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头新品种“泰芋1号”高产栽培技术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chengjing6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泰芋1号生育期较中等、具有高产、稳产、适应广等特点,适宜江苏沿江和苏南地区种植。该文从泰芋1号特征特性、品质分析、播前准备、适期播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病虫防治、培土壅根、适时收获等方面内容进行了介绍,以供广大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泰芋1号;特征特性;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19-0055-02
  泰芋1号是江苏省泰兴市农科所从泰兴地方品种“泰兴香荷芋”中经单株选择、株行比较、株系鉴定等,通过多年系统选育而成的芋头新品种。2015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201507。
  1 产量表现
  2015年泰芋1号参加江苏省芋头区域试验,4个试验点平均18 898.2kg/hm2,居第3位,较对照泰兴香荷芋增产15.1%;生产试验平均为17 668.5kg/hm2,较对照泰兴香荷芋增产15.6%。
  2 特征特性
  该品种出苗较早,苗势较强,中后期长势稳健;生育期中等,平均为201d;营养生长较强,株高平均1.2m,全生育期出叶数16~18张,叶片绿色,茎秆乌绿色,上部近叶片内侧带紫色;耐芋疫病,前期芋疫病发生轻,后期恢复快;单个母芋100g左右,单个子孙芋平均40g以上,单株结子孙芋数15个左右,子孙芋卵圆形,芋芽红色;芋头口感嫩、滑、糯,香味浓,品质好,硬度较高,适宜蒸煮食用。怕湿怕旱,耐瘠能力差,应选择肥沃土壤种植,适当多施肥。
  3 品质分析
  经江苏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检验,2015年品质分析结果折干率23.5%,粗多糖3.38%,蛋白2.63%,淀粉27.1%。
  4 高产栽培技术
  4.1 播前准备
  4.1.1 田块选择 该品种属于多子芋,喜湿怕涝,全生育期需要湿润土壤,但不能淹水。选2~3a未种植过芋头,能灌能排、土壤肥力较高的田块进行种植。
  4.1.2 芋种的选择和处理 选择单个重量在20~30g的健壮光滑,无病斑子芋作为种芋。选种后将种芋晾晒2d,去掉芋头上的鳞片毛。种芋用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兑水浸种10min,晾干即可播种。
  4.1.3 整地施肥 芋田应进行深翻,冬季冻垡,春季捣碎,开春后于播种前10d每hm2施腐熟有机肥15 000kg、无机复合肥600~900kg、过磷酸钙225kg、硫酸镁30kg作基肥,对于缺硼缺锌的田块要施硼砂15kg/hm2,硫酸锌15kg/hm2等硼肥和锌肥。按连垄带沟宽130cm,垄面净宽80cm,垄高25cm以上整理垄面,垄面整理达到细、碎、平。
  4.2 适期播种 一般选在4月上旬,日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时进行播种,具体时间要选择气温稳定升高的“冷尾暖头”进行播种。播种后立即用除草剂打封闭,每hm2用“金都尔”1 200~1 500mL兑水900kg喷细雾,力求喷施均匀,喷后不动土。化除后及时覆盖地膜,地膜宽度1.1~1.2m,厚度0.006㎜。
  4.3 合理密植 一般每垄种植2行,行距40~50cm,株距30~35cm,种植密度4.5~5.3万株/hm2。
  4.4 科学施肥 重点追好2次肥:一是苗期。芋苗有2~3片真叶,株高15cm左右时,用人畜粪600~750kg/hm2,兑水2倍点浇,或用高浓度复合肥(45%)225㎏/hm2,在雨前、雨中趁土壤湿度较高时穴施。注意点是要离棵盘10cm左右,以免伤根。二是膨大期追肥。一般在6月中下旬植株叶片7~8张真叶,苗高60cm左右,地下球茎开始膨大,这时期是芋头生长最旺盛、需肥最多的时期,要加大施肥量,并增加钾肥用量。这时芋叶接近封行,每hm2用45%复合肥450~675kg+硝酸钾120~150kg撒施行间,然后培土。但施肥一定要掌握看天、看地、看苗。基肥足,前期追肥多的后期要少施,前期长势旺盛的后期要少施甚至不施,以防生长过旺,茎叶养分不能转移到球茎,降低产量,降低品质。
  4.5 病虫防治 主要病害有芋疫病、炭疽病。防治方法以农业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实行合理轮作,选择无病害种芋,进行种芋消毒。发病初期用25%阿米西达悬浮剂和志信2000(53.8%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配合喷施2~3次。虫害主要有蚜虫、斜纹夜蛾、蛴螬等。要根据虫情,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喷施,严禁使用剧毒、高残留农药。
