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廷锡绘画中“海西法”元素探究

来源 :美与时代·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zhong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蒋廷锡为清代康乾时期宫廷“蒋派”花鸟画的开创者,集诸家之长,作品格调庄重闲逸,在宫廷内外均有着深远影响。文章从清宫“海西法”的角度,阐述了蒋廷锡花鸟画中的中西融合倾向。
  关键词:蒋廷锡;花鸟画;海西法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清代江苏籍翰林画家研究”(2018SJA1077)阶段性成果。
  一、清圣祖的审美需求
  明清之际,天主教基于西学入东的考量,派遣擅长油画的天主教传教士郎世宁(F.Josephus Castiglione,1688-1766年)于康熙五(1715年)七月十四日抵达中国澳门,依照当时传教士来华惯例,历时五个月学习了中国语言及文化习俗后乘轿北上。康熙在广东巡抚杨琳奏折上得知“据朗石宁称,系画工,年二十七岁”,即御笔朱批:“知道了。西洋人着速催进京来!”可知,康熙急迫与西洋画家见面。据《郎世宁年谱》载,康熙六十年(1721年)四月至十二月,康熙曾赏赐大臣及阿哥们油画。“雍正元年九月二十八日,郎石宁奉命继续带学画徒弟。按原随朗氏学画者共有十三人之多……王玠之子王幼学、王儒生都是郎世宁的徒弟,在如意馆画画颇多”[1]及“应康熙之命,他还要将西方油画技巧传授给内廷柏唐阿”[2]均反映出康熙让郎世宁充当西洋绘画教授,对西画十分感兴趣。康熙年间来华的意大利传教士马国贤在回忆录里指出:“据陛下旨意,2月7日我进宫,被带到一个油画家的画室……很高兴我取得了如此的成功,以致于皇上非常满意。因此,我就不间断地画到4月份,皇上下令说可以把我的作品拿去刻板了。”[3]这充分体现了康熙支持西画在华的传播,同时,传教士为了取悦康熙、稳固在华地位,必然会在画风上迎合清帝的审美习惯。
  康熙早期宫廷画家焦秉贞,官钦天监五官正,供奉内廷,画“御容”,是继曾鲸“波臣派”之后开创“西学派”的重要画家,和禹之鼎的“白描派”并称肖像画三大派。焦秉贞师从西洋传教士汤若望(Johann Adam Schall von Bell,1592-1666年),受康熙之命学习历算,并掌握了透视画法,融西法于中国传统绘画,讲求明暗与远近,画面人物规避了中国传统人物画以身份高低决定人物大小的思想,而是用近大远小的西洋绘画技法将人物置于画面中,创院体画新风,颇具影响力。焦秉贞运用焦点透视创作的《耕织图》46幅,每幅均有康熙题词。1689年,康熙在《池上篇》题词中,对是作呈现的真实空间效果予以高度评价,并将其雕版赐臣工,布扬四海。焦秉贞弟子冷枚、崔鏏画法均中西相参,尤其是冷枚能够充分运用焦点透视和鸟瞰法,成为康乾时期著名的宫廷画家。
  中国古代绘画历史上,曾两次出现中外大融合的盛态。南朝张僧繇第一次将西域佛教画中人物塑造的“凹凸法”与中国传统绘画予以融合,开创了“没骨法”。“凹凸法”与西洋“明暗法”的共同之处,就是均通过同色相的深浅设色来表现绘画对象的前后关系。“凹凸法”在用朱红色染人物全身的基础上,使凸出部分设色略浅,凹进去的设色略深,用设色深浅的技法使最终画面呈现得愈加明亮,對比增强。张氏参此法所作的佛画深得武帝喜欢,从一时之好,《宣和画谱》所记内府庋藏十六件。杨仁恺在《中国书画》中著录:“他在金陵(南京)一乘寺曾用外来的天竺画法作画于殿门之上,花卉用‘朱及青绿所成,远望眼昙如凸凹,就视乃平’。由此推知张氏已接受了外来的绘画技法。讲求明暗、烘托的‘退晕法’,在当时算是新兴的事物。”[4]其中“没骨花鸟”被南唐、北宋画家徐崇嗣得以发展继承,后又传于明末清初画家恽南田。“‘没骨’不用墨笔,直以彩色图之。”[5]
  蒋廷锡(1669-1732年)作为该时期清廷花鸟画的领军人物很难不受帝王审美的左右,故而,其花鸟画中出现“海西法”的痕迹合情合理。对于蒋廷锡的宫廷影响,蒋宝龄曾认为:“恽南田后写生一法,自以蒋肃公(蒋廷锡)为最。”蒋廷锡不仅推崇恽寿平的没骨法,还汲取传教士“海西法”之精髓,博取前人之长,画风多样,形神具备,创以赭墨小写意为特质的“蒋派”花鸟。清张庚评价其:“以逸笔写生,或奇或正、或率或工、或赋色或晕墨,一幅中恒间出之。”蒋廷锡的弟子邹元斗以画供职内廷,弟子余省在乾隆年间任宫廷画师,常参用西洋画法。由此不难见出“海西法”在“蒋派”花鸟中的重要性。
