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蓝图绘到底

来源 :林业与生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peng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永州是一座千年古城,也是一座生机勃发的森林城市。2011年,永州市启动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并于2015年11月被国家林业局授牌国家森城市。作为湘江的源头,永州森林建设不仅关系到永州人民的幸福,更事关整个湖南的生态。创森成功并不意味着“国家森林城市”这块金字招牌就留在了永州,留住这块金字招牌,巩固提高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成果是自2016年以来永州市的一项重要工作。
  绿之担当:不负重任再添色
  2016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始终强化担当意识、责任意识,本着“森林城市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认识,一届接着一届干,先后出台实施《永州市巩固提高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成果工作方案》《永州市中心城区创建“六个绿色”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坚持做到创森工作领导机构不散、人员队伍不减、职责使命不变,市林业、水利、城建、农业农村、自然资源、生态环保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科学高效推动工作落实。把创森纳入“六城同创”工作,在中心城区创建“六个绿色”工作,以大生态定位、大规划布局、大工程带动、大手笔投入,坚定不移走绿色、生态、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之路。
  目前,永州市森林资源家底不断增厚。全市林业用地面积155.21万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68.8%。59个森林公园、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星罗棋布,耀眼生辉,孕育了陆生脊椎动物1000余种、维管束植物2700余种,林深叶茂,奇珍异兽,水碧天蓝,锦绣潇湘不负盛名。
  绿之举措:策马扬鞭再奋蹄
  实干才能兴业。在巩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成果中,一项项科学务实的举措、一次次攻坚克难的奋进,谱写出一首首绿满潇湘的凯歌。
  聚力《规划》的执行。坚持以《永州市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为统领,强化《规划》的权威性、约束性和执行力。自2015年以来,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先后落户12个县区,增强了生态建设后劲。退耕还林还湿工程、小微湿地建设工程全面启动,累计完成346.11万公顷。中心城区“六个绿色”创建工作,阳明山、金洞森林康养试点示范基地建设,金洞楠木康养特色小镇试点建设全面开花。江华、宁远、祁阳等7个县成功入列省级森林城市创建名单,创森工作走向深入。美丽乡村、秀美林场建设如火如荼,69个村被省、市授牌美丽乡村示范村,4个国有林场获评全省秀美林场称号。
  聚力提质城区绿化。冷水滩区新建的白石山公园,依山傍水,树木葱茏,草地泛翠,亭台楼阁,相映成趣,拾阶而上,一步一景,给市民又增添了游园赏景的好去处。4年间,市中心城区绿地、城市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和附属绿地面积不断扩大,新增面积近2700公顷。初步构建起“一圈、一环、二带、四楔、六洲、七片、二十八园”的主体绿地系统网络格局;县域中心城区完成绿地系统建设项目41个、面积195.44公顷,基本形成点上绿化成景、线上绿化成荫、环上绿化成带、面上绿化成林。新建成的永州森林植物园,总面积达520公顷,园内有各类植物2000多种,森林覆盖率达94.5%。林茂竹修、花团锦簇、水碧天蓝,优美宜人的园区环境,书写着几年来全市人民大抓森林城市建设的生动篇章。
  聚力增加城郊绿量。全面加强城边、路边、水边、村边、宅边“五边”造林、重点工程造林、“裸露山地”绿化和通道绿化等工作,累计完成造林面积约7万公顷、封山育林面积5.42万公顷、森林抚育面积18.71万公顷,建设省级森林经营示范基地9个。全市林地面积、森林蓄积量、森林覆盖率继续位居全省前列。改造完成的永州大道,新增的中央绿化隔离带生机盎然,与周边绿化带,构成了名副其实的生态廊道、景观大道。
  聚力升级林业产业。成功创建冷水滩林业产业示范园区、新田林产工业示范园区两个国家现代林业产业园,新增10家省级现代林业特色产业园,目前全市省级特色产业园达到22家,成功举办中国茶籽油品牌集群成立大会暨首届中国茶籽油集群品牌高峰论坛。
  聚力保护森林资源。大力实施湘江生态修复工程,积极推进湿地公园创建工作,分别新增3个国家湿地公园试点、省级湿地公园试点。推进森林禁伐减伐三年行动,森林覆盖率连续2年增幅居全省第一;深入推进公益林保护工作,总面积近61.33万公顷;抓实森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工作,建成全省首家地市级航空护林站,全市森林火灾发生率、受害率,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发生率、成灾率,持续保持历史低位;开展“绿盾2018”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为守护森林构筑起坚强防线。
  聚力营造森林建设氛围。持续开展春节团拜植树、“3·12”植树节植树活动,年均义务植树尽责率达94%;借力“爱鸟周”“森林防火宣传月”“国际湿地日”等主题活动,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深入推进树木认建认养、纪念林建设、古树名木保护,助推全社会爱绿、植绿、护绿良好风尚,形成共建共享的强大合力。
  绿之收获:凯歌频传再建功
  播撒一片绿,喜获满园春。永州的森林城市建设,成果和效益是全方位的。今天,我们欣喜地看到,永州的城市森林网络更加优化,城市森林体质更加健康,城市林业经济更加活跃,城市生态文化更加繁荣,城市森林管理更加健全。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不断显现。
