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幼共读,激发幼儿主动阅读绘本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er4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绘本因其简练的文字、精致的绘画和简单明了的故事情节,备受孩子们的喜爱,绘本阅读在幼儿的早期阅读中占主要地位。绘本阅读可以给幼儿带来许多乐趣。而师幼共同阅读,可以培养幼儿积极、健康的情感,使幼儿对绘本阅读产生兴趣。目前,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中的师幼互动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探讨师幼共读、培养幼儿积极情感,具有实践意义。
  【关键词】幼儿教育 绘本阅读 师幼互动 积极情感
  绘本深受幼儿们的喜爱,绘本阅读也在幼儿早期阅读中占一席之地。绘本阅读的作用在于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和阅读能力,丰富幼儿的情感和生活体验,提高思维力,培养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教师如果和幼儿一起阅读绘本,还可以强化师幼之间的情感,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也增加师幼互动的机会。
  一、师幼共阅,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一旦对阅读产生兴趣,便会主动投入到绘本的阅读中,并积极求知、主动探索,在阅读中产生愉快的体验。为此,激发幼儿阅读兴趣,是提高绘本阅读质量的前提。教师在与幼儿共读时,如果改变为阅读而阅读的传统观念,采用多媒体呈现绘本的画面,将画面所产生的视觉效果与绘本的文字内容巧妙地融合,就可以使幼儿凝神静气,注意力集中。如在《好饿的小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用多媒体呈现饥饿的小蛇见到美食时贪吃的情境,并且利用多媒体的音响功能播放绘本中的各种拟声词,讲述趣味性的故事。贪吃的小蛇吸引着每一个幼儿,促使每一个幼儿对这个绘本产生浓厚的探究的兴趣。
  用多媒体呈现绘本的情境,以动漫的形式,是在绘本阅读中吸引孩子们的兴趣的主要方法。教师还可以通过提问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如阅读《好饿的小蛇》后,教师可以让幼儿模仿和表演相应的生活情节,鼓励幼儿走进绘本的角色中,通过讲述和聆听,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用多媒体呈现故事情境,开展模仿表演等活动,不仅促使幼儿产生兴趣,激发积极阅读的热情,更使其感受画面之美,对幽默的故事产生兴趣,为故事中的主人公的命运而感动,也促使孩子们主动想象故事情节。如此一来,不仅可以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也可以提高幼儿阅读能力,培养幼儿的积极情感。
  二、互动多元化,鼓励幼儿主动参与
  绘本阅读中师幼互动,主要目的是激发阅读兴趣,促其主动参与,突出幼儿是主体的教学理念。
  首先,问题法是师幼互动的主要途径。在阅读过程中,教师根据故事情节提出适当的问题,激发幼儿的主动思考,培养幼儿带着问题阅读、主动思考的习惯。如在《好饿的小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通过问题的方式,吸引幼儿对绘本的注意力,激发其阅读的欲望。如阅读前,教师呈现出一条小蛇的图片,让幼儿仔细观察:这是什么动物?它长什么样子?小蛇要出去散步,它是怎样去的?通过这些问题,让幼儿“认识蛇”,能用语言描述出蛇的样子:细细的、软软的、长长的,并指导蛇走路时是“扭来扭去”等。再启发幼儿:你能像小蛇一样“扭来扭去”地走路吗?这个问题,不需要幼儿回答,但是,幼儿可以主动模仿小蛇走路的样子,从阅读中“走”起来、“动”起来。
