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阿常数在高考中的运用

来源 :教育纵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ao88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近几年高考题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阿常数问题是高考中的热点。例如:已知溶液的体积和浓度,求溶液中溶质的粒子的数目,或比较其粒子的数目大小;已知物质的质量,物质的量,物质的体积,求粒子的数目或比较其粒子的数目大小;已知粒子的数目,求物质的质量、物质的量、物质的体积、溶液中溶质的粒子的浓度或溶液的浓度;物质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电子转移的数目。
  我们在解题时要特别注意所给的条件,求哪种粒子的数目,它所处的环境,审题要仔细,这种题型高考年年考,但失分者依然较多,主要失误在审题不够仔细。审题时还应特别注意以下细节:
  1、物质的状态:水在标准状况下时为液态或固态;SO3在标准状况下为固态,常温常压下为液态;在标准状况下,碳原子数大于4而小于16的烃为液态,大于等于16的烃为固态。
  例1 (06年理综)用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0.5molAl与足量盐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A
  (B) 标准状况下,11.2LSO3所含的分子数为0.5NA
  (C) 0.1molCH4所含的电子数为NA
  (D) 46gNO2和N2O4的混合物含有的分子数为NA
  解析: A项0.5molAl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Al3+失去电子数为1.5NA ;B项SO3在标准状况下为固态;D项因N2O4的存在,46g混合物里含有的分子数一定小于NA;C项中CH4为10电子分子。选C
  2、要用到气体摩尔体积22.4L/mol时,必须注意气体是否处于标准状况下,若给出气体的物质的量或质量:粒子数与外界条件无关。
  例2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常温常压下,11.2LN2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
  (B) 在常温常压下,1molO2含有的原子数为2NA
  (C) 在常温常压下,11.2LO2含有的原子数为NA
  (D)在常温常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的原子数相同
  解析 A、C项气体是在常温常压下,涉及到体积则无法用气体摩尔体积进行计算;D项在相同的状态下,计算气体单质所含的原子数要看它是什么气体:惰性气体(单原子分子)、氧气(O2)、臭氧(O3);B项中给出气体的物质的量,则粒子数与外界条件无关。选B
   3、某些物质的分子中的原子个数,如惰性气体(注意为单原子分子)、臭氧(O3)、白磷(P4)等。
   例3 (2007年高考理综四川卷)用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22.4 L CHCl3中含有的氯原子数目为3NA
  (B) 7 g CnH2n中含有的氢原子数目为NA
  (C) 18 g D2O中含有的质子数目为10NA
  (D) 1 L 0.5 mol/L Na2CO3溶液中含有的CO32数目为0.5NA
  解析 A项标准状况下,CHCl3为液态;C项 18 g 重水(D2O的分子量为20g•mol-1)中含有的质子数目为(18/20)×10×NA=9NA;D项由于在溶液中CO32 -水解,所以CO32 -的数目小于0.5NA。B项中氢原子数目为(7/14n)×2n×NA=NA。答案为B
  4、一些物质结构中化学键的数目,如P4(6个P-P键),SiO2(4个Si-O键),Si((2个Si-Si键),CH4(4个C-H键)、CnH2n+2等。
  例4(2007年高考江苏卷)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 mol-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2.24 L C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0.3×6.02×1023
  (B) 0.1 L 3 mol•L-1的NH4NO3溶液中含有的NH4+数目为0.3×6.02×1023
  (C) 5.6 g铁粉与硝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一定为0.3×6.02×1023
  (D) 4.5 g SiO2晶体中含有的硅氧键数目为0.3×6.02×1023
   解析 [答案]D A项2.24 L CO2未给出是在标准状况下;B由于在溶液中NH4+水解,所以NH4+的数目小于0.3×6.02×1023;C项若铁粉过量,则与硝酸可能有Fe2+生成,所以反应失去的电子数小于0.3×6.02×1023;D项4.5 g SiO2晶体中含有的硅氧键数目为(4.5/60)×4×6.02×1023。
  5、特别物质的摩尔质量,如D2O,T2O,18O2等。
  例5 (06上海)12.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9gD2O中含有的电子数为5NA
  (B) 1molMgCl2中含有的离子数为2NA
  (C) 1molCH4分子中共价键总数为4NA
  (D) 7.1g C12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解析 A项9 g 重水(D2O的分子量为20g•mol-1)中含有的质子数目为(9g/20g•mol-1)×10×NA=4.5NA;B项中1molMgCl2能完全电离为1molMg2+、2molCl-,所以含有的离子总数为3NA;C项中1molCH4分子中共价键总数为4×1mol;D项发生自身的氧化还原,7.1g C12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 选C
