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底动脉尖综合征19例诊治体会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zhixie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473200河南省方城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关键词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诊治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1.11.033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临床少见,近年随着磁共振在基层医院广泛应用,本病逐渐被基层医师认识。笔者于2004年1月~2010年7月,共诊治脑梗死患者2000余例,发现基底动脉尖综合征19例,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19例TOBS患者中,男10例,女9例,年龄40~76岁;有高血压病史17例,糖尿病史6例,高脂血症19例。
  临床症状:短暂意识障碍19例,抽搐3例,眩晕呕吐5例,复视3例,偏身感觉障碍5例,幻觉3例,偏盲4例,轻偏瘫6例,上消化道出血3例,尿失禁12例。
  临床体征:垂直性眼球麻痹18例,单眼内收位3例,双眼内收位4例,眼球震颤6例,眼球反侧偏斜2例,瞳孔不等大17例,眼睑下垂14例,皮质盲5例。共济失调8例,偏身感觉障碍4例,轻偏瘫6例。
  头颅MRI:19例中,头颅MRI显示中脑、丘脑2处梗死灶3例;显示双侧丘脑、单侧枕叶3处梗死灶2例;显示中脑、小脑、单侧枕叶3处梗死灶2例;显示中脑、小脑、丘脑3处梗死灶3例;显示桥脑、小脑、枕叶3处梗死灶2例;显示单侧丘脑、双枕叶3处梗死灶2例;显示双侧丘脑及枕叶3处梗死灶3例;显示中脑、双侧小脑及单侧枕叶4处梗死灶4例。
  治疗:19例入院后,按重症处理,给以吸氧、心电监护、特护,给以抗血小板、抗凝、抗自由基、降颅压、防治并发症处理。同时对于基础病,特别是糖尿病进行控制血糖处理。
  
  
  结 果
  19例中12例治愈,7例遗留有共济失调、眼睑下垂、轻偏瘫及偏盲。
  
  
  讨 论
  TOBS是因基底动脉尖端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caplan等1980年首先报道,国内自1991年以来陆续有报道。随着磁共振在基层医院广泛使用,本病逐渐被基层神经内科医师认识,并引起重视。
  基底动脉尖端分出小脑上动脉及大脑后动脉二对血管,其分枝供应中脑、丘脑、小脑上部、颞叶内侧及枕叶,故基底动脉尖分杈处闭塞,常引起以上部位病变的症状与体征。TOBS多因动脉硬化性脑血栓形成及心源性或动脉源性栓塞引起,少数可由动脉炎、动脉瘤引起。
  TOBS的临床表现:①患者多在40~79岁发病;②眼球运动障碍及瞳孔异常(垂直麻痹、会聚障碍、假性外展神经麻痹、上睑痉挛、眼球反侧偏斜、瞳孔不等大、双侧扩瞳孔扩大等);③意识障碍(多为短暂性,也可反复发作);④对侧偏盲
  
  
  
  外伤性双侧额底部脑挫裂伤44例治疗分析
  李旭【sup】1【/sup】 毛东方【sup】2【/sup】
  473012河南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sup】1【/sup】
  473000河南南阳市中心医院【sup】2【/sup】
  
  
  
  摘 要 目的:探讨双额叶脑挫裂伤合理的治疗方法及手术指征。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双侧额底脑挫裂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4例患者行冠状开颅加去骨瓣减压术11例,冠状开颅骨瓣复位20例,冠状双额去大骨瓣术13例。术后随访6个月,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恢复良好15例,中度残疾14例,重度残疾5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7例。结论:对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要严密观察神志瞳孔情况,动态头颅CT复查,脱水剂不可过快过早减量停用,正确掌握手术适应证,早期手术能够提高抢救成功率,明显改善预后。
  关键词 双额叶脑挫裂伤 手术治疗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1.11.034
  
  额叶脑挫裂伤是一种临床比较常见的颅脑损伤,早期症状轻,患者可能仅有精神症状而缺乏意识障碍或意识障碍较轻,但这类患者病情变化较快,特别是额叶底部脑挫裂伤患者病情更易恶化。我院自2006年1月~2010年1月共收治脑挫裂伤患者44例,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中男30例,女l4例;年龄18~71岁,平均42.4岁。就诊时间于伤后2~18小时。损伤原因:车祸伤30例,坠落伤6例,跌伤4例,重物击伤(砸伤)4例。入院时格拉斯哥治疗结果分析(GCS)评分:<5分7例,5~8分11例,9~12分14例,13~15分12例。临床表现:伤后原发昏迷31例,神态清醒伴头痛、头晕、恶心17例,意识呈谵妄状态14例,肢体瘫痪5例,失语7例,有精神症状者24例。所有患者于入院当时即行头颅CT检查,提示单侧额叶脑挫裂伤29例,双额叶脑挫裂伤15例;伴硬膜外血肿6例,硬膜下血肿7例,伴颅骨骨折9例。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限制人出量,脱水、抗炎、降颅内压、止血、保持呼吸道通畅,控制高热、躁动、癫痫,控制液体人量,维持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抗生素,脑细胞活化剂以及加强监护等治疗。术前快速滴注20%甘露醇,采用双额叶冠状切口(双侧发际内),骨皮瓣分离,手术时保留中间颅骨骨梁,术中彻底清除血肿及挫裂伤灶,酌情祛除骨瓣减压,减压骨瓣要足够大并尽量靠近颅底,同时清除挫伤失活的额叶脑组织,必要时行额极切除,用颞肌筋膜或人工脑膜密切减张修补硬脑膜。对合并脑脊液鼻漏严重的行修补术。
  