  其次,除了问题法互动之外,“肯定法”更是激发积极情感、促其更加主动阅读的有效方法。孩子们都喜欢被夸,“肯定法”的运用,就是通过对幼儿的阅读中的表现而给以表扬、赞赏,进一步激发幼儿兴趣的“激励法”。鼓励和赞赏是形式,促使幼儿主动参与互动、增强互动的信心是目的。如在阅读《好饿的小蛇》时,让幼儿模仿出小蛇走路的样子,对于孩子们的精彩表演、创意性的模仿,教师可以通过一个肯定的眼神或者伸出大拇指等,让幼儿感受到教师的表扬和鼓励,感受到阅读的快乐。
  再次,师幼共读、师幼互动,还可以采用“自由式”。“自由式”阅读,就是给幼儿自主阅读的机会和权力,不束缚幼儿的想象力和思维,给他们更多的宽限和自由,这就更利于幼儿之间自主探讨和交流,迸发互动的火花。如《好饿的小蛇》的阅读时,可以先让幼儿拿到绘本后,先想一想、说一说这个绘本的主人公是谁,先猜一猜故事的情节,想象小蛇饿了,会怎么办,可能会找到哪些食物,找到食物时,心情怎样,会怎样吃等。在这个“自主式”“自由式”的阅读法中,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有的想出小蛇先找到又红又大的苹果,有的说可能找到长长的、金黄的香蕉,有的还想出找到了玉米等,并且各自想象出小蛇吃东西时的模样,并兴高采烈地模仿和表演……“自由式”阅读,不仅可以强化师幼互动,还可以促进幼儿之间的互动,增加孩子们之间的共处时间。
  三、因材施教,针对性开展互动
  師幼互动,师幼共读。互动时,应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以及不同的基础和体验而因材施教,针对性开展互动,在阅读中,将个体差异渗透到具体的细节中。因材施教、针对性互动的主要策略有情感性、主动性、个体性等。
  首先,注重运用情感性策略。情感性策略,就是在师幼共读的过程中,以激情的状态、多样化的肢体语言,吸引孩子们的兴趣,激发孩子们的积极情感。如在阅读《好饿的小蛇》时,教师扮演着小蛇在森林中扭来扭去地散步的情境,边表演边说“好饿呀,哪儿有好吃的东西呀”,孩子们的兴致一下被提高,帮助“小蛇”找吃的,有的说树下有苹果,有的说有好吃的香蕉……教师接着讲“哇,真有一个又红又大的苹果哎”,然后,紧接着假装捧起一个大苹果津津有味地吃起来,“哇,真香”“啊呀,咕噜,一下子咽到肚子里”,继续讲:“你们看,肚子变成了什么形状?”教师逼真的表演,深深吸引着每一个孩子的注意力,激发每一个幼儿对故事的兴趣。
  此外,绘本阅读中因材施教,还应该注重调整性策略。所谓调整性原则,是指采用相应性的方法,与幼儿一起共读绘本、一起赏析、探讨绘本的情境,提出问题,引发幼儿对绘本的注意力,对问题思考的敏感度。如幼儿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师的调控策略十分关键,有效的调控,可以维持幼儿的兴趣。如阅读《好饿的小蛇》时,孩子们刚读一会,就失去了兴致,为此,教师可以不断提出趣味性、思考性的问题,引发孩子们的思考的同时,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如读到小蛇看到大苹果、吃了苹果时,教师引导幼儿停下阅读的脚步,教师可以提出问题:想想看,小蛇把苹果吃下去了,身体会有什么变化?教师也可以通过多媒体呈现小蛇吃下苹果的身体变化的图片,引导幼儿猜想“小蛇怎么了?吃了什么变成这个样子”。通过问题,引发幼儿的注意力和想象力,从小蛇的身体中间的形状,猜想出吃了“苹果”。多样化的互动,给不同的幼儿不同的表现的机会,发展幼儿的综合能力。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中没有书籍,就没有阳光。在目前的形势下,阅读显得尤为重要。阅读习惯、阅读能力的培养应从小抓起。因此,幼儿园中以绘本为主要形式的阅读,对幼儿阅读习惯、阅读兴趣等的培养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幼儿绘本阅读中,创新阅读形式,实施师幼互动,从而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培养幼儿积极的情感,发展幼儿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瑛.幼儿园绘本阅读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2016,(35).
  [2]李东梅.幼儿园投放绘本阅读指导策略[J].读写算,2017,(01).
  [3]李秀珍.多媒体,让绘本阅读展翅[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7,(07).
