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亚热带灌丛植物生活型组成及其与水热因子的相关性

来源 :植物生态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t000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灌丛是亚热带一种重要的自然植被类型,有关其植物生活型方面的研究资料较少。该文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布设688个样点,系统调查了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域内灌丛维管植物生活型组成,分析其生活型谱特征、地理格局及其与水热因子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亚热带灌丛中,木本植物种数占总种数的56.37%,其中落叶和常绿木本植物种数各占33.88%和22.49%;草本植物占43.63%,以多年生草本为主,占35.15%;生活型组成以高位芽植物为主,其次为地面芽植物,生活型谱表现为高位芽植物>地面芽植物>一年生草本>隐芽植物>地上芽植物。(2)植物生活型主要表现为经度和海拔格局;高位芽植物随经度增加逐渐增多,地面芽植物、隐芽植物和一年生植物随经度增加而减少;地面芽植物和隐芽植物随海拔升高而逐渐增加,高位芽植物、地上芽植物和一年生植物随海拔升高而逐渐减少。(3)气候因子中,最热月平均气温和最冷月降水量与高位芽植物、地面芽植物、隐芽植物和一年生植物的相关性最大;随着最热月平均气温的升高和最冷月降水量增多,高位芽植物比例增加,地面芽植物、隐芽植物和一年生植物减少;最热月平均气温和最冷月降水量可解释亚热带灌丛生活型谱地理格局变异的41.97%,其中28.35%由两者共同贡献。研究结果表明:高位芽植物和地面芽植物受温度和降水共同影响,隐芽植物对温度梯度的反应更加灵敏,一年生植物对降水的响应更加强烈,地上芽植物不随水热梯度发生大的波动;最热月平均气温和最冷月降水量是影响灌丛植物生活型谱地理格局最重要的水热因子。
其他文献
浙江省河流众多,自成体系,构成完整的河流系统,河流系统具有独立性、整体性、关联性、自适应性、脆弱性。河流系统的健康状况主要受外部作用的影响,是通过“水清”程度、“流畅”
东汉许慎编撰的《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按文字所从之"类"(后世称为"部首")编排的字书,是文字学和文献语言学的开山之作,在中国文字学、语言学和辞书学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
在创新范式发生变革的背景下,创新系统自身的发展将日益注重创新要素之间的优化集成,进而产生创新生态。创新生态系统具有共生演化、多样性共生、开放式协同的特点。美国的创
<正> 当今世界,随着卫星、数字、网络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广播电视的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在人力、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不断优化的基础上,我国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顺应国际传媒
<正>与受众渐行渐远的导语现在我们媒体上的导语真正吸引你了吗?翻开报纸、打开收音机、电视,我们看到、听到的导语令人失望。大量僵化、枯燥、呆板、繁杂、没有任何吸引力的
<正> 近代形态的辩证法始于康德,在黑格尔那里得到全面的、系统的、较高的发展。黑格尔的“最大的功绩,就是恢复了辩证法这一最高的思维形式”。(《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
<正>从去年12月16日各大新闻媒体纷纷报道《杨振宁将与28岁广外硕士订婚》起,杨翁事件已经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而推动这场名人秀的高潮一浪高过一浪的正是相关的新闻媒
<正>提起灾难,我们自然而然地就会与车祸、地震、海啸、空难、火灾、战争等一系列恶性事件联系在一起。近两年来,在媒体上极力报道的有这么几件:非典、伊战、大平煤矿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