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有根的人,我们一直在路上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hy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古诗文是中华之美文,篇幅短小,韵脚工整,易于记忆,应长期坚持诵读。在今天这样一个全球化的时代,让孩子诵读中华经典诗文,其作用绝不仅仅是学习语言,也绝不仅仅是启迪智慧,而是担当了更加重要的使命:在孩子的血液里融入民族文化的基因,播下民族精神的种子,让孩子们能够拥有一个美好的精神家园。
  一、经典润心,营造书香满校园
  “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读经典一部,胜读杂书万本。我们精心布置了校园文化环境,专门在橱窗、走廊开辟了经典诗文欣赏专栏,学校蠡苑电视台每周定时间播放古诗配乐朗诵,让人一走进校园就像打开一部立体、多彩、会说话的教科书,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独特而浓郁的传统文化。
  在营造浓郁的经典诗文氛围的同时,我们根据不同年级段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编写了经典诵读校本教材《悦读三字经》《悦读唐诗》《悦读诸子百家》系列教材。在黑板的一角设置一个固定的栏目——“诗歌乐园”或者“每周一诵”,上面摘抄了精心挑选的诗词。如春暖花开时,孩子们的胸中涌动着对春的喜爱和赞美,产生了许多感受和想法,这时我们挑选出适合的经典诗文,在春天这个美丽的季节,让学生结合描写春景的诗词,深切地体会春天的色彩斑斓、百花齐放。如随着夏天的到来,我们又掀起诵夏诗的热潮。
  各班从激发学生吟诵古诗词兴趣入手,将这些璀璨的中华遗产,以家常的形式走进了学生的生活,成了教室里耳熟能详的话语。在阅读经典中,孩子是幸福的,他们用心感悟着世界的花开花谢、云舒云卷,感受着生命的可贵与真谛。
  二、书声琅琅,经典诵读伴我行
  “晨诵、午读、暮省、一课”,是我们开展经典诵读的常规活动。我们本着“读出韵味,读出情味,读出意味,读出品味,读出余味”的诵读原则进行朗读指导,让孩子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1.晨诵。晨诵是我校的一道亮丽风景,晨间校园里琅琅书声,我们的教师通过听录音、教师范读、全班齐读、小组合读、个人读、男女生赛读等形式激发学生朗读欲望,在检查中给予适当的指导,提高诵读的有效性,以多激励多表扬为原则,让学生愉快地参加诵读活动。行走在蠡小如画的校园中,书声扑面而来,如晨光抖落在孩子们心间。
  而每天早晨做完广播操后,就是全校的古诗文诵读时间,全体学生在操场上齐声诵读,气势如虹,场面意境悠远,浓浓书香扑面而来。“人之初,性本善……”“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三字经》《唐诗》以及《论语》等,按照学校诵读计划,在国旗下诵读与每月主题活动相关的经典篇目,在每班的“诵读明星”的带领下,晨诵使学生在琅琅书声中接受古典诗文的熏染,汲取民族文化的营养,让孩子们深切感受“最是书香能致远,常吟清词愈馨香”的无穷乐趣。
  2.午读。每周中午的11:40—12:00是孩子们的午读时间。我们让学生自由借阅班级图书馆里的喜爱读物,静静地开展阅读,并做好好词佳句的笔记摘录。学校还安排学生到学校阅览室共享优秀读物,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在大量诵读的基础上,孩子们日积月累,略有成长和收获。一行行娟秀端正的字迹写在《采蜜本》上,让人看了倍感舒心,教师指导学生用好《采蜜本》,以笔记促阅读,让阅读收获在笔记中淋漓表达,从而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学校也定期评选“阅读之星”、“书香之班”,与重大节日结合庆祝并总结表彰。
  3.暮省。晚上,在写作业前,我们要求孩子们遨游于书海,阅读经典。低年级的学生进行巩固背诵,中高年级的学生写随笔、日记,也可摘抄优美词句、名人名言、古诗词等,养成阅读积累的好习惯,对自己一天所读的文章内容进行回顾,想一想从中得到了哪些收获。同时我们还要求学生在日记、作文中尽量引用(运用)一句古诗文以上,以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4.一课。我校每周安排有一节课的时间用来诵读适合学生阅读的经典古诗文,各班任科教师和学生以校本课程及《中华文化导读》《小学生必背古诗词钢笔字帖》《中华诵读网》和课内外教材中的经典美文为载体,采用主题诵读交流,临帖记忆背诵等方式拓展、巩固经典诗文,对学生诵读进行指导,保证了学生诵读的时间、数量、质量,加深了学生对经典文化精髓的感悟。
  三、书韵飘香,绵绵书香溢满园
  为了推进经典诵读活动,每个学期,学校都会组织学生开展不同年级段的经典诵读活动,要求学生坚持把“读——诵——悟——思——行”结合起来。做到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学以致用,学用结合,落实行动。同学们还利用课间的游戏活动来吟诵《三字经》,比如:四人一组的跳皮筋唱读《三字经》,中年级的《唐诗》歌曲教唱,高年级的小小书签的制作等。
  诵读经典,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升学生个人修养,加深文化底蕴,建设书香校园。让经典伴随孩子成长,让经典浸润每个孩子的细胞,努力学经典,诵经典,教经典,我们一直在路上。
  【作者单位:苏州市相城区蠡口实验小学 江苏】
其他文献
2002年8月2日,《文汇读书周报》发表的谷林先生的文章《“茑与女萝”》,向读者介绍了影印精美、装帧考究的“镇库重宝”《周作人俞平伯往来书札影真》(以下简称《影真》)一书,并
每个班级都会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后进生,他们虽然人数不多,但若不能很好地对其转化,那么他们很可能会给班级带来的一些消极的影响,班集体有可能因此纪律涣散、学习氛围不浓等,所以转化后进生的工作对于整班学生的发展都有重大的意思。下面结合个人的工作实践,谈谈转化后进生工作方面的做法:  一、接近学生,给予关爱  作为教育者要有爱心,爱是教育的精神支柱,只有让学生感受到爱,我们才能走进他们的心灵深处,使他们乐
一、情景教学模式   情景教学是指以教学内容为中心,根据学生的发展水平,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引入或创设情景。布鲁姆认为:“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当在课内创设更多的情景,让学生有机会运用自己所学到的语言材料。”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创设一个真实的语言环境,引导学生融入这个环境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轻松地掌握教学内容。我在教学中的具体做法有:   1.借助直观教具或实物、图片、简笔画等进行单词、
众所周知,历史上每个时期的艺术风格取向及其变迁,都与该一时期相应的艺术理论有着协调呼应的关系.繁荣活跃的创作活动不仅需要正确的思想理论做先导,同时也为更进一步的理论
近年来,女性文学和女权主义批评已成为值得关注的新的研究动向,越来越多的学者参与其中,新成果不断涌现.学者们在难以发现新材料的情况下更换学术视角,拓宽学术视野,不断提出
节点电压法是分析处理线性电路的基本方法和常用手段。本文着重分析节点电压法对于处理无伴电压源电路时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以及对电路中含有无伴电流源和受控源等特殊情况时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