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国土资源的开发和整治

来源 :农村农业农民·B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zh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农村国土资源的开发和整治是我国农村城镇化建设中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本文围绕我国农村地区的国土资源开发和整治展开调查和分析,并提出来一些粗浅的见解。
  关键词:国土资源;治理;特色小镇
  引 言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各种自然资源在人均分配上相对比较匮乏。因此,在现代化建设当中,实施有效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势在必行。通过统筹规划自然资源的开发和治理,重点开展土地、矿产、林业等资源的管理,可有效实现自然资源的长期发展。农村经济要以怎样的方式发展,与我国国土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密不可分。缺少了国土资源的有效开发和整治,农村经济就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笔者认为,小区是当前城市人民住宅建设以及区域改革的一种常见形式,其主要特征是位于城市某一区域内,进行统一设计、规划和建设的用于居住的建筑群。小区形式是我国农村建设更加趋向于城市化的最有效途径,同时也是推动我国国土资源开发和整治、建设新农村的必要条件。
  一、积极转变农村居民的居住观念,是现阶段实现农村建设趋向城市化的重要前提
  要实现农村住宅向城市化建设靠拢的发展战略,首先要及时提升人们的住房理念。农村的居住观念深受传统居住条件的影响,要实现转变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而且不可以实施强制措施使其意志转移,所以一定要做好全面合理的宣传和指导工作,让农村居民能够从根本上意识到分散化是自给自足的社会经济的重要产物,但这种方式会使经济进步的步伐变得缓慢,这也是我国农村经济一直处于进步较慢状态的根源所在。要想彻底改变这种滞后的现状,走集中的城市化道路是当前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集中也是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城市化的必要前提,更是达到共同富裕基本目标的首要条件。
  二、制定一系列科学合理的能够满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农村住宅建设规划
  在有效转变农村居民居住意识的前提下,要更加重视对农村住宅建设的设计和规划,要确保建筑质量能够符合现代化发展的要求,而且具备一定的优势。农村住宅的设计和规划,能够直接影响到住宅的建设水平,因此,必须提高重视程度。首先,在对农村住宅的设计规划制定中,要严格落实国务院“促进土地监管,对耕地进行保护”的指导思想,布局设计不能过于分散,要进行合理规划,在条件允许的地区,要在建设改造的过程中将可耕地调整出来。在建设区域的选择上,要尽量选择荒废土地和弃用土地,或在原有的农村宅基地进行改造。在集中紧凑且布局合理的基础上,可以将周边村镇进行合并,进而实施联合性设计与规划,提倡建设高层居住楼群的形式(以甘肃省庄浪县南坪镇唐山村为例)。其次,对农村的住宅建设进行规划时,要充分根据特色城镇建设村镇和生产企业的合理规划、交通道路的管网、给水排水系统、文化建设、园林规划以及基础生态环境设计管理等,制定出一系列具有不同特色的村镇改造的细致规划。最后,在对农村的住宅建设进行改造中,要充分结合本区域的产业化特点和优势进行,住宅建设的改造与其他一些建设项目的设计和规划要做好相互的融合,并将其作为村镇实现长期建设发展的重要目标。在农村住宅的改造中,制定全面、合理的设计和规划,进行科学、有效的实施,必然会改变当前村镇建设的滞后现象,从而进一步实现我国新农村的建设和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
  三、农村住宅建设趋向城市化是缩短城乡差距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
  农村和城市之间存在的差异并不是单一性的,其涉及经济基礎、文化差异、居住条件、基础设施建设、通信系统及交通设施等多方面的因素。其中,农村的房屋建设一般在功能上存在很多缺陷,和城市中比较集中的楼房进行比较,差异性变得更加明显,因此,在对农村住宅进行改造的过程中,要格外重视城镇和乡村之间的差异问题,并且要创造更多有利条件,加快拉近或消除这些差异。自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大部分农村居民越来越富裕,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人们也开始不断地积累资金,用于住房的建设和改造,对自己当前的居住环境和条件进行提升。比如,大多通过建造砖瓦房、楼梯房等来代替传统住宅中的毛坯房、茅草房以及平板房等,这也逐渐成为农村房屋建设的一种必然趋势。在这样的趋势下,农村住宅建设和城市住宅建设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但是,农村居民建造的自建房屋通常都比较分散,而且也很难突破传统的农村房屋建筑理念,在使用功能上依然会存在很多缺陷,即使有一部分农村居民是按照楼房的格局进行设计和建造的,但是在其实际功能上和城市的楼房相比,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功能不齐全现象。所以,现阶段我国相关政府部门首先应该抓住农村居民在住房建造上的积极性及目前农村的建房趋势,将所有农村居民组织到一起,积极地开展农村住宅建设的宣传,引导农村居民意识到村镇住宅向城市化趋势发展的重要性,将宣传和引导工作做深做实,从而使我国农村住宅建设向城市化发展迈上一个新台阶。
  四、农村住宅向城市化趋势发展是贯彻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这一基本国策的有效实施途径
