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还会有这样的旁听生吗

来源 :润·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yifei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年前,赫赫有名的北京大学宣布限制校外人员随便进校参观,不久,又开始限制非北大学生在北大教室内旁听。至此,一贯以开放著称的北京大学将大门死死关闭,里面全剩下了国内的高考精英们。无论是否如此,我们可以看见的是,北大悠久而光荣的旁听传统,很快就要消失不见了!
  只是,有几个已经逝去了的先生可能会大呼侥幸了:幸好我生得早,否则,嘿嘿……
  这几位已经逝去的先生,他们实在太有名了,他们至今还被北大捧为宝,只是,他们可未必买北大的账,因为当时他们可是旁听生。
  
  No.1毛泽东
  他先后两次来北大旁听,第一次是1918年8月至1919年3月,第二次是1919年12月至1920年4月。两次旁听,对毛泽东的影响颇大,甚至毛泽东在这里收获了他与杨开慧的爱情。
  
  No.2沈从文
  1922年夏天,20岁的沈从文脱下军装,风尘仆仆从湘西跑到北京,住酉西会馆,后来搬进银闸胡同,到北京大学做了旁听生。
  
  No.3丁玲
  著名女性作家。毛泽东有诗赞其“昔日文小姐,今日武将军”,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左翼作家。1924年,20岁的她来到北京,在北大旁听,并结识了同样是“北漂一族”的沈从文和胡也频,后者成为她风雨人生的第一个伴侣。
  
  No.4柔石
  有着短暂而了不起的一生,“左联五烈士”之一。鲁迅《为了忘却的纪念》一文对他有很详细的记述。柔石是革命者,更是一位颇有成就的小说家,留下了《二月》、《为奴隶的母亲》等名篇,均被改编为经典电影。1925年到1926年,该文学青年曾在北大旁听。
  
  No.5瞿秋白
  现代中国著名作家、记者和编辑,对中国革命和中国文学都有巨大贡献。1917年,该同志曾在北大旁听。
  
  No.6孙伏园
  散文家、著名编辑,人称“副刊大王”,先后主编过《晨报副刊》和《京报副刊》。1919年,他和他的弟弟孙福熙曾一起到北大旁听。
  
  No.7成舍我
  曾任上海《民国日报》主编、北京《益世报》总编辑。1924年起,先后创办《世界晚报》、《民主报》、《立报》、《香港立报》等,被誉为中国报界巨子。1918年此君到北大旁听。
其他文献
亲自设计并打造独一无二的变形金刚模型,或许是每个科幻动漫迷心中挥之不去的梦想。在广东惠州陈江,一名设计师开办了自己的工作室,凭借一股韧劲,在废铁堆里鼓捣了无数个日夜,以钢雕艺术的形式将擎天柱、大黄蜂、红蜘蛛等《变形金刚》中的著名角色一一带到了现实中。最新的钢雕作品是一辆长4.5米、宽3.2米、高2.5米、重5吨的威震天坦克。    废铁打造擎天柱    走进“铁的传奇”工作室,无法不被众多大小不一
N君是我的MBA同学,也是一名机电设备生产商,公司规模不大也不小。最近受经济不景气影响,机电设备卖不出去,N君的日子并不好过。按照常理,民营企业遇到这种情形都会裁员自保,实在不行就关门大吉。一些朋友也劝告N君,搞实业费心费力来钱又慢,不如早点将公司转手出去,趁着金融证券市场行情活跃,用回笼的资金投资炒股或做资金拆借业务。  大家没有想到,N君并没有卖掉公司,也没有裁员或减薪,而是一如往常地开工生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