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英语教育中的美

来源 :校园英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yu2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寓审美教学于英语教学中能使学生置身于愉悦的、自主的、创造性的英语学习中,让学生经历丰富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英语学习、审美素养、身心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该文从营造美的环境;展现美的心灵;感知美的韵味;创设美的情景四个方面就在英语教育中融入审美教学的问题作一探讨。
  关键词:英语教育;审美教学;情感体验
  崇尚美是人的天性。马克思说:“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唤起学生爱美的天性应当是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英语学科中蕴涵着丰富的美育因素,美育与英语教学的整合,可以以美启智,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以美育德,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以美促学,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通过审美实践,让学生经历丰富的情感体验,真切感受学习的快乐,提高学生感受美、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一、营造美的环境
  1.风范美。在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有美的风范。教师端庄的仪表,温文尔雅的气质,既可使学生感受到美的愉悦,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又为教学活动的开展创造了一个美的氛围和环境。
  2.语言美。苏霍姆林基指出:“教师的高度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课堂上教师的每一言、每一语都将作为信息输入、贮存到学生的脑海中,产生效应和反馈。准确生动、朴实自然或含蓄幽默、深刻犀利的教学语言风格,倾注美的情感,使学习处于融洽的气氛中进行。这不但能使学生产生愉悦与共鸣,获得美感享受,而且还能调动学生的情绪,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美好心灵,增进师生情感的交流,使学生在美好的情感中轻松愉快地获得知识。
  二、展现美的心灵
  1.角色美。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么是不可思议。” 要实现寓美育于英语教学中,教师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很重要。新课程背景下,英语教师在扮演英语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过程中,理应是一位美的使者,能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来营造美,感知美和创造美,这也许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很多学生就是因为喜欢上英语课的老师而喜欢上了英语。
  2.才艺美。作为一名深受学生喜爱的教师,应是一位出色的演员,善于利用体态语言和表情来展示自己的教学艺术;应是一位富有才华的导演,懂得如何转换角色和调动学生的情绪;应是一位优秀的乐队指挥,主导师生合奏,引导教学互动,指导学生合作;应是一位精明的广告商,能用最少的时空来营造最美的情景和表达引人入胜的内容。应是一位现代教学技术的驾驭者,能以自己精心制作的课件来最追求教育的有效高效和长效。
  3.情感美。英语教育过程是师生互动,情感交流的双边活动过程。教师职业决定了教师一生就要无私地奉献,一切都是为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爱学生是首要的职业情感,教师要以自己的爱来激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学生“乐学、善学、博学、美学”。
  三、感知美的韵味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美感的主要特征是一种赏心悦目的快感。”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对美的触觉,引领学生进入美的情景。
  1.几何美。对称美是几何美中最圆满的、最匀称的美。人体就是自然界中对称美的典范。中国古代建筑都崇尚对称美,尤以紫禁城为最。在科学领域,对称美给科学家们以启迪和灵感,激发其探求未知世界的精神。在英语学科中也充分体现出对称美。如eye就是以鼻子y为对称轴的完美对称。特别对于刚接触英语的初学者来说完全可以发挥图形美的力量来记忆单词,对称轴两边的两个e不就是炯炯有神的美目吗。在词组中对称美同样散发着无穷的魅力。“shoulder to shoulder”中“ shoulder”以“ to”为轴对称,那么有心的学生会不会展开联想是否有eye to eye,back to back,face to face 这一类对称的词组呢。科学实验证明人类所获得的信息70%是从视觉上获得的,在视觉上给人以对称美的这些词组就更易印在大脑的记忆库中。这些词组中虽没有一个动词,但却给人以鲜活的动感。正是由于对称美帮助学生展开了正确的联想与推测,而推测力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力和判断力是大有裨益的。
  2.韵律美。“韩如潮,苏如海,柳如泉,欧如澜”这形象地描绘了声韵节奏所激发的审美感受。可见朗读是审美感知的桥梁。通过朗读感知课文形象,体味节奏韵味,心通其情,意会其理,就能产生无穷的美感。
  美国当选总统奥巴马在即将上任之际,写了封感性十足的公开信给两个尚未成年的女儿,为这两年里多数时间没能陪在她们身旁致以歉意,并为自己为何选择迈向白宫之路作了一番解释。这封信发表在美国《大观》杂志上,字里行间流露出奥巴马的父爱、为女儿感到骄傲、并感谢她们为自己带来的快乐。另外他也对两位小姑娘的未来充满期待,而这也是他对所有美国儿童的期待。朗读这封信时,应把握住浓浓的父爱,款款的深情。而在结尾部分充分流露出父亲为有如此出色的女儿的自豪之感:I am so proud of both of you. I love you more than you can ever know. And I am grateful every day for your patience, poise, grace, and humor as we prepare to start our new life together in the White House. Love, Dad 朗读时语调激昂, 流畅明快,引起学生共鸣,以创造出一个动人心魄的艺术效果。
  在体会语言文字韵律美的过程中,鲜明的视觉形象也易出现在学生的面前,唤起其想象,激发其情感中真善美的因素,使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情感得到美的感召和升华。
  3.内涵美。高层次的内涵美包括诙谐美(双关语、笑话),含蓄美(委婉语、暗喻)。内涵美最能反映人的思想品味和文化素养,也是人们渴望达到的精神境界。笔者读过一则双关语幽默,是虚拟的布什和赖斯间的一段对话,其幽默就在于几个人名的谐音双关。胡锦涛的HU.与who谐音;Yes,sir与Yassir(亚西尔·阿拉法特)谐音;Kofi是前任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的名字,而他的名字又恰恰与咖啡谐音;而赖斯的名字与Rice是同词异义双关。所以布什听到赖斯说“Rice,here(我是赖斯)”后,理解为“我要米饭”,因而他紧接着又点了两个蛋卷。整篇对话中,布什和赖斯总是在互相打岔,笑料不断,这就是双关语的语言魅力。可见,双关语的运用使文章言简意赅又意味深长,同时又为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可以仔细体会其中的奥妙,在阅读中不断积累,也可在日常交流或者写作中大胆运用,使英语学习不再枯燥。在教学中正确引导学生阅读谐趣文,品位其内涵,使学生提高其语言修养。
