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美育教育

来源 :少儿科学周刊·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nelove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让学生深入享受汉语的人文美。汉语在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中,深深地打上了民族的、历史的、地域的、心理的烙印,是一种从形式到表达都充溢着浓郁的人文精神的语言。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在辽阔肥沃的华夏大地上,在封闭、自足的自然环境中孕育了整体、统一的民族意识。汉语重整体、重和谐、重意合的特点,正是中华民族的意识、性格和思维模式的积淀和投影。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文化传统,深刻影响着汉语词汇的发展。
  [关键词]美育教育 情感美 意象美
  科学文化都来源于社会实践,不仅揭示了真理,还传递着美的信息。通过语文学科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语言文字工具,了解人类文化历史,认识美的起源、美的本质、美的规律及价值,可以为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和审美意识打下基础。 语文课本中的一篇篇优秀作品,传递着人类社会的各种信息和美。《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们:“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引导学生体会语文教材中语言文字的美,从而激起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培养民族情感,应是我们语之教师最基本的任务。如今的小学语文教材大都是编者精心安排的名家名作,文词优美,意境深远、堪称典范。我们引导学生体会语言文字的美感应是有基础的。如何引导,方法很多,我想仅从我对教材的使用和改变谈谈看法:
  一、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音乐之美
  由于双声、叠韵、叠音、声调等声音因素,再辅以音乐、停顿、骈散交错、长短相间等手段,使汉语具有抑扬顿挫、悦耳动听的音乐美。汉语对声音的摹拟能力很强,几乎任何特殊的或复杂的声音都可以找到相应的字音来表现。再如成语大都由四字构成,平仄相对,错落有致,平声舒缓上扬,如击钟鼓;仄声曲折下抑,如击木石,读起来既富于变化又有强烈的节奏感。汉语这种富有音乐美的特点,是西方语言所不及的。语言大师们借此特点写成的文章,声调婉转,音韵和谐,节奏鲜明,旋律优美,或吟或诵,美感无穷。伴着语文,我们听到了“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阵阵欢笑,听到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声声啼鸣,感受到了“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的句句感慨。伴着语文,我们听到了“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的莺声燕语,感悟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默默无声,领略了“蝉噪林幽静,鸟鸣山更幽”的此起彼伏。
  二、让学生品味汉字的意象美
  与纯粹的拼音文字相比,汉字的独特性就在于它的“象形”性。从这一视角来看,汉字是审美型文字,审美性是汉字独具的魅力。首先,汉字起源于对自然物象的摹写。在汉字的原则中,充分摄取了自然美的精英。我们的先人在造字时,或“因物构思”,或“博采众美”,创造出丰富多彩、生动优美的形象。汉字的形象中,凝结着大自然的万象纷呈,积淀着造化神秀,吞吐着自然伟力。基本笔画组成了活泼的汉字,组合紧凑,有韵味,形体匀称,给人以图域美的感觉。其次,在世界上恐怕没有哪种文字的创造者会像中国人那样执着,醉心于字体的书写形式美之中,也恐怕没有哪种文字能像汉字一样高度自由酣畅地抒发情感,进而达到不朽的审美境界。
  三、让学生深入享受汉语的人文美
  汉语在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中,深深地打上了民族的、历史的、地域的、心理的烙印,是一种从形式到表达都充溢着浓郁的人文精神的语言。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在辽阔肥沃的华夏大地上,在封闭、自足的自然环境中孕育了整体、统一的民族意识。汉语重整体、重和谐、重意合的特点,正是中华民族的意识、性格和思维模式的积淀和投影。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文化传统,深刻影响着汉语词汇的发展。上古神话、寓言故事、名人轶事、诗文名句、佛教教义等融汇、渗透到了数以万计的词语、俗语和成语典故之中,更为华夏语言平添了无尽的美感。单就汉语言词汇的丰富就值得每一个中国人自豪。汉语的某些审美因素也同中华民族的心理特点密切相关。比如,中国人以“双数”为美,认为双数具有成双成对、对称和谐之义,它象征着喜庆和吉祥。由此可以理解,为什么古代诗词多为偶句,讲究对仗,喜用骈句,为什么成语以四字结构为多,喜庆佳节何以爱挂对联,文章章法何以追求前后照应、首尾圆合了。这些都是应该让孩子知道的。伴着语文,晏殊独倚西楼却见绿波东流,贺铸回转柳塘偶遇绿萍浮游,柳永静伫河岸忽见晓风残月水悠悠。伴着语文,李清照的满地黄花点缀了窗枢的优雅,李煜的帘外细雨衬托了春意阑珊,苏轼的一池萍碎又显暮色三分,一分流水。
  四、让学生流连于作品的情感美