  据监测,全市45.26%的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13.43平方米的人均公园绿地面积、33.81%的街道树冠覆盖率、45.44%的地面停车场乔木树冠覆盖率、82.43%水岸林木绿化率、83.95%的道路林木绿化率等均超過国家评价指标,全市乡土树种绿化使用率、郊区森林自然度,年森林火灾、森林病虫灾害受害率等,均符合要求。自2016年以来,新增3个国家湿地公园试点、2个国家级石漠公园、2个国家森林公园和3个省级湿地公园试点、2个省级森林公园和14个县郊区森林公园,旅游产业蓬勃发展,全市林业经济总产值年均增长超过10%,2018年达到424.32亿元。借力森林城市建设助推精准扶贫,发展速丰林、油茶林、木本药材、毛竹等基地,让山地资源变成绿色银行,助力1000多户建档贫困户脱贫摘帽。
  如今,在永州大地,无论是城区,还是城郊,抑或是乡野,处处一派绿意葱茏。车子行进在青山绿水间,车窗外是鲜花、绿地、流水……这一切,不禁让人心生“车在路上走,人在画中游”之感,绿水青山的美丽永州迸发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其他文献
绿水青山是湖南的亮丽名片,也是三湘林人向世界交出的一份满意答卷。  新中国成立以来,湖南林业历大事、经难事、抓要事、办实事,书写了一部波澜壮阔的发展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建设成就,林业整体实力跻身全国林草系统前列。目前,全省森林覆盖率59.82%、活立木蓄积量5.72亿立方米,分别位居全国第六位、第九位,林业产业总产值4600亿元。  70年,森林已染绿三湘大地,全省构建起了“一湖三山四水”的生态安
期刊
2018年12月,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生态廊道建设的意见正式发布实施,湖南成为继上海市之后全国第二个出台生态廊道建设意见的省市区。  2019年12月11日,湖南省林业局、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发文《关于印发(2019-2023年)的通知》(以下简称《总体规划》)。根据《总体规划》,未来5至10年,湖南省将全面建成30条省级重要生态廊道,让三湘大地颜值更高,气质更佳。  什么是生态
期刊
2019年11月18日,从城步苗族自治县森林公安局获悉,在湖南南山国家公园管理局的大力支持下,该局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奋战,先后将王某某、夏某等18名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犯罪嫌疑人抓获,成功破获一跨县、市非法猎捕、收购、贩卖野生动物系列案件。  2018年10月11日,城步苗族自治县西岩镇金紫乡三江村一处空旷田野里万籁俱寂,浓雾笼罩在田野上,微风中夹杂着丝丝细雨,用竹子和丝网做成的捕鸟网木讷地竖在稻田中
期刊
森林認证是一种运用市场机制来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工具,对森林经营、林产品加工、绿色消费有着一套完整的国际化的标准。短短几十年来,森林认证已获得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实践证明,不断推进森林认证体系建设,可以获得更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对消费者而言,选择森林认证产品与自身利益息息相关。从牙签、书架、木床等木质林产品,到菌菇、中药材、山野菜、林油、林草等非木质林产品,每个人的生活都与林产品联系紧密
期刊
五盖山国有林场峰顶常年被霜、雪、云、雾、露所盖,故称五盖山,南北长22公里,东西宽4.5公里,最高海拔1619.9米,森林面积6533.3公顷,生存着百余种野生动物和珍贵名木。在林场待了40年的护林员邓子勤对这些不仅如数家珍,而且对哪里的植被茂盛,哪里的野生动物活动频繁、哪里的防火地带需补植……心中也有一本“账”。当然,这本“账”同样记载着他多年的辛劳和业绩。  正是凭着这本“账”,他于2019年
期刊
松材线虫病又称松树萎蔫病,是松树的一种毁灭性流行病。松褐天牛是其主要传媒昆虫。传播面积在我国持续扩大,致病力强,寄主死亡率快,造成损失不断加大,危害复杂性日益增强,特别是泰山、黄山、庐山等国家风景名胜区相继发生疫情,严重威胁我国重点区域生态安全,破坏历史文化景观价值,影响优质生态产品供给。  松材线虫病传播途径有两种:一是远距离传播。主要依靠带有松材线虫病的松材及其制品中传播,如家居装饰材料、电线
期刊
湘粤桂三省(区)交界处,潇水和珠江水系源頭,有一颗璀璨夺目的绿色明珠。其境内山川秀美,溪河密布,林木茂盛,植被丰富,有保存完好的大龙山、姑婆山两大原始次生林群落; 植物1200余种,珍稀植物40余种;动物260余种,国家、省级保护动物20余种。她就是因盛产“江华杉条”而名扬东南沿海、被誉为“三湘第一场”的江华国有林场。  江华国有林场始建于1954年,其前身为江华森林经营管理局,先后隶属于省、市管
期刊
“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有机融合,推动怀化市由林业大市向林业强市稳步迈进。”  据怀化市政府负责同志介绍,怀化市按照“生态提质、产业转型、改革惠民”的工作思路,加快推进集体林业综合改革,做好脱贫攻坚结合文章,切实解决“生态不经济、经济不生态”的问题。  怀化是森林资源大市,活立木蓄积量高达8027万立方米。据测算,林木资产总值达600亿元以上,可实现林权抵押贷款300亿元,直接拉动GDP
期刊
隆冬时节,放眼邵阳县2001平方公里大地,一片片油茶林青翠欲滴,产业发展的热潮如火如荼,古老村寨生机勃勃。  近年来,邵阳县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产业发展已真正成为贫困群体增收致富的“金钥匙”。  如今,“产业之花”已经开遍这片湘中宝地,产业扶贫逐渐挑起了脱贫攻坚的“大梁”,领跑脱贫加速度。  在邵阳县,一个村就是一个故事,一个产业就是带动贫困户脱贫的一条致富路。
期刊
平江县林学会于1979年成立,是平江成立较早的科技类社团组织之一。历年来,平江县林学会以林业科技推广为依托,以平江28.53万公顷林地为平台,在“德字1号”油茶无性系繁育上取得突破,楠竹低产林改造、林地测土配方建设、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监测等方面也成效显著。  强化科技宣传。5年来,学会通过网络宣传、专题宣传、下乡宣传、入户宣传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林业生产实用技术,普及林业科技知识,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