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fcg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是指突破原有事实框架,对事物的现象和本质进行分析、综合、推理、想象,激发出新的灵感,发现新的规律,从而提出新的知识,新的方法,创造出新产品、新工艺、新成果.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价值取向的教育.培养创造型人才是学校教育的奋斗目标.
  这一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学校各学科教育教学活动中,推行创造性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实践能力,使他们想创新、敢创新、会创新.
  一、营造宽松气氛,培养创新意识
  营造一个宽松的教学氛围,也就是创造一个自然、和谐、平等的教学环境.在这个环境里,允许学生对教师的观点提出异议,允许学生相互讨论.这样,有利于消除课堂过于拘谨的场面,有利于缩短师生之间的感情距离.在这个氛围里,学生勇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渴求解决问题,他们的创新意识就自然而然地得到培养和发展.
  例如,在讲“分子”时,演示酒精与水混合总体积的实验,并分析证明分子之间有空隙的时候,就有学生提出是不是所有两种液体混合总体积都缩小呢?有没有增大的呢?这个问题的提出,使我感觉到这个学生有着强烈的创新意识,并孕育着可贵的创新精神.我赞扬了这个学生敢于怀疑、敢于探索的精神,号召其他学生向他学习.虽然他提出这个问题不利于分子有空隙的解释,但不能制止学生提出看起来不相关的问题,因为这样就遏制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我们要营造宽松的环境,保护活跃的气氛,驾驭其中,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不断滋长.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优化课堂提问,培养创新思维
  提问应是师生在课堂上交流信息的重要途径.通过提问,教师不仅可以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给予肯定或否定;还可以深入了解学生对这类问题的思维过程,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
  因此,教师新颖独到、富有启发性的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敏感的问题意识.通过探因求果、正反对比、逆向思维、突破定式等方法,提出具有创新性的问题,有利于学生领会巩固和应用知识,发展创新思维.
  三、创设多样情景,培养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就是在创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那种自觉的、勤奋的、实事求是的、不折不挠的敢于冒险的精神.
  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课本的相关内容设置一些科学家发明创造的故事,引进化学今天的新发明、新进展,介绍当今世界化学科学研究前沿所面临的困难,以及化学在工业、农业、国防、医疗、环保、日常生活等的应用.
  例如,诺贝尔历经自己被炸伤的多次失败后发明了炸药,现代家具业所使用的高密度纤维板,“氢是未来理想能源材料”等结合教材加以介绍,增强学生为人类的进步献身科学的责任心和勇于创新的顽强意志.
  四、利用设计性和探究性实验,培养创新能力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化学实验对于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设计性和探究性实验在激发学生创新欲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方面所具有的作用是其他常规实验无法取代的.
  例如,在讲“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时,教学的难点是制备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原理.为了突破难点,教师可提供碳酸钠和碳酸钙两种固体,稀盐酸和稀硫酸两种酸,让学生自己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并设计如下表格.
  结论:实验室选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二氧化碳,并引导学生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这样,整个教学过程是在教师诱导下,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结合一定的实验方法独立完成.学生始终处于认识客观、获得自身发展的主体地位,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得到了培养.
  总之,创新是这个时代对我们提出的要求.不创新,科学技术就不能发展;不创新,社会就不能进步;不创新,国家就没有前途.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该成为教学的主旋律.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飞速发展,经济竞争日趋激烈。在激烈的经济竞争环境中,合作意识成为现代人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养。《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社会领域中明确提出“在水平一阶段要让学生体会与人合作的乐趣,学会尊重他人;水平二阶段要能够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合作行为。”由此可以看出,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不仅是社会发展的要求,更是体育发展的要求。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不
我是一位从教近二十年的初中数学教师,每年教下来的感触都不一样.下面谈谈在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一、教师要转换角色,改变教学行为  新课程标准从形式到内容上都作了较大变化,对教师的教学手段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要认识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更新旧观念,树立新意识,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二、教师应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6-0100  本单元的主题是“地震”,阅读文本内容涉及“中国唐山地震的不眠之夜”,让学生学会运用思维导图整理文章的脉络,从整体把握文章的行文。  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必修1》(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学内容:Unit 4 Earthquakes  教学时间:一节课,40分钟  教学目的:  1.
期刊
摘要:本文探讨微课运用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意义,阐述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微课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  关键词:微课;高中历史教学;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6-0101  微课是指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某一重点、难点或教学环节录制短小视频的教学活动。是以课堂教学视频或者教学案例片段为核心开展的教学模式,包括一系
化学教学新课标要求,逐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  巴甫洛夫在实验室中写有“观察、观察、再观察”的座右铭,足见观察的重要性.  在化学实验中,学生的观察能力是指用感觉器官或借助于科学仪器,观察实验过程及现象,获取生动的感性知识,然后进行积极思维,将观察到的感性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概括、归纳,上升成理性认识,形成正确的概念,进而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
“课眼”就是教者根据课文的精华所在或是关键之处而设置的课堂教学的切入点、突破口.要想让文言文课堂生动活泼,让学生真正地爱学会学乐学,教师就要巧妙选取“课眼”,并围绕
摘要: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它能够使学习者通过对已有知识的学习,了解前人是怎样解决具体问题的,从而模拟前人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式,在现有的基础上积累经验,拓展视野,孕育创新。在新课程理念下的今天,教师应以创新的姿态,在物理高效课堂教学中加强物理实验的教学。  关键词:物理实验教学;创新;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是希望的寄托.绿色奥运、绿色食品、绿色消费、绿色汽车……听到这些耳熟能详的词语,使人备感亲切.绿色,生命的本色;绿色,给人以生机和希望.  绿色的数学教育应站在民族发展兴衰的高度、新时期青少年客观需求和终身发展的角度,充分发挥教学的民主性和学生的积极参与性,从而创造一种不断有新见解、新思维、新方法产生,如绿色生命般充满无限生机的全新教育.  绿色的数学教育应将生活时尚寓于数学教育
摘要:本文在研究教育部制定的2017年版《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基础上,重点分析语篇类型和其他宏观及微观组织结构等语篇知识,探讨如何在高中英语读写教学中运用语篇知识给予学生指导,以减少学生阅读写作方面的障碍。  关键词:课程标准;语篇类型;语篇知识;读写教学;浙江新高考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6-0103  一、背景  经过几年的英
科学素养是指对在日常生活、社会事务以及个人决策中所需要的科学概念和科学方法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品质.实验教学对培养学生科学兴趣和科学精神,建立科学概念,初步掌握科学方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最重要的教学方法和最有效的教学手段之一.  物理课程标准确定物理课程目标: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满足全体学生的终身发展需要.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物理实验教学是学好物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