种的生长期中使用,能加快根系的快速生长,使果树生长加快。在山楂品种的试用中,比常规管理的果树高出约80厘米左右,按此标准,果树从种植到首次挂果能提前一年。
  他将技术应用在甜脆梨上,果树在第二年就能自然授花挂果,在连续使用一次土施和两次冲施后,挂果的果树健康生长,产品清香多汁,个头大小匀称,着色匀、卖相好,达到了超市配送单果250克的高标准要求,成了合作社新产品、新名片。
  应用在金线莲上,通过常规用肥的对比,仅使用一次冲施,就比正常生长的高出5厘米,按此比例,每亩将增加50公斤的产量,按市场价格每公斤800元计,每亩就增收4万元。
  欧伟在经营专业合作社的同时,也承包了4亩贡柑,掩藏在一座山脚下。这四亩贡柑因黄化、黄龙病,被人废弃了。他接手后,利用复绿新技术,很快让废园恢复了青春风采,结出了又大又甜的果实。据他初步估算,2013年,他这四亩果园每亩至少盈利2万元,明年将会更多。
  记者问欧伟,目前看来,采用张建伟的技术,效果确实不错。那么,投入是不是很高呢?
  欧伟算了一笔账:这一技术被果农简称为“一三五”,就是土施(在树根施肥)一次,冲施(用水浇)三次,喷(页面)五次。每亩一年的费用大约18元。这是一种生物防治法,对一些病患稍重的树,张建伟还发明了一种被成称为洗桑拿的物理办法,与生物法配合,打通柑橘树叶脉,加快营养吸收。
  仅仅是开始
  柑橘被誉为百果之王。全世界有135个国家生产柑橘,柑橘栽培面积共780万公顷(约11700万亩),总产量11481万吨,年贸易额在各类水果中居第一位。
  柑橘黄化、黄龙病的危害是巨大的。广东自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发生黄龙病,至90年代初期蔓延扩散约100万亩,目前新种橘园尚未结果,发病率就高达70%。广西最早生产柑橘的大县恭城,仅2006年,就砍掉了139万株病树。桂林市病树达798万株,经济损失10亿元。目前,全国种植柑橘约3150万亩,2011年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500亿元。
  广东省柑橘黄化、黄龙病约占柑橘总面积的1/3,每年损失百亿。
  在我国柑橘主产区中,广东、福建、广西省是柑橘黄化、黄龙病的重灾区,四川、云南、贵州、湖南、江西、浙江等省的局部地区也有发生。
  柑橘黄化、黄龙病同样困扰着世界135个柑橘生产国,其中美国、泰国、越南、印度、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巴西的柑橘黄化、黄龙病危害也很严重,非洲的青果病也是柑橘黄化、黄龙病。
  迄今为止,防治柑橘黄化、黄龙病,仍然是世界性难题。全世界的科学家,都在为解决这一难题,进行刻苦攻关。德庆用张建伟发明的生物和物理结合办法,恢复土地的自然原生状态,柑橘黄化复绿,虽然效果明显,但根治柑橘黄化、黄龙病也仅仅是开了个头、起了个步。如果这一技术,最终被证明能够彻底治愈“柑橘癌症”黄化、黄龙病,那不仅是对德庆果农的贡献,更是备受黄化、黄龙病危害的所有果农的福音。
其他文献
日前,中华母亲节推进会在北京地坛公园举行,北京多个团体、在校学生、社区居民等200余人在推进会现场,共同呼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母亲节,以此弘扬中国传统,凝聚中国力量。此次活动得到了市区相关政府部门与和平里街道办事处的大力支持和通力合作,慈善家陈光标先生为此次活动捐赠了鲜花。  中华母亲节促进会会长、全国妇联副主席汪纪戎出席活动并讲话。
在五年多的时间里,业主们一直期待着能早一点拿到自己在这里购买的商铺钥匙,而一次次不能交付的失望磨平了他们的希望。  山东滨州工业开发区的西南一隅,隔着很远就可以看到中博商贸城的牌子和已经停止工作的塔吊。商贸城已经建成的一号楼,除了一家小超市,所有的商铺都大门紧闭。  在山东东营开着一家小面馆的何俊付又一次来到这里。他已经记不清自己是多少次来到这个曾经让他燃起投资商铺梦的地方。  在五年多的时间里,
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国外发展碳交易市场的基本理念和经验,对于仍处在碳交易试点阶段的中国而言,具有举足轻重的指导意义。  1968年,美国经济学家戴尔斯首次提出了“排放权交易”概念,从此二氧化碳像商品一样的买卖方式,在世界各地流行起来。  40多年过去了,美国、欧盟、日本作为最早实践的先行者,如今俨然成为世界碳交易市场里的三个“巨头”,随便跺一跺脚,在全球范围内立刻会引发新一轮的环保风暴。