  四、创设美的情景
  正如苏霍姆林斯所说:“如果你希望美——你就得忘我的劳动,直至你感觉到自己已经成另一名创造者、一名能手,成为自己理想事业的主人。”所以,只要我们有激励学生创造美的意识,鼓励学生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反复尝试创造美,就能提高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1.表演中创造美。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必须融于一定的情景中。情景教学是广泛运用的一种外语教学法。因为课堂表演能给学生一定的语言环境,给学生一份自由发展、发挥的天地,特别是一些剧本课文能使学生在虚拟的情景中创造行为美和语言美。
  《英语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英语教学应以学生为活动主体,突出学习的自主性原则。新教材每一单元的第一教时都是情景剧的题材。如牛津高中英语模块6第一单元project The important papers,可三人一组,分别扮演威严的国王,不知所言的皇后和谄媚的侍者,围绕important papers展开表演。在表演中,学生既操练了语言又融入了情感,既创造了美,又体验了美。
  2.歌声中创造美
  音乐与语言的结合使语言带上了灵气,在音乐的熏陶下,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趣味,从而提高了学习的广度和深度。
  《英语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作为课程目标之一,同时提出了语言技能、语言知识、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的要求。沉默法是基于认知心理学原理之上的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要求教师尽量保持沉默,主要是让学生多听、多思考、多开口。然而在学习美国音乐这一单元时,笔者运用赏析法,和学生一起欣赏动人的音乐,在美妙的音乐声中分析美国音乐种类、历史。教学效果表明有节奏的语言更易在大脑皮层留下深刻印记。
  五、结束语
  英语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展开美的想象,受到美的熏陶,进行美的创造,享受美的快乐。寓美育于英语教学中,其内容应是与学科内容相联系的“好雨”,其投放应是“当春”(学生产生相应的心理需求时),其方式应是“随风”(教时知识点)“潜入夜”(教学过程),其效果应是“润物(学生的心田)细无声”,让学生乐学善学博学美学。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其他文献
政府职能转变与政府职能履行均需要政府能力的提高,政府能力的提高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因此,创造条件提高政府的能力,使政府作用与其能力相适应,进而提高政府治理的有效性,
牛津高中英语教材贯彻以学生为根本的指导思想,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设计新颖,贴近生活,有较强的时代气息,教材注重学生英语知识的应用和能力的培养。但是,许多教
纵观2003-2012年的高考英语试题,无论是全国卷I,卷II,还是各个省市的自命题试卷都明显增加了对词汇的测试,针对词汇命制试题的数量增多的趋势反映了新课标对高中英语词汇目标的要求。英国语言学家大卫·威尔金斯曾说过,“Without grammar little can be conveyed,without vocabulary nothing can be conveyed”;刘润清教授也在
调整立法思路,建构土地法规体系rn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议为未来农村土地管理改革指明了方向,但将其转变为法似乎还有相当的困难.应本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修订相关法
摘 要: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提出教师的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反思,那么即使有几十年的教学经验,也只是一年工作的几十次重复而已;除非他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训,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该进,而永远只停留在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准上,当然,就不可能有高效率的教学。  关键词:成长;经验;反思  一、反思的必要性  对教进行反思的过程,也就是教学主体(教师)借助行
在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那在阅读教学方面的情况怎么样呢?笔者带着个问题,设计了两个调查问卷(分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以进一步了解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在执行新课程理念方面的情况以及高中学生在英语阅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本次调查以问卷为主,辅以访谈的形式。在问卷调查的结果出来后,笔者又增加了面谈这一项,随机与参加过问卷调查的部分学生和教师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作为对调查的补
摘 要:新课改对高中英语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英语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越来越多,多媒体的运用给我们的英语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变化。但是英语教学中对多媒体的由于种种原因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进行修正。  关键词:多媒体 英语教学 存在问题 对策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多媒体技术以起灵活性,趣味性,直观性,广泛性,实用性和真实性为外语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等的改革
教学内容:  牛津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第8单元第3课时。  教学理念:  本单元主要教学内容是祈使句的教学。通过教学Open the door, please.及否定句Don’t open the window.两种句式,让学生掌握“请某人干某事”和“请某人不要做某事”的英语表达方法的不同。课堂上老师通过动作、表情和手势帮助学生理解这些句式,并要求学生 在一定的情景中熟练地运用这些祈使句。  教学目
“马甲”是一个网络词汇,最初为网络用户“替身”的同义词,之后经过赵本山与宋丹丹在小品《钟点工》“小样,穿上马甲我就不认识你了”的戏剧性演绎,被延伸为假冒、伪装之意。而“
2016年国际油价仍然笼罩在供大于求的阴影中,但供大于求的程度有所缓解,伦敦和纽约两市原油期货一季度触底,二季度单边上扬,7月份后呈现回调震荡态势。布伦特期货价格在1月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