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整个电影业来说,《变形金刚》代表的不仅仅是一部成功的大制作特效片,更是登峰造极的商业典范,它的成功将决定这个行业未来的趋势。
全世界的金刚迷们联合起来,一起去电影院里看《变形金刚》。这是7月上旬全世界最流行的文化现象。而在国内的现实是,电影院里出现了久违的排队买票的队伍,看完电影的第一反应往往是"人真多!"
变形金金金金金刚,这是网络上对《变形金刚》的最新称呼。这部好莱坞暑期档影片在美国上映仅一周就收回了1.55亿美元的票房,在中国内地也创下了上映5天票房就过亿的纪录。
评论两重天。二三十岁的年轻人认为这部《变形金刚》无与伦比,这就是他们的童年和青春。小时候有过的神奇梦幻有一天终于活灵活现地出现在自己眼前,而他们正是中国电影市场最具消费能力的群体。年龄再大点的观众看了也就"一般般",在没有金刚记忆的他们看来,这只能算是美国的电影人和商家们联手将商业电影运作到了极致---
它是一部汽车广告片,它是一部征兵广告片,它更是一部全世界最昂贵的玩具广告片。难怪部分网络媒体会担心,现在需要讨论的不是一场变形金刚的全球流行如何发生,而是如何不让这种流行变成又一次的商业过度砍伐。
广告商的福音
梦工厂和工业光魔的联袂奉献,让动画特技和真人演员搭档得天衣无缝,大量游戏开发中的CG建模被运用在了2007年的真人版《变形金刚》上。业界普遍认为,这是好莱坞继90年代初以《侏罗纪公园》和《终结者2》为代表的第一次动画技术革命之后的新一轮视觉技术突破。但这部电影的投资额只有1.45亿美元,也就够得上好莱坞大片的中等水平而已。幸好有赞助商的存在,有资料显示《变形金刚》光植入式广告的收入就达到了近4000万美元。
对于细心的观众来说,这是不难察觉的细节。整部电影中你所能轻易辨认出的品牌和商标,每一个都花了大价钱。这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一场品牌狂欢。
1984年老版本的"大黄蜂"造型是一辆黄色大众甲壳虫,但德国汽车厂商保时捷愣是不愿意交出与自己股份有关系的大众汽车的使用权,于是真人版《变形金刚》中的"大黄蜂"便成了披着黄色油漆的2006雪佛兰概念车Camaro。当然编剧和导演没忘记在电影中狠狠讽刺了一下德国人,男主角山姆以为自己的第一辆车会是保时捷,最终却拥有并爱上了雪佛兰。
美国通用公司和片方的一纸商业协议,为旗下品牌雪佛兰、GMC、悍马和庞蒂亚克争取到了作为正派角色的集体亮相。通用汽车公司首席执行官瓦格纳对合作颇为满意:"结合电影的娱乐性,将通用汽车的高科技产品生动地展现给公众,带给他们一种精神和视觉上的超级享受。"而导演迈克尔贝对此的评价是:"这节省了我的预算,也不会降低电影的视觉效果。"对于早在2001年就在好莱坞设立专门公司寻找可供植入的电影机会的福特公司来说,"大黄蜂"的主要对手警车"路障"属于自己旗下的野马车,也不失为一次绝佳的广告。
EBAY让汽车人找到了山姆,拷贝机密资料的存储器是松下的SD卡,用来做机器人实验的是诺基亚手机,看着擎天柱从水里爬出来的小女孩手中提着"孩之宝"玩具公司生产的粉色小马My Little Pony,就连影片开头的特种兵造型也来自"孩之宝"的品牌产品特种部队G.I.Joe。此外,卡西欧的电话、惠普电脑、IPOD和汉堡王等品牌也都出现在电影之中,这使得整部电影更像是一部广告集锦拼盘。
当然好莱坞和《变形金刚》的能耐在于,"过去好莱坞电影中的植入式广告更多的是硬贴上去的,但现在的大片选择的广告本身已经成为时尚元素的组成部分,看不出是外加的或者说这种植入是快乐的。广告已经成为内容的一部分。"清华大学影视传播中心主任尹鸿教授说,他认可"电影是观众付费观看的巨大的广告载体"这个概念。
而《变形金刚》进入中国则让众多中国商家搭上了顺风车。国内发行公司在电影放映前安排了将近20分钟的贴片广告,无论是国产卡车和跑车,还是打印机和CDMA,每个使用"变形"概念、模拟"变形"的广告都会让人误以为是电影的序幕,更何况整部电影也时不时会让人误会在看跑车和手机广告。
"我们的解放牌,真是像擎天柱"。这是网络上对贴片广告中的"解放牌重卡"的最贴切感受。擎天柱在很多人心目中是变形金刚的代名词,变形时它背后的那个大托箱是从哪儿飞出来的,这个问题曾是当年很多孩子的不解之谜。于是解放牌重卡此次的"借东风"被无数人称赞,而广告创意人员阎明正是那个诸葛亮。

阎明是《变形金刚》在国内放映的贴片广告"解放牌重卡J6"的设计者,他将此视为"凑巧而已","我不觉得我的广告很像擎天柱,广告创意的核心正是J6卡车的核心卖点,J6拥有火车一般的动力承载,又能像轿车一样的舒适和安全。"生于60年代的他说当初的自己对变形金刚没好印象,"就一个幼稚的玩意儿"。阎明声称广告创意与"变形金刚"重合纯属"巧合",3月底形成了广告创意后进入制作周期,此时知道了《变形金刚》要在国内上映的消息后找到发行公司询问贴片广告事宜,"这是我们公司第一次为客户做电影贴片广告。当时看中的除了电影的影响力外,主要是成本低,每场电影的千人成本不到300元。比中央台的传播成本要低很多,但效果可能要好一些,毕竟在电影院你不能转台吧。"
当然要说到《变形金刚》最大的赞助商和广告商,通用汽车可能比不过一个机构---美国军方。《珍珠港》大获成功之后,导演迈克尔贝和五角大楼建立起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他甚至可以随时打个电话给五角大楼要来F16战斗机以供电影拍摄使用。于是美国军方成为《变形金刚》更大的后盾,军方不仅开放了两个空军基地,提供了300名士兵,还允许摄制组进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