  在我国,人口基数大,土地资源是非常珍贵的资源,人均占有耕地的面积相对较小,而且土地资源的整体质量不高。除此之外,我国的一些后备资源和能源也相对比较匮乏,这是我国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状。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当前的人均耕地持有量仅1.2亩,占世界的1/4,同时,土地资源的人均持有数也与世界的平均水平差距巨大。在我国,约有1/3的省市在人均耕地的持有量上都低于平均水平,像广东、福建等一些南方省市的人均耕地持有量甚至已经低于0.5亩。我国在逐步向中等发达国家挺进的过程中,经济化、工业化、城镇化的建设也在随之不断发展。在这种趋势下,我国对土地资源的需求量也会大幅度增加。土地资源匮乏是我国从古至今一直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而且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现阶段,耕地保护形势十分严峻,但是有部分人并没有意识到耕地匮乏所造成的危机。尤其是一些乡镇领导并没有意识到保护耕地对城乡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有的甚至单纯地认为,只要能够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占用和损失部分土地也是值得的,出现了忽视国家政策,不惜花费大量资金胡乱进行招商引资,随意引进项目,甚或变卖耕地从中获取经济效益的现象。近些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农村经济条件的改善,农村人口迅速增长,村民对住房需求的数量质量也日益增加,导致一些村民违法占用耕地建设住宅,且占用耕地建造住宅的面积也在增加。如果任其发展,将成为威胁耕地保护红线安全的一个重大隐患,也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的阻碍。因此,各级政府要加大力度在村镇区域集中建造楼房住宅,让每一个村镇都能建造出理想宜居住房,从而对土地资源进行更好的保护。
  五、结 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农村地区实施集中式楼群建设,一方面能够节约大量的耕地资源,而且在改良土壤方面也有很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楼房式住宅相对农村传统住宅在功能上更加完善,而且能够让清洁能源代替燃烧秸秆等,既保护了环境,也保护了耕地。
  参考文献:
  [1]楚天娇,王国平,朱远.中国城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2).
  [2]周群力.我国农业规模经济的变化与政策含义[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6(10).
  [3]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3.
  [4]国土资源信息中心.江苏省国土资源综合监管系统设计内部资料.2013.3.
  [5]国土资源部地籍管理司.农村土地开发整理权属管理操作手册.2005.9.
   (作者系甘肃省庄浪县自然资源局土地资源工程师,研究方向:国土资源管理及土地、矿产项目的实施)
其他文献
农村基层的档案管理主要是记录一些农村基层的政治生活、农村合作社建设、农村合作医疗建设、农村土地用地建设、新农村经济发展建设以及教育文化等相关方面的内容,农村基层
摘 要:乡村振兴是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党在基层农村的主要任务,成功的基层廉政建设可以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当前,制约基层廉政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制度建设、廉政文化以及系统治理三大方面,经济关系、社会风气、个人素质是其主要影响因素。健全廉政制度建设、强化廉政文化培育、紧盯关键少数等三大路径是加强基层廉政建设服务乡村振兴大局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乡村振兴;基层;廉政;监督  党的十九大首次
中图分类号:D422.6文献标志码:B DOI: 10.19415/jcnkl.1673-890x.2021.08.001  乡村作为我国社会至关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乡村治理现代化不仅关系到村民的切身利益和前途命运,也关系到能否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建立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指明了乡村治理要有单一形式向“三治融合”转变,为乡村治理现代化提供了理论创新和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也随之提高。旅游不再是高消费活动,而是作为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进入了千家万户,目前已进入了大众旅游时代。越来越多的居民开始外出旅游,乡村也开始变成大众旅游的主要去处,并且不少村庄依托本地的茶资源和茶文化传承,开发出茶文化旅游项目,让乡村茶文化旅游逐渐成为旅游市场上被认可的产品。  关键词:茶文化;乡村旅游;开
桑园是蚕业生产的基地,桑园管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桑蚕的产量以及蚕农们的经济收入.特别是最近几年,我国蚕农们在广大蚕业工作者的积极号召下,逐渐重视桑园管理工作,
摘 要:“十三五”时期江门市农业经济在提升生产效率、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改善市场环境等方面取得了明显进步,但仍存在产业融合层次低、农业服务业发展滞后、适度规模经营不足等问题。进入“十四五”新时期,江门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须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强需求侧管理,进一步壮大职业农民队伍,深化工农互促,提高城乡互补水平,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  关键词:农业经济;“十四五”;产业发展  江门
稻谷的产量和品质决定了水稻栽植的质量,其中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开展水稻种植尤为重要,但是目前我国在病虫害防治上仍存在许多问题,严重干扰了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的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