  雍正三年(1725年),蒋廷锡随雍正暂住圆明园,与郎世宁同接谕旨,“雍正三年九月二十六日,奏事太监刘玉交鲜南萝卜一个,传旨‘交郎世宁画一张,蒋廷锡画一张,该配什么画好看,着他们配合着画’”。[6]因雍正认为郎世宁描绘的人物和花草“笔墨韵致”不足,遂多次命郎世宁与蒋廷锡合作。至于为何让“词臣画家”蒋廷锡与“宫廷画家”郎世宁一同绘画,大概与蒋画风格虽汲取“海西法”却仍保留中国传统绘画天人合一、气韵生动、形神合一等审美趣味有关。郎世宁和蒋廷锡的绘画风格有相似之处。郎世宁为迎合雍正皇帝的审美趣味,结合“凹凸法”和达·芬奇的“晕涂法”,自创了一种新晕染法。此对蒋廷锡应该产生较深的技法层面的启发。徐邦达便指出:“(蒋廷锡)工画花卉翎羽……有仿恽寿平工笔的一种和学郎世宁西洋画法的几种面貌。”[7]
  二、“海西法”在蒋廷锡作品中的表现
  有官吏、学者、诗人和画家多重身份的蒋廷锡是康熙最亲近的三位大臣之一,其花鸟画不仅康熙、雍正极其喜爱,乾隆更是将其真迹《鸟谱》藏于御书房,并命宫廷画家张为邦、余省临摹绘制《临蒋廷锡鸟谱》传世。
  蒋廷锡的真迹《鸟谱》今已无迹可寻,仅存《临蒋廷锡鸟谱》,现藏于故宫供研究。蒋廷锡重辑《古今图书大成》时,尤着意《草木典》《禽虫典》《岁功典》,整理汇集资料的过程中其对花鸟从科学到艺术层面产生新认识,这也是他笔下之鸟形体逼真的原因所在。有人评价《临蒋廷锡鸟谱》:“对收入西方的图像和文本,在全球视野下反映清宫对西方自然科学知识的接受。”蒋廷锡描绘鸟类不仅涉及西方自然科学和古代科技史中的相关知识,更汲“海西法”之所长。《临蒋廷锡鸟谱》虽出自二人之手,画风却如出一辙,可见张为邦、余省二人对蒋廷锡原作的临摹功夫。张为邦师从郎世宁,绘画多中西兼顾,工细写实。余省师从蒋廷锡,绘画也常参用“海西法”,赋色艳丽、厚重,尤擅鱼虫、兰蕙水仙。   构图上,蒋廷锡用近景和特写的手法突出主体鸟禽。技法上,则用没骨法绘制鸟禽形貌,以工笔重彩晕染,并以短细的线条刻画出鸟禽背部坚密光滑、腹部蓬松丰盈的毛羽质感,增强鸟禽的立体感。为了体现具象性和真实感,画作又吸收了西洋绘画的明暗光影技法,以深浅不同的色调晕染表现羽毛厚重或轻薄的视觉效果,最后还用高光渲染鸟禽的眼睛,这是西洋绘画最直接的表现方式。其献给康熙皇帝的《鹁鸽谱》也以写实的笔法,生动再现了鸽子们的各种体态,关于羽毛和鸟禽体积的表现技巧与《鳥谱》类似。现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的蒋廷锡《山羊图》,纤毫毕现地刻画山羊毛质及其以山石树林为背景的画法,也符合西方构图和写实技法。
  “云热河产人参,虽不及辽东,枝叶皆同,命翰林蒋廷锡画图。”[8]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蒋廷锡奉命绘热河避暑山庄的人参花盆景,作《人参花图》。与宫廷画家班达里沙的《人参花》相比较,蒋廷锡的《人参花图》中的花盆描绘明显加强了钧窑花盆颜色的变化,能运用西洋画法中的明暗关系来展现光影效果,增强花盆的体积感。《月来香图》中瓶子的画法与《人参画图》极为相似,蒋廷锡均运用了“海西法”。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康熙君臣共赏哥窑花盆栽种的敖汉莲,蒋廷锡为此奉命绘制《瓶莲图》,画中一个精美的瓶子里放置了四株颜色各异的敖汉莲。康熙御笔题诗:“出水涟漪,香清益远,不染偏奇。沙漠龙堆,青湖芳草,疑是谁知。移根各地参差,归何处,那分公私。楼起千层,荷占数顷,炎景相宜。”[9]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蒋廷锡再次奉命绘制敖汉莲,作《傲寒千叶莲》。此画中,蒋廷锡写生宫中重瓣莲花,图绘哥窑金丝开片的花盆中敖汉莲六朵,其中木质瓶座融西洋透视画法,显得立体、写实。雍正也非常喜爱蒋廷锡绘画的敖汉莲,“雍正元年八月十七日……传旨‘此花内有同心莲一朵,着怡亲王交蒋廷锡照样画,钦此’。八月二十九日,蒋廷锡画得。”[10]雍正看后甚是喜爱,又下旨命蒋廷锡照此花作画。
