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刚刚结束的日内瓦车展上,具有“中国血统”的观致品牌作为唯一参展的中国汽车企业的首次亮相,出乎大家意外地引起了广泛关注。
在车展期间,观致的曝光度、好评度都让人讶异:仅次于大众、阿尔法·罗密欧、奥迪、欧宝,观致品牌跻身本届日内瓦车展最受关注品牌排名第五名——甚至高于标致、雷诺等欧洲本土品牌。在最受关注车企高管排名当中,观致汽车首席设计师何歌特及观致汽车董事长兼总经理石清仁分别占据第三和第八的位置,超过了诸多往日的“明星高管”。
受到关注固然是件好事,但是更重要的还是汽车产品本身所获得的评价——观致品牌量产车型观致3跻身日内瓦最受关注10大车型之一,而这“十大车型”中包含大众XL1、法拉利LaFerrari、保时捷911GT、奥迪A3等知名车型。
在媒体总体曝光率排名中,观致更是跻身前四,这在日内瓦车展历史上,是中国品牌绝无仅有的。石清仁与何歌特两位高管获得关注的原因,或许是因其来自大众、宝马公司且在业界享有很高声誉,而另外一个让观致品牌获得诸多关注的原因,则源于欧洲媒体的猜测:如观致这样的高质量中国汽车产品生产之后,是否会对世界其他品牌轿车产生极大的威胁。
若干年前,菲亚特CEO马尔乔就曾表达过“中国汽车威胁论”,但在当时,他还仅仅是因反感价格战而“厌恶”中国汽车的廉价战略。但此番,定位于高端市场的观致轿车,恐怕要让“马尔乔内们”哑口无言。
另一个让中国汽车人兴奋的消息,来自于观致的投资方奇瑞,其旗下产品奇瑞TX概念车从众多欧美日韩系概念车中脱颖而出,高票当选由全球汽车设计界权威杂志《Car Design news》评出的“2012年度最佳概念车奖”。在业内,这一奖项之于汽车业,犹如奥斯卡金像奖之于电影业。奇瑞TX概念车,为中国的自主品牌企业首次斩获了汽车设计的重量级国际大奖,也让“中国面孔”首次闯入欧洲汽车设计圈视野。从“Madein China”到“Design in China”,自主品牌正在进行着艰难的蜕变。
这两个好消息都让业内人士倍感振奋,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不应被好消息“冲昏头脑”。毕竟,自主品牌现在所面临的困境与窘境是众所周知的。
现在对于自主品牌而言,即是最好的时机,也是最坏的时机。当下,政府部门对自主品牌的支持力度加大,国家领导尤为重视自主品牌轿车的发展,这为自主品牌带来了机遇。但与此同时,车市的下行、竞争的加剧,是逃不开的外界环境。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前行,成为自主品牌需要思考与探索的重要课题。
以往一提起“自主品牌”,消费者的第一印象就是“低端”,而合资品牌、外资品牌之于自主品牌,仿佛百货商场之于小商贩地摊。观致品牌的出现,则试图摆脱自主品牌的“低端”标签,而得到业内人士的认可或许容易,要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则需假以时日。
在车展期间,观致的曝光度、好评度都让人讶异:仅次于大众、阿尔法·罗密欧、奥迪、欧宝,观致品牌跻身本届日内瓦车展最受关注品牌排名第五名——甚至高于标致、雷诺等欧洲本土品牌。在最受关注车企高管排名当中,观致汽车首席设计师何歌特及观致汽车董事长兼总经理石清仁分别占据第三和第八的位置,超过了诸多往日的“明星高管”。
受到关注固然是件好事,但是更重要的还是汽车产品本身所获得的评价——观致品牌量产车型观致3跻身日内瓦最受关注10大车型之一,而这“十大车型”中包含大众XL1、法拉利LaFerrari、保时捷911GT、奥迪A3等知名车型。
在媒体总体曝光率排名中,观致更是跻身前四,这在日内瓦车展历史上,是中国品牌绝无仅有的。石清仁与何歌特两位高管获得关注的原因,或许是因其来自大众、宝马公司且在业界享有很高声誉,而另外一个让观致品牌获得诸多关注的原因,则源于欧洲媒体的猜测:如观致这样的高质量中国汽车产品生产之后,是否会对世界其他品牌轿车产生极大的威胁。
若干年前,菲亚特CEO马尔乔就曾表达过“中国汽车威胁论”,但在当时,他还仅仅是因反感价格战而“厌恶”中国汽车的廉价战略。但此番,定位于高端市场的观致轿车,恐怕要让“马尔乔内们”哑口无言。
另一个让中国汽车人兴奋的消息,来自于观致的投资方奇瑞,其旗下产品奇瑞TX概念车从众多欧美日韩系概念车中脱颖而出,高票当选由全球汽车设计界权威杂志《Car Design news》评出的“2012年度最佳概念车奖”。在业内,这一奖项之于汽车业,犹如奥斯卡金像奖之于电影业。奇瑞TX概念车,为中国的自主品牌企业首次斩获了汽车设计的重量级国际大奖,也让“中国面孔”首次闯入欧洲汽车设计圈视野。从“Madein China”到“Design in China”,自主品牌正在进行着艰难的蜕变。
这两个好消息都让业内人士倍感振奋,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不应被好消息“冲昏头脑”。毕竟,自主品牌现在所面临的困境与窘境是众所周知的。
现在对于自主品牌而言,即是最好的时机,也是最坏的时机。当下,政府部门对自主品牌的支持力度加大,国家领导尤为重视自主品牌轿车的发展,这为自主品牌带来了机遇。但与此同时,车市的下行、竞争的加剧,是逃不开的外界环境。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前行,成为自主品牌需要思考与探索的重要课题。
以往一提起“自主品牌”,消费者的第一印象就是“低端”,而合资品牌、外资品牌之于自主品牌,仿佛百货商场之于小商贩地摊。观致品牌的出现,则试图摆脱自主品牌的“低端”标签,而得到业内人士的认可或许容易,要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则需假以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