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美棉最大的客户,中国棉花消费和政策的一举一动都会引起美国棉花业界的极大关注,美国国际棉花协会作为美国棉花海外推广机构,也密切保持着和中方的联系。在新一年度我国棉花收储政策推出之际,本刊记者就中国棉花政策、市场消费,以及美棉生产情况等问题采访了美国国际棉花协会中国区总裁毛凯琳。

中国棉花政策对美棉也是机会
TAweekly:年初美国农业部预计本年度美国棉花种植面积会有所减少,目前的情况如何?
毛凯琳:根据美国农业部的最新统计,2013/2014年度的棉花种植面积将比之前的预期有所增加,因为农民会对比价格,从而调整种植预期。今年以来玉米价格在下跌,棉价相对玉米等产品更有优势,所以玉米种植减少了,棉花种植面积高于预期。
美国农业部最新预计本年度美国棉花产量将接近380万吨,其中出口在280万吨左右。美国仍将是世界出口最多的国家,最大的出口国是中国。美国棉花质量高,稳定出口,能确保中国市场的需要。
TAweekly:中国棉花库存已达1000万吨,不久前政府发布了新一年的收储政策,这对国际棉花市场有何影响?
毛凯琳:目前中国棉花市场可以分三个部分,一部分被政府收储,一部分自用满足内需,还有一部分加工后出口。被政府收储的棉花已经占世界库存的一半,我们理解中国政府的初衷,要保护农民的基本利益。我们希望的是政策保持稳定,不要出现大的波动。中国在抛储政策中,也给予购买者进口配额的权利,这也有利于美国棉花的出口,国际市场的棉价也有所上涨,中国棉价与国际市场棉价也有所缩小。
TAweekly:由于国内外棉价差,导致中国纺织企业加大进口棉纱的力度,这对美棉出口有怎样的影响?
毛凯琳:今年3月,我在北京纱线展上看到有很多印度、巴基斯坦的纱线企业参展,中国很多企业愿意进口低支棉纱和粗纱,但印度、巴基斯坦的棉纱质量还达不到中国的需要,高支纱还需中国自己生产,而且需求呈上升趋势。近来,美国皮马棉商接到很多中国企业的咨询,皮马棉的价格也在上涨,这说明美国高端的皮马棉在中国市场有很大潜力。目前,我们正在与美国皮马棉供应商、知名服装品牌布克兄弟(Brooks Brothers)合作,推广皮马棉。布克兄弟是美国老字号服装品牌,我们希望通过三方合作介绍天然棉花的优异性,展示自然的生活方式。布克兄弟在中国很多城市开设了专卖店,受到中国消费者的欢迎。
对棉花消费充满信心
TAweekly:中国与国外的棉价差制约了中国纺织企业对棉花的使用量,化纤使用量在逐渐增多,您认为未来棉花市场消费潜力在哪里?
毛凯琳:我们在中国市场做了一个消费调查,消费者对服装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74%的消费者喜欢天然棉纤维,如果棉产品质量的确好,88%的消费者为此愿意多付钱。44%的消费者认为2012年服装质量比2011年差了,很多人搞不清服装面料的纤维成分。根据生活方式调查的数据,目前,77%的消费者认为质量更好的服装由天然纤维制成,这显然高于2008年的69%,也高于2009年的73%,2010年和2011年的75%。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牛仔服装,天然纤维符合人们的健康生活方式,而身体健康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
TAweekly:从世界看,棉花的生产和消费有什么样的趋势?
毛凯琳:近年来,全球棉花消费量的比重呈现下降趋势,但基于纤维使用总量的稳定增长,以及人们对健康、环保、舒适性的追求,未来棉花的实际消费量依然保持乐观。作为全球第一大棉花生产及消费国,中国棉花产量近年来基本稳定,中国也在积极推广机械化种植并提高棉花品质。
在国内外棉花高价差的情况下,棉花进口需求保持较高。由于棉花进口配额数量有限,以40%关税方式的进口数量增长较快,棉花消费需求基本稳定,十几亿的内需是棉花消费量的有力保障,未来仍存在一定增长空间。
作为全球第二大棉花生产及消费国,印度棉花产量基本稳定,消费量不断增加。印度虽然非棉纤维发展较快,但并没有对棉花形成挑战,棉花消费及纺纱能力也都在增长。
因此我对棉花消费充满信心,这种信心来自于市场调查,来自于人们对品质生活的追求。在生产方面,一些国家正在从棉花种植方面着手研究,提倡先进、环保概念,提供和推广更优质的棉花。
一切都会好起来
TAweekly:美棉每年都在不遗余力地在消费者中传播天然棉花的优异性,今年有什么打算?
毛凯琳:今年活动的主题是“Mian,由你想象”,在北京、成都、香港、杭州这四座代表不同地域的城市,分别拍摄四部Mian系列微电影,让更多的喜爱天然棉纤维的消费者们挖掘当地城市的特色文化和棉生活方式,激发消费者无限的想象力,分享他们自己对于“Mian,由你想象”的理解。最终促进中国消费者对棉花及相关应用的了解,推广棉花在服饰与家居生活等领域中的创新应用与发展。
TAweekly:目前美国消费市场的情况有什么变化?