  6、较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中,求算转移电子数,如Na2O2+H2O,电解Cu(NO3)2溶液、电解AgNO3、铜与硫单质等。
  例6 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4g金属镁与足量的盐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 NA
  (B) 1mol铜原子同足量的硫粉充分反应,铜失去的电子数为2NA
  (C) 0.1molNa2O2与水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D) 常温常压下,活泼金属从盐酸中置换出1molH2,发生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解析 A项Mg转化为Mg2+ 失2e-,转移的电子数为(2.4/24)×2×NA;B项1mol铜原子在于硫反应时生成Cu2S,所以1mol铜失去的电子数为1NA;C项Na2O2与水反应时电子转移发生在两个-1价的氧原子之间,0.1molNa2O2与水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D项由于2H+ H2,得2e-。选D
  总之,在做阿伏加德罗常数试题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审题,考虑全面,根据类型讲究技巧,不无畏的失分。
其他文献
本车间生化装置采用厌氧+纯氧曝气方式处理化工部、聚醚部生产废水以及公司生活污水。达标污水大部分送至本车间深度处理装置、水净化一车间深度处理装置和CRP装置。其中,PTA
摘 要 初中化学是九年级开设的新课程,入门难、化学用语的使用不熟练,根据化学教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变革传统教学模式。分组学习模式是解决当前化学教育问题的有效学习模式,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且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综合概括能力、合作与交流意识、责任感以及自主意识。个人的负责精神在当今这个飞速发展的世界尤为重要,何况中国今天的学生独生子女的比例正逐步加大,对他们来说学会合作比学会
本文主要就精细化工废水污染特性进行分析与研究,希望通过笔者的努力找出控制精细化工废水污染的有效策略。
本文从近几年华北地区雾霾的产生和扩散原因入手,分析了雾霾的危害和影响,并根据华北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雾霾防范和降低措施。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著名科学家李政道也说:“学问,学问,要学习提问。”可见,“问”是思维的开端,是创新的基础。现代教学提倡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会质疑问难,进而分析和解决问题。但是,并非所有小学生都敢问、爱问、会问。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疑为线索,以思为核心”,逐步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使其养成多思善问的习惯。现以“圆的周长”为例,谈一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培养学生
时下,国际烹饪界流行语--分子厨艺,什么是分子厨艺呢?Gastronomie Moleculaire(分子厨艺),其本质就是用科学的方式深入理解食材分子的物理、化学特性,然后采取新颖手法及先进
目前,初中英语教学中主要运用传统的评价方式,即终结性评价。这种评价方式以考试成绩来评定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师的教学质量,无疑在某种程度上强化了分数的作用,使相当部分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和目的只是为了考试或升学。这种工具型的学习动机,显然不易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保持学习的持久性,不利于英语学习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的增加。  一、形成性评价的概念及其作用  形成性评价,又称过程性评价,是美国著名评价学
期刊
化工生产的过程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要对其工艺流程进行严格的安全设计,详细地分析生产工艺中存在的危险因素,设计出有效的防范措施,让危险因素处于可控状态,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千多年前,我国就产生了合作学习的思想。《诗经卫风》中指出"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在西方,亚里士多德、柏拉图、奥勒留、托马斯阿奎那等人都曾在著作里论述过合作学习的思想。十八世纪,约瑟夫兰开斯特和安德鲁贝尔开始在英国广泛使用合作性学习小组;19世纪初,合作学习的方式传入美国,并不断发展。教育家帕克和杜威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帕克认为学校是最适宜于实现民主并让儿童共同学习和共同生活的地方,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