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委会选举中需要注意的新动向和新问题

来源 :湖北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fflyg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村委会选举作为村民自治的首要环节,随着实践的发展正在发生变化,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村民资格认定的困难和复杂化使其在选举中的基础性地位更为突出;候选人之间通过“君子协议”劝退竞争对手,弱化了选举的竞争程度,表明主体影响选举的方式和选举中的违规形式趋于复杂多样;司法公证进入投票选举环节,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对选举过程的监督,但其法律地位及合理性问题尚未解决;村组撤并使村组人口规模扩大,需要管理的事务增加,人口规模与自治开展的相关性问题将因此而凸显。
其他文献
基于在硫酸介质中,抗坏血酸存在下,钒对溴酸钾氧化结晶紫的催化褪色作用,建立了催化褪色法测定超痕量钒的新方法。该法线性范围5 ̄80ng/25ml,灵敏度为2.0×10^-10g/ml。方法用于水中钡的测定,结果满意。
诺齐克提出的“最弱意义上的国家”理论,在国家功能的逻辑依据方面的反思是很有道理的。但以其“权利理论”为基础的国家理论本身是无法成立的。无论从历史上看还是从逻辑上看
公私合作伙伴关系(PPP)作为目前公共产品以及准公共产品领域比较流行的治理模式,20世纪90年代以来逐渐成为公共服务领域中一种重要的服务供给模式。由于入学机会不足、教育资源
收入分配问题在经济理论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也是中国共产党一直以来关注的问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