  蒋廷锡巧妙地融宋人妍丽细腻的工笔重彩、元人墨戏之趣、明代简逸放纵的水墨写意以及西方的透视光影求实法于一体,各取所长,开创取材新颖、寓意祥瑞、根植江南又惊动京城的宫廷画派“蒋派”花鸟画,将中西方截然不同的绘画技法自然展现于同一画作,形神合一,巧夺天工。蒋廷锡传世作品较多,对启发后世绘画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鞠德源,田建一,丁琼.清宫廷画家郎世宁年谱:兼在华史事辑年[J].故宫博物院院刊,1988(2):36-41.
  [2]杨伯达.郎世宁在清内廷的创作活动及其艺术成就[J].故宫博物院院刊,1988(2):41.
  [3]马国贤.清廷十三年:马国贤在华回忆录[M].李天纲,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48.
  [4]潘运告.宋人画论[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0:236.
  [5]杨仁恺.中国书画[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21.
  [6][10]朱家溍,朱传荣.养心殿造办处史料辑览:第一辑雍正朝[M].北京:故宫出版社,2013:8.
  [7]徐邦达.古书画伪讹考辨:下[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187.
  [8]台北“故宫博物院”.石渠宝笈·秘殿珠林:下册[M].台北:台北“故宫博物院”,1969:1164.
  [9]台北“故宫博物院”.石渠宝笈·养心殿:上册[M].台北:台北“故宫博物院”,1969:675.
  作者简介:
  朱光耀,博士,江苏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艺术史。
  王彦东,江苏大学艺术学院美术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美术史论及考古研究。
其他文献
为了快速地维修I^2C总线彩电故障,本文论述了松下牌进口彩电维修调整状态的进入的方法,松下牌进口彩电的维修实例,说明在I^2C总线彩电维修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得到了维修I^2C总线彩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会计学科是第七批河南省重点学科,是第八批河南省重点学科——工商管理的二级学科。该学科点从1949年开始设立,1985年开始本科招生,是全国较早从事财务会计
摘 要:卡拉瓦乔在继承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精神的基础上开启了现实主义。错综复杂的历史背景和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是他戏剧性艺术风格形成的原因,画面从主题、构思到绘画语言都充满了戏剧性效果。如果说中世纪宗教绘画体现了人的神性,那么卡拉瓦乔的绘画则体现了神的人性。  关键词:卡拉瓦乔;戏剧性;光影  画面中戏剧性的人物形象和场景是一种绘画艺术张力的表现,是绘画所独有的凝聚了艺术创造的叙事方式和塑造语言。这种戏
摘 要:熟悉线的性质的第一步是认识各种画线工具的固有特性。虽然有时会在违背材料自然本性的情况下使用它们,但弄清媒介的优势和局限性是创作现代素描非常重要的第一步。在素描创作中,线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如轮廓线、机械线、结构线、抒情线、书法线、暗示线、模糊线、离奇线。这些线具有不同的特征,显示不同的性质,表达不同的语言,合理运用这些线能够获得独特的图像构成。Corel Painter丰富了线的类型,为这
西本科技公司成立于1985年2月,一直从事于电脑系统、主机板及相关设备的制造及进出口贸易。目前在新加坡、美国、日本、马来西亚及中国内地都设有企业,从事相关行业,卓有成就!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