  语文教材多为名家名作、情文并茂,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这其中既有人类的本能情感:喜、怒、哀、乐、爱、惧、恶、欲;又有基础情感:骨肉情、师生情、朋友情、爱美情;还有情感范畴中处于高级阶段的理性情感:爱国情、阶级情、事业情等等。篇篇作品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具有情感美。这些美丽的情感都可以唤起孩子对语文的热爱。不说那“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孜孜追求,也不说那“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豁达,单说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与“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于”的胸襟,已使我们受益无穷。带着孩提时代的美好感受,六七岁的孩子走进了学校,期望着美丽的童话再次上演;期望着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能够活跃在我们的课堂上,然而事实却正相反,我们的语文课堂上没有了那娓娓道来,没有了绘声绘色,甚至连读书的声音也很少听到了,文字之美正在课堂上一点点流失。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带领孩子们感受语文的魅力,聆听尘封在文字里的声音,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是应该到做好的事情,也是培养学生文化修养和美育教学的需要。
  总之,要想讲好一节课除了教师有娴熟的驾驭课堂的能力外,还要有深钻教材,深钻教法,体现新的理念,敢于做新的尝试的精神。教师和学生融为一体的共同参与学习过程,是当今语文教学所倡导的。营造一种和谐的课堂气氛是当今课堂十分需要的。与学生进行眼神上的交流,情感上达到共鸣,心灵上能够交汇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不可少的素质。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尤其注重这些方面的锻炼,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在我多年的教学经验中,我从中发现,初中生对于体育课都有不同程度上的讨厌行为。例如注意不集中、上课没精神、勉强完成学习任务、害怕上体育课、没有喜爱的体育项目、对于考核只求及格等等。这对于初中生来说,会使他们在各方面的发展都得不到最好、最全面的发展。所以,初中体育课程最重要的理念之一就是要激发学生在体育方面的浓厚兴趣和提高学生终身锻炼身体的意识。伴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在体育课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把提高学
当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加强道德建设,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必须从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出发,紧密结合当前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存在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来加以考察和研究。笔 者认为,多方面、多层次、多方式地进行系统的道德教育,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的重要环节。  一、多方面加强道德教育  道德建设重在教育,要充分发挥道德这一社会意识形态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动作用,必须从多
[摘 要]阅读教学直接关系到各科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提高,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才能逐渐领会、理解课文及其他阅读材料的意义,进而去学习写作技能及加深对其他课程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通过必要的语文阅读训练,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点滴体会  叶圣陶先生说 “语文教学无非是一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举一
国际音标是整个语音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它对小学生是否合适?小学生能否学好国际音标? 多年来,我进行了在教字母之前集中教音标的试验。从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英语的能力来看,小学生不仅能学音标,而且能学得很好。  人教社编写的小学英语教材思路新颖。在第一册就以趣味活泼的形式安排了48个音素全貌,很受欢迎。但课本上的形式活泼只是一个方面,要使小学生学得好,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引导,如何去教。下面谈谈我对小学音
[摘 要]语言是人们相互交流最重要的手段,是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主要工具。作为小学基础教育课程中的音乐教育,相对于其他一些学科而言,其内容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模糊性,需要教师的言传身教,学生的反复体会和琢磨,才能理解和掌握。音乐教师良好的语言表达,就像美妙的音乐作品一样,会给学生带来艺术的享受和美的启迪。它使我们的音乐课堂充满情感,使语言美和音乐美达到完美的统一。  [关键词]小学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