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鹿海外,该营销“亮剑”了

来源 :成功营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mhou56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几何时,TCL、明基、联想、中海油等等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何其热闹!但浮华之后,人们发现,到头来大多数并购还是没有逃离“只捡到芝麻”的落寞。
  中国企业的海外机会在哪里?
  早在海外并购风气日盛的2005年,舒尔茨在《整合营销传播与中国》一文中指出,中国企业拥有“跨越式”的发展机遇,“但关键不在于产品品质或低成本,而是在于营销能力”-在新技术、新媒体浪潮引发的营销革命中,西方企业正在竭力从昂贵而陈旧的营销系统中脱离出来,同时它们发现这种变革阻力极大。
  “如果在下一个十年中,中国企业能够掌握营销传播工具,它们将真正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而不仅仅是处于低成本意义上的供应链的一环。”
  可以说,中国企业“走出去”,最大的挑戰和机会,给了能够顺应新媒体革命带来的国际性“营销革命”浪潮的中国营销人。
  而在外国人的视角里,中国营销人的国际化显然不够。在《扩张海外 反哺本土》中,任跨国咨询公司全球副总裁何德高先生(Ron Haddock)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市场里很多行业领袖不是中国公司?“这是因为跨国公司通过进入中国市场,已经获得了中国企业引以为豪的低成本优势”,而中国营销人要想扭转这种局面,惟一的办法,就是“走出去”。
  在“比外国人了解中国,但比中国人熟悉外国”的拥有跨国运作经验的国人眼中,营销人“走出去”更为迫切。另一篇文章《品牌国际化是一种体验》里,陈一木丹女士指出,中国营销人的国际化,最大的障碍不是语言,也不是知识,而是缺乏体验。“如同一个去美国旅游过的人,和在那里居住生活过的人,对当地的体验截然不同一样”。
  但遗憾的是,在“走出去”的浪潮里,大多数中国企业都陶醉在“并购成功”的光环里,没有真正做好营销的“落地”工作。与市场脱节的结果,就是随之而来的“重重一跤”。中国企业在营销上真的没有机会吗?新技术革命已经给中国营销人带来了空前的“后发机遇”。
  鉴于此,《成功营销》的“海外营销”专题,没有选择联想、TCL、明基等传统营销风格的企业,而仅仅抓住中国营销界的“跨越式”发展机遇,立足于那些通过新媒体手段展开的海外营销案例。把正在日本向“互联网公司”转型的金山软件公司和十年来一直在国外开展网络营销的网盛科技公司,进行案例解读。一系列的专题文章,将全方位启动营销人对海外营销的思考。
其他文献
作文,在审题立意的基础上,还应做到言之有物,内容充实。这就必须让学生学会积累与运用写作素材。那么如何积累素材呢?  一.作文素材的积累  (一)从生活中积累素材  丰富多彩的自然环境和千变万化的社会生活,是学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源泉。叶圣陶在《文章例话》中说:“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因此,要引导学生积极投身到社会生活中去,观察社会、体验生活
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这一考点属于A层级,并不太难。但在实际考试中,学生普遍感觉比较难,得分也不高。在平时的学习中,学生认为字形考查得太多,太杂,不知如何去记忆。在这里提供几种记忆方法,让记忆平添许多趣味,产生“巧记”的效果,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一、前后一致记忆法  前后一致是指两个字的偏旁部首是一样的,根据前一个字或后一个字来判断偏旁。只要偏旁部首不一样,就是错误的。如: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