最近对于大部制改革的讨论很多,有的认为是机构裁撤,有的认为重在调整职能。这些观点都有道理,调整职能、向社会放权是目的,但也需通过机构的裁撤来完成。只有让政府职能顺应了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确定了哪些职能该放、哪些职能需转,大部制改革才能取得成效。否则,极易陷入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  现代政府的本质是服务型政府,政府只有在为民众提供了优质的公共产品与服务时,才能证明它的价值所在。大部制改
今年4月23日,是联合国确定的第17个“世界读书日”。这是全球爱书人的节日。这一天,又是世界级文豪莎士比亚的生日和塞万提斯的忌日。在不少西方国家里,每年这个日子,人们总要相互赠送书籍,以表达彼此的关爱。因此,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这一天确定为“世界读书日”,向全世界的人们发出了“走向阅读社会”的召唤,倡导社会成员人人读书,使图书成为生活的必需品,让读书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年间,一个县客运办主任悄无声息地伙同他人套取了国家成品油补贴款达百余万元。这到底是补贴制度存漏洞还是“国家的钱不拿白不拿”成了潜规则?    如果不是网友在网络上发帖举报,这起发生在湖南省永州市道县套取国家百万余元成品油补贴款的腐败案件将鲜有人知。  道县客运办原主任刘春生,一个处在权力末端的小角色,却在短短3年间通过各种手段,伙同他人套取了国家百余万元成品油补贴款。  记者调查发现,这起贪腐案
近年来,地产商迎来了“逐利”的最好时代。尽管调控政策迭出,地产市场犹如“过山车”,但他们依然没有找到“比房产更快的赚钱方法”。  “当时公司刚成立,我和几个合伙人拿着文件,恨不得一个字一个字地分析上面的内容。”吉林省某房地产开发公司总经理李明宇(化名)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仍心有余悸。“如果按照文件执行,像我们这样的小公司用不上半年资金链就会断,就会倾家荡产。”  十年前的2003年6月13日,央行出
一旦牌照获批,民营银行将会在金融领域业务形态的创新和推广上充分释放自己的活力,而这些恰恰是国有商业银行在现行体制下所不具备的条件和优势。由此,国有商业银行自身调整的阵痛也将不可避免。  民营银行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近了。由银监会牵头、央行和国家工商总局参与起草的民营银行实施细节,据传最快11月、最晚12月就将出台。首批包括美的、苏宁、报喜鸟等在内的20多家民营企业已经递交了申请,等待着政府的一纸批文。
一夜狂欢之后,马路上到处是烟花炮竹的碎屑!  清晨,零星的鞭炮声,还在空中炸响。疯玩了一夜的我和家人,经过短暂休息,初一一大早就又打点行装,我们去西山滑雪喽……  年味正浓,天寒风冷,车窗上结了层薄薄的白霜,发动机刚刚启动,坐在车里的我们冻得直发抖。大街上几乎没有行人,大年三十夜举国不眠,许多人狂欢之后仍在梦里他乡。  或许在大多数人的思维里,春节就是个放假花钱的节日,大多数商铺、饭店都关门,就连
从国家文物局局长到故宫博物院院长,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单霁翔以全新身份亮相,也受到了来自各方的高度关注。3月8日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主题为“深化文体改革,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记者会上,冯骥才、单霁翔、王健林等六位委员畅谈文化体制改革。其中单霁翔更是以“文化是比医疗住房交通更重要的民生”这一阐释成为会上热点。  从公共文化服务到文化遗产保护,连年来,单霁翔的提案都有文化相关。今年两会,单霁翔提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