其他文献
唐人韩愈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他慨叹人才难得,难不是缺乏人才,难在发现人才。而发现且重用人才,自古以来,则是秉国重器的君王们的职责。其实早在春秋时代,孔子、曾子师徒就以自身的言行,活现了儒家先哲的人才观。  孔子《大学》教学分析孔子坦言“治天下如掌观”,周游列国,寻机以展才华。终不见用,退而一心教育后进,着书立说。他平素教导弟子:“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摘要】互联网背景下,远程教育开始在教育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由于网络技术的革新和不断发展,远程教育中教学渠道便捷、学习资源丰富、入学门槛较低的优势逐渐凸显,市场规模也呈逐年增长的趋势。以海南广播电视大学(简称为“海南电大”)远程教育中市场营销课程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了远程教育模式下海南电大该课程教学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根据海南电大目前学生和师资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具体可行的改进意见。  【关
电影《黑天鹅》讲述了芭蕾舞演员妮娜的故事。妮娜与母亲的关系作为一条重要的叙事线索贯穿电影始终。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为此线索反应了亲子关系对人格发展的影响。因此,对妮娜与母亲沟通的片段进行分析,从科赫特的自体心理学的角度进行解析,得出儿童重要抚养人的自恋人格障碍和不完整的家庭会严重影响孩子自恋力比多的健康发展,导致人格结构不完整,出现自恋障碍性欲化和自我效能感缺失,进而导致人格障碍的出现。  自体心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不听话、叛逆就是孩子的问题,希望孩子自己或者老师帮助孩子成长。本文运用心理咨询技术结合家庭教育,从家长的教育方式入手,帮助一名不听话的坏孩子逐步转变成听话懂事的好孩子,三个月之后的回访,其父母表示孩子的情况很好。抽动——秽语综合征的症状也消失了。  不听话的孩子家庭教育心理辅导一、背景情况  小松(化名),10岁,男,小学二年级学生,长的很瘦弱。不太敢与生人讲话,即使说话也会躲到妈
【摘要】 李衡的创作 特点,在于用笔墨表达生活的诗意。李衡老师热爱生活,亲近自然,所以他的作品里充满着对美好生活的诗意描摹。通过对他的部分代表作进行鉴赏和分析,得出他的作品以文人气息游弋于传统,画面的传统的笔墨呈现文人的家国情怀的同时,又以诗意的心景融入现代艺术的观念,所以他的工笔画在创新中继承传统,在传统中呈现新意。  【关键词】 李衡 创作特点 文人气息  李衡,1946年生于河南省南阳市方城
【摘要】在教育普遍受到关注的今天,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被悄然提到日程上来。由于研究生自身年龄和所处教育阶段的特点,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成为大家关注的焦點。加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新时期研究生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关键词】理学研究生心理健康策略分析十八大以来,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更加明显,高等教育走内涵式发展、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脚步也逐渐明晰。高等教育中的研究生教育,在素质教育推进的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发展,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网络的媒体化、移动便携化和社交化的发展趋势深刻影响着大学校园文化的激荡和变革,促进大学校园网络生态健康发展,强化大学生网络文明教育,引导大学生网络文明行为,必须以德正身、以范正行。  【关键词】互联网技术 网络文明生态 行为引导  一、创建大学生网络文明生态的重要意义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和发展,
摘要:对师范与理工类院校949名大学生进行问卷测查,旨在探讨两性分布失衡环境下学生的性别角色状况,这是以往研究未曾涉及的。结果表明,双性化、未分化者居多;双性化群体呈增多趋势,且师范类女生、理工类男生中更多;未分化者师范类男生、理工类女生中更多;师范类男生比理工类男生女性化,理工类女生比师范类女生男性化。  关键词:性别角色 大学生 师范类 理工类  1前言  性别角色是特定社会文化认定的适合两性
【摘要】2018年8月4日至10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附属中学第一批39位师生赴新加坡欧南中学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在为期七天的活动中,感悟到新加坡的教育有着自己的特色,有倾向教师专业的组织管理,有适合不同学生的分层教育,有注重学生为主的教育理念,还有特色课外互补的丰富活动等。  【关键词】研学旅行 新加坡 活动感悟  一、倾向教师专业的组织管理  新加坡的中小学由教育部直接管理。我们访问的新加坡欧南中
【摘要】时光荏苒,2017届高三工作随着高考的结束而落下帷幕。本届高三在上级部门和学校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各处室的大力配合下,在2017届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关键词】精准帮扶 人性化 多措并举一、党建工作的扎实开展,为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1.家校联合,依法办校。我们坚持家校沟通与合作,让家长充分参与学校管理,有效体现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知情权、评议权、参与权和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