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堂中师生有效互动的策略

来源 :新校园·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r8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有效的互动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体育课堂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点。传统的教学观一直束缚着体育课堂教学改革的步伐,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已成为当前教育教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结合体育教学的实践,在教学中就如何构建师生互动的课堂活动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互动教学;体育课堂;学习兴趣
  本文以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师生活动作为研究对象,以“师生互动”概念为中心,以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广泛参与、学生在愉快氛围中获得良好发展为归宿,从语言互动、情感互动、行为互动等方面研究了体育课教学中师生的双向互动问题。
  一、现代体育课堂的普遍现象
  (一)过分注重内容知识,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有的教师把教学看成是单向的传授、解惑,忽略了学生的兴趣和现有水平;有的教师把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知识全部灌给学生,唯知识独尊,知识成了中心。这样,往往导致学生却处于教育的边缘,进而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过分强调教师传授,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
  备课时,教师致力于钻研教材,对学生的接受心理和认识水平缺少考虑。课堂上,学生的情感往往被教师忽略,学生只能跟着教师的要求去做,课堂气氛沉闷。这样,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难以取得实效。
  (三)过分关注课堂的效率,忽视了学习的过程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教什么、学什么都得围绕教师的教学目标进行。通过教师讲解动作概念、要领、示范,然后学生随教师进行模仿练习,方法单调,往往流于形式。这种教学模式淡化了课堂教学中最关键、最活跃的因素——人(学生)的作用,未能让学生正确地将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没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过程中成功的乐趣。
  二、建立师生互动的教学理念
  “互动—交流”课堂教学模式,是师生、生生及师生与课程之间的双向或多向交互和影响,这种交互和影响不是一次性或间断性的,而是一个链状循环的连续过程,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可又不是一般的人际交往,是围绕教育教学内容进行的广泛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体育课不同于其他学科,一般都在室外进行。要实现体育“互动”教学,教师首先应该创新自己的教育观,全面看待学生的挑战和考验能力。如果一个教师只着重自己的口才、威严和居高临下的的教学风格,一味地追求在某一时段里完成某些预定的教学任务和目标,那么,“互动”就没有时空、氛围和可能。因此,教师必须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这样,才能给“互动”教学以时间、空间和存在的可能。
  其次,教师还要对“互动”教学的真谛及意义有更深刻的理解。“互动”,不仅仅是“形动”,更重要的是“心动”,只有由内而外的行动,才是“互动”教学所要追求的。而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终身体育习惯的培养,只有“心动”才能化为自觉的行动。因此,教师必须要放下架子,必须要研究学生,必须要把教学的内容转化为学生迫切需要的东西,将理论联系实际。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心动,进而自觉自愿地与教师形成互动。
  三、体育课堂师生互动的策略
  “互动—交流”课堂教学模式是以课堂教学中人、环境及其它可能性因素和现实性因素的各种活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策划者和组织者,应采用多种方法和形式,以“互动—交流”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促进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研究,笔者觉得有以下几种策略值得尝试。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参与“互动—交流”的欲望
  体育课堂教学绝大部分时间是师生、生生之间的双向活动。但是,并非每堂体育课都能形成互动。有时光有教师的主观愿望,没有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就会形成“师动,生不动”;有时学生没有共同目标或兴趣爱好,出现“我动,他不动”的局面。因此,为了激发学生参与互动的欲望,笔者采用了情境教学法。
  (二)讲究策略,实现良性师生互动
  “互动—交流”并非对每个人、每堂课都会产生好的结果,即使这堂课中所有的学生都动起来了,也不一定是好课。只有围绕“三维”教学目标,师生都处于良性状态下的“互动—交流”,才能更好地实现师生的和谐发展,课堂教学才会取得最佳效果。
  (三)实现师生教学的升华
  课堂中教师的“导”是互动的关键,“主导”的“度”的把握至关重要。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主导“过弱”,由于学生年年纪小,往往摸不着方向,容易走弯路;如果教师主导“过强”,不免又要滑入旧的教学轨道。因此,如何把握好“度”有待于教师更深入的研究与探讨。
  实现课堂教学互动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它没有一个固定的教学模式,具体教学形式多样。对体育“互动—交流”教学模式作了尝试和研究之后,笔者深深地感到:教师在学生活动中的作用和地位不可忽视,体育教师所承担的不仅仅是几节体育课,而是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借鉴国外课堂互动教学的先进经验,另一方面要结合自己对现代教学互动观的科学认识,在课堂教学中加以创造性地应用,使课堂真正互动起来。
  参考文献:
  [1]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余文森.当代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和实践[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
其他文献
玉米粗缩病是由玉米粗缩病毒(MRDV)引起的一种玉米病毒病.该病毒是一种双层衣壳的双链RNA球形病毒,由灰飞虱传毒引起,是玉米主产区流行的重要病害.玉米一旦感染粗缩病毒很难根
初中美术创造课包括绘画创作课、图案创作课和立体造型创作课等多种课业。创作课是实施美育、开发智力、陶冶情操、培养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课型。新时期的美术教学有必要加强创作课的设计与研究,重视形象思维的开拓和智能的开发,强调创造能力的培养。创作课不仅是“命题创作”、“记忆画创作”和“想象画创作”,还有很多种创作课型。   一、联想创作课   联想创作课是借助图象或实物,引发学生的联想,并经过
1.品种选择。应选用生长发育快、早熟的弱春性品种。目前适合南阳种植品种有郑麦7698、兰考198、先麦8号、邓麦996、众麦2号、郑麦9023等。
旱地小麦宽窄行探墒沟播丰产栽培技术具有显著的蓄水保墒、抗旱、防冻作用,能有效提高肥料利用率、田间作用率,边行优势明显,田间抗倒伏,成穗率高。该项技术能进一步发挥高产抗旱
摘 要: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重视情境的创设,但是情境创设能否抽象出数学问题?一堂课需要创设几个情境?本文结合“除法的简便运算”一课,谈谈对有价值的教学情境创设的思考。  关键词:教学情境;小学数学;教学方法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倡导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为此,很多教师都注重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这是可喜的。最近有机会听了一堂“除法的简便运算”课,给笔者深深的启发。  一、教材编排 
县长们在想什么?如果说1978年是工业变革的开始,今天的2015年则是农业变革的元年,前者发展的是实体经济,今天在全国推行的是县域网络经济。
“现在燃气管道直接铺到了我们家里,我们过着跟城里人一样的生活,想用的时候一按就着了,特别方便。最重要的是,1个月比用液化气省四五十块钱。”尾山农场居民谷宏亮在接受记者采
小学生是未来的生力军,是新时代的希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天职。然而,长期以来,家长以及教师关心小学生成长的热点大多集中在学生的饮食、身体、学业成绩等问题上,忽略了与每个学生发展息息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一、案例  2010年,我接手了五年級的一个班级,班内又增加了一个同学,我心想:这是怎么回事呢?我问他:“你原来在哪里上学”?而他只看了我一眼。“他原来就是咱班的”,
目的 观察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及可行性.方法 将我院自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120例分为60例实施循证护理干预的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