  4.6 及时培土壅根 培土能抑制子芋顶芽生长,抑制新芋荷的形成,并在较低温度和湿润环境中,有利球茎肥大,增加子芋、孙芋的产量。第一次培土在株高50~60㎝(具有5张真叶)时进行并且与第二次追肥吻合。第二次培土一般在第一次以后20d左右。一般在7月上、中旬,将垄间的泥土培到植株基部,抬升垄高5~8cm,培土2~3次。一次培土不宜过厚,否则妨碍根系呼吸,并使叶柄伸长,降低泰芋1号品质。培土应在土壤干湿适中时进行,一方面便于操作,另一方面培土的土壤容易细碎,培土容易均匀,能使子芋正常膨大,生长端正。
  4.7 适时收获 芋叶变黄衰败是球茎成熟的象征,此时采收淀粉含量高,食味好,产量高。但为了提高效益,延长供应期,也可以提早或延迟采收。采收早、产量低,但价格高;采收迟,价格也高,但会影响下熟作物的播种。泰芋1号属于中晚熟品种,多在10月上旬至11月上旬收获。
  (责编:徐焕斗)
其他文献
【目的】筛选体外培养昆明小鼠原始生殖细胞(PGCs)的最佳无血清培养基,为昆明小鼠胚胎生殖细胞(EGCs)建系奠定基础。【方法】以妊娠8.5-12.5 d昆明小鼠PGCs为材料,采用无血清培养
摘 要:针对近年太湖县农民过度使用化肥造成投入产出比逐年下降,根据省土肥站统一部署,为验证棉花最佳施肥量,提高化肥效率,2013年在徐桥镇棉花上进行测土配方施肥肥效校正试验,通过试验综合比较肥料投入与产量、经济效益等指标,为进一步优化棉花配方施肥提供依据。  关键词:棉花;效验;配方施肥;最佳使用量  中图分类号 S5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21-0041-0
摘 要:为了解25%氟环唑SC在不同剂量下对水稻纹枯病、稻曲病防治效果的差异,宁国市种植业局进行了25%氟环唑SC防治水稻纹枯病、稻曲病效果试验,以筛选出其在水稻纹枯病、稻曲病防治上最佳使用量。  关键词:25%氟环唑SC;水稻纹枯病;稻曲病;防效试验  中图分类号 S4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16-0056-02  1 试验目的  设计不同使用剂量,探索25
【目的】对典范性状对进行决策分析,为多数量性状的选择提供一种简便的方法。【方法】运用通径分析的决策分析方法对典范组合性状对进行决策分析。【结果】建立了典范性状对的
【目的】研究猪HGD基因第14外显子单核苷酸多态性对猪胴体和肉质性状的遗传效应。【方法】以金华×皮特兰资源家系F2代猪为研究材料,用PCR-SSCP方法检测猪HGD基因第14外显
摘 要:该文介绍了短枝六道木的繁育技术,并对短枝六道木的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和具体措施。主要包括:开发有地方特色的饮食,有计划地进行人工驯化,进行遗传改良等。旨在为短枝六道木的进一步繁育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短枝六道木;繁育方法;利用建议  中图分类号 S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08-100-02  短枝六道木(Abelia engleriana(Graeb
摘 要:该文针对当前黄淮地区秋冬茬萝卜栽培现状,结合当地生产实际,从萝卜品种的选择、整地施肥、播期播量、田间管理、肉质根常见问题的预防、病虫害防治和适时收获等方面探讨了秋冬萝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以期为提高黄淮地区秋冬萝卜产量、改善萝卜品质提供参考。  关键词:萝卜;栽培技术;黄淮地区  中图分类号 S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19-0056-02  萝卜(Rap
摘 要:农产品检验检测机构为了提高自身的检测能力和管理水平,并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和结果,首先必须通过资质认定评审。区县一级的农产品检测实验室如何能够顺利地通过资质认定评审,需要做多方面的准备工作。该文结合浦口区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通过省级资质认定评审的有关情况,分别从实验室的硬件和软件准备方面进行了总结介绍,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产品;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  中图分类号 F322
全域化景区建设有助于丰富美丽乡村发展载体,创新生态经济经营模式。安吉县山川乡是浙江省最美乡村之一,获批全国首个全乡域4A级旅游景区,成为美丽乡村升级版经典案例。山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