毛凯琳:今年以来,美国消费市场有所恢复,但这种恢复是缓慢的,还远没有达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但趋势总是向好的。就像这日渐温暖的天气,春天来了,一切都会好起来。

中国棉花政策对美棉也是机会
TAweekly:年初美国农业部预计本年度美国棉花种植面积会有所减少,目前的情况如何?
毛凯琳:根据美国农业部的最新统计,2013/2014年度的棉花种植面积将比之前的预期有所增加,因为农民会对比价格,从而调整种植预期。今年以来玉米价格在下跌,棉价相对玉米等产品更有优势,所以玉米种植减少了,棉花种植面积高于预期。
美国农业部最新预计本年度美国棉花产量将接近380万吨,其中出口在280万吨左右。美国仍将是世界出口最多的国家,最大的出口国是中国。美国棉花质量高,稳定出口,能确保中国市场的需要。
TAweekly:中国棉花库存已达1000万吨,不久前政府发布了新一年的收储政策,这对国际棉花市场有何影响?
毛凯琳:目前中国棉花市场可以分三个部分,一部分被政府收储,一部分自用满足内需,还有一部分加工后出口。被政府收储的棉花已经占世界库存的一半,我们理解中国政府的初衷,要保护农民的基本利益。我们希望的是政策保持稳定,不要出现大的波动。中国在抛储政策中,也给予购买者进口配额的权利,这也有利于美国棉花的出口,国际市场的棉价也有所上涨,中国棉价与国际市场棉价也有所缩小。
TAweekly:由于国内外棉价差,导致中国纺织企业加大进口棉纱的力度,这对美棉出口有怎样的影响?
毛凯琳:今年3月,我在北京纱线展上看到有很多印度、巴基斯坦的纱线企业参展,中国很多企业愿意进口低支棉纱和粗纱,但印度、巴基斯坦的棉纱质量还达不到中国的需要,高支纱还需中国自己生产,而且需求呈上升趋势。近来,美国皮马棉商接到很多中国企业的咨询,皮马棉的价格也在上涨,这说明美国高端的皮马棉在中国市场有很大潜力。目前,我们正在与美国皮马棉供应商、知名服装品牌布克兄弟(Brooks Brothers)合作,推广皮马棉。布克兄弟是美国老字号服装品牌,我们希望通过三方合作介绍天然棉花的优异性,展示自然的生活方式。布克兄弟在中国很多城市开设了专卖店,受到中国消费者的欢迎。
对棉花消费充满信心
TAweekly:中国与国外的棉价差制约了中国纺织企业对棉花的使用量,化纤使用量在逐渐增多,您认为未来棉花市场消费潜力在哪里?
毛凯琳:我们在中国市场做了一个消费调查,消费者对服装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74%的消费者喜欢天然棉纤维,如果棉产品质量的确好,88%的消费者为此愿意多付钱。44%的消费者认为2012年服装质量比2011年差了,很多人搞不清服装面料的纤维成分。根据生活方式调查的数据,目前,77%的消费者认为质量更好的服装由天然纤维制成,这显然高于2008年的69%,也高于2009年的73%,2010年和2011年的75%。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牛仔服装,天然纤维符合人们的健康生活方式,而身体健康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
TAweekly:从世界看,棉花的生产和消费有什么样的趋势?
毛凯琳:近年来,全球棉花消费量的比重呈现下降趋势,但基于纤维使用总量的稳定增长,以及人们对健康、环保、舒适性的追求,未来棉花的实际消费量依然保持乐观。作为全球第一大棉花生产及消费国,中国棉花产量近年来基本稳定,中国也在积极推广机械化种植并提高棉花品质。
在国内外棉花高价差的情况下,棉花进口需求保持较高。由于棉花进口配额数量有限,以40%关税方式的进口数量增长较快,棉花消费需求基本稳定,十几亿的内需是棉花消费量的有力保障,未来仍存在一定增长空间。
作为全球第二大棉花生产及消费国,印度棉花产量基本稳定,消费量不断增加。印度虽然非棉纤维发展较快,但并没有对棉花形成挑战,棉花消费及纺纱能力也都在增长。
因此我对棉花消费充满信心,这种信心来自于市场调查,来自于人们对品质生活的追求。在生产方面,一些国家正在从棉花种植方面着手研究,提倡先进、环保概念,提供和推广更优质的棉花。
一切都会好起来
TAweekly:美棉每年都在不遗余力地在消费者中传播天然棉花的优异性,今年有什么打算?
毛凯琳:今年活动的主题是“Mian,由你想象”,在北京、成都、香港、杭州这四座代表不同地域的城市,分别拍摄四部Mian系列微电影,让更多的喜爱天然棉纤维的消费者们挖掘当地城市的特色文化和棉生活方式,激发消费者无限的想象力,分享他们自己对于“Mian,由你想象”的理解。最终促进中国消费者对棉花及相关应用的了解,推广棉花在服饰与家居生活等领域中的创新应用与发展。
TAweekly:目前美国消费市场的情况有什么变化?
毛凯琳:今年以来,美国消费市场有所恢复,但这种恢复是缓慢的,还远没有达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但趋势总是向好的。就像这日渐温暖的天气,春天来了,一切都会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