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管理班级工作探究

来源 :无线音乐·教育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y9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微信的发展,学生通过微信平台进行交流是一种时尚,而且成为学生生活的必需品,本文就微信管理班级的优越性、微信对班主任工作的挑战性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应对策略。
  关键词:微信  管理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5)09-026-02
  高校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承担者是大学班主任,同时他们也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引导者,因此,班主任工作理念应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要与时俱进,适合当前学生的多元化发展的需求,通过灵活的、学生乐于接受的管理方式,与学生平等交流。学生的管理需要有量化和制度化管理的硬手段,也需要有情感和沟通管理的软手段来营造班级的凝聚力。
  当今社会手机不再是只打打电话、发发短信而已,它已经成了大学生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初推出的通过网络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的手机聊天软件,用户可以通过微信与好友进行联系。微信是一种传播媒介,它的产生和发展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将微信的功能发挥好,班主任如何借助微信这一有效的工具来管理班级,跨越学生与老师的心理鸿沟,实现与学生的零距离交流,达到有效管理班级的作用。
  一、微信管理班级的优越性
  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教学的硬件设施只能满足学生的正常上课,不能实现每个班级有一个固定的教学场所,学院采取大一新生有固定的早晚自修教室,大二学生只能在寝室或图书馆等地方学习,致使班主任与学生在课余时间面对面的机会非常少,令许多学生感到大学班主任很生疏,在心理上有着距离和陌生感。同时,班主任对班级管理造成一定的难度,如何实现班主任在第一时间能掌握学生的学习、生活动态,各班建立了班级QQ群,为微信管理班级提供了平台支持,利用QQ账号可以直接登陆微信,用班级群里的QQ号将学生迅速号召到强大的微信平台,通过学生的背景资料以及QQ群里的个人空间对每个学生进行初步的了解,制定个性化管理的策略,实时了解学生的最新动态。
  (一)微信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
  大学生的思想来源于他们的生活,同时体现着他们各自的需求,作为高校的班主任唯有走进他们的生活,才能对他们的思想和价值观进行很好的引导。微信是大学生的一种方式,与外界进行交往的媒介,展示自我的平台。与此同时,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微信走进大学生的生活成为一种可能。据调查:医学院大二医学检验专业学生100%在使用微信,班主任通过微信的平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的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由于微信方便快捷的沟通交流,一旦学生遇到不能理解的问题,就可以及时通过微信与教师进行消息、语音、视频等互动,在第一时间找到问题的答案。
  (二)微信有利于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
  微信的沟通是的双向性。班主任可以通过微信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而学生也可能通过微信了解班主任的日常动态、生活点滴,微信的沟通模式大大避免学生对老师在心理上的陌生感,从而解决师生互动交流场所有限的问题,甚至对那些不爱接触群体的学生,避免真正面对面的约束感和紧张感。用“笑脸、问候、祝福”拉近师生的距离,如春风化雨,创造师生交流的亲密无间。
  (三)微信有利于创新班级管理模式
  大学里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班级,同学更多以寝室为单位学习,除了上课时间,课外时间大家凑在一起也很少,组织班级活动很难。开放式的大学管理更倾向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主学习。以前班级组织一次班团活动,要学生全部都到某一个地点集合进行,现在可方便了,虽然没有固定的场所,大家可以利用微信的互动性和即时性,通过群聊方式,对社会热点问题、大学生关注的热门话题、甚至是针对班级或学校的某一现象或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班主任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密切关注学生动态,实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反映。虚拟与现实的结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提升了思想教育的吸引力。
  二、微信对班主任工作的挑战性
  微信对班主任工作带来机遇和方便的同时,也给当代的大学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与挑战,由于大学生对新生事物的认同感和好奇心,微信自开通以来就受到大学生的追捧,成为微信较早的接受者、使用者和推广者,而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来说,往往处于信息的劣势境地,使用智能手机的意识淡薄,实际使用的能力赶不上学生,洞察新鲜事物的缺乏敏锐性,对微信的了解不多,使用微信的人寥寥无几,班主任应与时俱进,与社会接轨、与学生接轨。
  (一)微信引发犯罪挑战
