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同根生,为何相径庭?

来源 :祝您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yd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家不远的小河上有一座清朝修建的风雨桥,不知从何时起,桥墩的缝隙里长了一棵桃树,年年叶繁花茂,果实累累。园艺师们大显身手,在桃树上嫁接了一棵李树。每到春天,这棵树的一边是火红欲燃的桃花,一边是雪白素雅的李花,相映成趣,成了家乡的一景。但我看到这棵树时,却常常想起从我手中溜走的一个老年淡漠型甲亢病人。
  很多人都知道,甲状腺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像一只蝴蝶样位于喉结处,肿大时伸手一摸就能摸到。甲状腺重15~25克,蝴蝶的“翅膀”分别叫左、右侧叶,蝴蝶的“身体”就叫甲状腺峡部。
  甲状腺主要分泌甲状腺激素,促进身体产生热量,并参与蛋白质、脂肪、糖和维生素等物质的代谢,在人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中起着“四两拨千斤”的重要作用。正常人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恰到好处,若分泌减少,出现甲状腺功能低下,简称甲低;若分泌增多,则出现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罹患甲亢后,病人有多食、易餓、疲乏无力、怕热多汗、皮肤温暖湿润等高代谢的表现,还有爱发脾气、烦躁不安、失眠等神经系统症状。
  我那时从学校毕业不久,印象中甲亢病人就有“亢进”的表现,像桃花一样火红欲燃。但我恰恰接诊的是一位66岁的王姓老人。据家属介绍,王大爷平时身体健康,性格爽朗,热爱劳动,多言善语,还有一定的幽默感。但一年多来,逐渐出现不明原因的食欲不振、消瘦乏力,对以往感兴趣的事,如养花种草,逗弄小孙子等也显得索然无味,反应迟钝。整天一副忧心忡忡、愁眉苦脸的样子,有时还整天睡觉。我检查时发现王大爷体温不高,心率不快,神志淡漠,消瘦,皮肤干燥发冷,心电图检查有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就诊断为冠心病、神经官能症。按这两种病治疗后,王大爷病情不但没缓解,还越来越严重,有时甚至出现昏睡现象。只得将王大爷转往省医院。在省医院给王大爷做了T3、T4和甲状腺131I等检查,结果发现都增高,这才诊断为淡漠型甲亢。
  淡漠型甲亢又称隐蔽型或无力型甲亢,多见于老年人。淡漠型甲亢的表现与一般的甲亢大相径庭,就像风雨桥上的桃树一样,本是同根生,却开出洁白的李花。该病发病隐匿,临床表现不典型,除王大爷出现的一些现象外,常突出心血管和胃肠道症状。老年人多伴有其他原因引起的心脏病,但甲亢时心动过速出现少,不少病人合并有心绞痛,有的甚至发生心肌梗死。发生心律紊乱和心力衰竭者更为常见,统计约占半数以上,容易误诊为心血管疾病。老年甲亢病人食欲减退的发生率较多,而且多同时伴有腹泻,以致消瘦更为突出,常误诊为癌症。同时病人乏力羸弱,全身衰竭,表情抑郁淡漠,有时神志模糊、昏迷,如不经化验检查,没有一点甲亢的蛛丝马迹,很容易漏诊、误诊。
  这件事已过去多年,风雨桥早已改建,本是同根生的桃、李花也不见踪影,但这株桃李树却时时闪现在我眼前,促使我不断学习医学知识,认真对待每一个病人。因为人和病都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在共性中存在着特殊性。
其他文献
时下,从电视、报纸、杂志及网络上都会看到类似的广告:“白内障手术15分钟还你光明!”许多患有白内障的老人,东奔西走,四处求医。有的医生说你的白内障马上可以手术;有的则说再观察观察,择期手术,弄得老人无所适从,不知听谁的好。  上世纪80年代以前,大家都知道白内障要等“成熟"才做手术,这是由于限于当时的医疗水平和医疗设备,认为此期手术是合适的。80年代后,显微外科在眼科迅速发展与普及,白内障手术方法
黑痣是由含有黑色素的痣细胞组成,根据黑痣的皮疹形态和痣细胞在皮肤的不同位置,将黑痣分为三种:交界痣、皮内痣、混合痣。  交界痣:黑痣表面光滑无毛、小而扁平,褐色或黑色,多发生在手掌和足底。痣细胞位于表皮和真皮的交界处,故取名交界痣。  皮内痣:黑痣呈半球形隆起,上有毛发,有的黑痣底部带蒂,淡褐色或深褐色。多见与头面部、颈部。痣细胞位于真皮不同深部,故取名皮内痣。  混合痣:外观与交界痣相似,稍隆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