  微信是很多大学生的手机必备软件,它可以通过“寻找附近的人”、“打招呼”、“摇一摇”、“漂流瓶”等简单的方式与对方结为好友,随时随地与陌生人聊天,这种便利性迅速成为大学生的“交友利器”,但是,社会上的某些不法分子抓住微信的这个特点,实施盗窃、诈骗、敲诈勒索等活动,类似的事件在校园内已经发生好几起。网络“微信犯罪”又为班主任的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班主任应有的放失,进行心理和技术上的辅导。
  (二)微信对学生学习的挑战
  据调查,大学生每天上微信的时间大约在2-3小时左右,有些学生不分场合,不分时间,甚至在上课微信聊天,关注朋友的动态,有些学生沉溺于微信无法自拔,不仅影响自身的学习,也打扰了其它学生的学习。由于微信的便捷和快速,导致很多学生作业不做,要交作业时通过对方一个清晰的图片或语音分享和复制其它同学的劳动成果,养成了照搬照抄、剽窃和投机取巧的习惯,更有甚者在考试时利用手机微信作弊,严重影响了正常教学秩序。
  (三)微信对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影响
  通过微信,大学生可以尽情地展示才华,宣泄情感,表达观点,寻找自身的虚拟世界,由于学生一味地沉溺于微信的网络世界,通宵达旦,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由于过分依赖微信网络,导致学生性情冷漠、不善表达、不善交往,浪费大量的宝贵的学习时间,忽略与父母之间、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导致人际交往的障碍,产生一些消极的思想。
  三、微信环境下班主任工作的应对策略
  (一)加强学生的教育引导
  微信的高互动、低门槛、匿名性、功能特殊性让公众处于一种没有社会约束力的轻松状态下,自我控制力减弱。学生必须要树立正确的微信使用观、积极自我教育,同时也要加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做到不去伤害别人,也不被别人伤害。学生要理性使用微信,对自己使用微信的行为进行调节和控制,班主任适当加以教育、引导,倡导学生做一名文明、理性的的微信使用者。
  (二)加强学生的素养教育
  在日常教学中,通过任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等进行学生的素养教育,可以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教学活动,例如社团活动、学术讲座等的开展,用科学的理论知识熏陶学生,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参与社会活动、与人交往、与人相处、与人沟通的能力。
  (三)提高学生安全防范意识
  通过微信犯罪的案件越来越多,我们要加大对微信犯罪的宣传力度,增强学生微信防骗意识,加强相关安全知识教育,提高学生自身法律意识。
  综上所述,微信管理班级有它的优越性,但对班主任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挑战,班主任也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素质,从理论上研究微信给大学生的思维观念、学习习惯、生活方式等带来的影响与变化,在日常的工作中才能不断完善微信环境下学生的思想教育对策。
  参考文献:
  [1]杨敏.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1(11).
  [2]常明.高校班主任微信管理模式的探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01).
其他文献
现代农业示范区与过去的农业园区相比,内涵更加广泛,更强调区域拓展和产业示范功能。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创建大多依托现有园区,进行地域和功能的拓展,与农村地区实现更广泛的有机联
在农业、农村社会经济大变革的历史背景下,农地流转能否有序推进日益成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直接制约着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户作为农业生产经营决策的主体,其意愿和
目的 探讨眼表鳞状细胞性肿瘤接受肿瘤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移植及局部冷冻术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眼表鳞状细胞性肿瘤患者90例,随机分为肿瘤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移植及局部
摘 要: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是高校党建重要的时代命题和党员队伍培养的现实需求。本文分析了志愿服务在大学生党员培养中的价值,厘清了志愿服务在大学生党员培养中的现实困境,从制度设计、平台建设、品牌建设和教育培训四个维度,建构了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长效化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大学生党员 志愿服务 功能 路径  高校学生党员是学生中的骨干分子和先进代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党员教育,对于提高学生党员队伍
中国政府从1986年大规模地参与农村反贫困开发以来,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农村反贫困政策作用的大小和方向一直影响着农村贫困率的变动,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转型期的中
摘 要:高校开展家校合作是适应当代大学生思想特点新变化的需要,是进一步完善高校社会职能的需要,也是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积极作用的需要。为确保家校合作真正取得实效,应遵循目标一致、平等尊重、循序渐进、优势互补的原则。新形势下,构建高校家校合作育人的新模式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家校合作理念,制定“清晰明确”的家校职责分工,建立“和谐融洽”的家校合作关系,探索“科学有效”的家校沟通方式。  关键词:高校 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