  
  结 果
  44例患者行冠状开颅加去骨瓣减压术11例,冠状开颅骨瓣复位20例,冠状双额去大骨瓣术13例。术后随访6个月,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恢复良好15例,中度残疾14例,重度残疾5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7例。
  
  
  讨 论
  双额叶脑挫裂伤的发生机制较为复杂,多为枕部着力的减速对冲伤,另有一部分是前额接触的冲击伤,由于着力时头颅突然停止运动,而脑组织的惯性运动使额极撞击前颅底所致。又因额骨眶板表面粗糙不平,易使移动的额叶底面因磨擦而造成损伤 ,导致急性脑血管扩张,脑水肿以及伴发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的发生率高且进行性加重【sup】[1]【/sup】,其次双额叶后部为视丘下部及脑干等重要结构,颅内压增高所致的脑移位很容易造成继发性脑干损伤,常突发形成脑疝,病人常病情突然恶化,由意识清楚可迅速发展为昏迷并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继之呼吸停止、死亡。故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的手术指征应适当放宽,有弥漫性脑肿胀即便神志清楚也应早期手术。
  在临床出现以下情况时应立即手术治疗:①单一血肿>30ml者;②对于实质性脑损伤(脑挫裂伤、脑内血肿),如果有进行性意识障碍和神经功能损害,药物无法控制高颅压,CT出现明显占位效应者;中线移位>5mm,伴或不伴基底池受压者;③急性脑实质损伤,灶占位>50ml者;④急性脑实质损伤病人,通过脱水等药物治疗后颅内压>25mmHg,脑灌注压≤65mmHg者;对于急性脑实质损伤无意识改变和神经损害表现,药物能有效控制高颅压,CT未见明显占位效应,可保守治疗。必须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尤其是意识变化,动态复查CT。一旦意识状态转差,CT示脑水肿加重或占位明显,都应立即手术治疗。
  
  
  参考文献
  1 王忠诚.神经外科[M].武汉:湖北科学科技出版社,2005:418-422.
  
  
  
  或皮质盲;⑤可有严重的记忆障碍;⑥幻觉(大脑后桥幻觉、脑桥幻觉)。
  根据梗死部位的不同,TOBS分为脑干首端梗死及大脑后动脉区梗死。脑干首端梗死:中脑及丘脑网状激活系统缺血,表现从从嗜睡至昏迷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可呈一过性,持续数日或反复发作。少数患者出现大脑幻觉,特殊虚构症伴睡眠障碍,很少发生。可见瞳孔散大,眼球运动障碍,运动感觉障碍。大脑后动脉梗死:除视野缺损(对侧偏盲)或皮质盲,可有行为异常、虚构回答(常不能区分梦境与现实)、视觉失认等。颞叶内侧受累,可有严重记忆障碍,但一个患者不会出现所有症状。
  体会:临床遇有卒中危险因素的中老年人,突发意识障碍,又较快恢复,无明显运动障碍,但有瞳孔改变、动眼神经麻痹、垂直注视麻痹,应想到TOBS可能。如有皮质盲或偏盲、严重记忆障碍,更支持诊断。此时要进行MRI头部检查。如果MRI检查发现双侧丘脑、丘脑下部、中脑、桥脑、小脑、颞叶内侧及枕叶2个或2个以上部位梗死灶,可确诊。确诊后要重视此類病人,按重症处理,进行综合有效的治疗,大部分可以得到救治。
  
  
  参考文献
  1 胡维铭,王维治,主编.神经内科主治医生900问.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7:554-556.
  2 吴江,主编.神经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59-161.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针对幼儿篮球活动进行研究,通过对幼儿篮球活动开展的形式和内容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推动篮球活动在幼儿阶段的开展,更好的促进幼儿的篮球兴趣、锻炼身体的协调、耐
运用倡导联盟框架对1970年代以来中国大气污染防治政策演变机理进行分析,探讨政策的变迁途径和内在逻辑。研究发现:大气污染防治政策的演变存在两条途径,相比于内部途径,外部
作为一种颇具影响力的公共政策过程理论,倡导联盟框架正得到世界范围内的广泛检验,但检验工作多集中于其理论观点而忽略它本身的方法论假设。注重技术性信息的作用、设定10年
目的探讨吸烟、饮酒与男性肝细胞癌(HCC)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2012年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住院并首次接受肝脏根治性治疗的479例男
目的探讨输液加温对全身麻醉下行开腹手术患者术中体温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7月—2011年3月在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择期行开腹手术的患者87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保温组(A组
病历资料  患者,女,62岁,主因胸前区上部肿物2个月伴双肩部疼痛不适2周,加重伴雙上肢活动受限1天,于2011年5月16日就诊。查见胸骨柄处包块约5cm×4cm×3cm大小,正常肤色,质硬固定,边界欠情,无明显压痛,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胸部CT平扫强化示前正中胸壁及前上纵隔占位,胸骨、锁骨头骨质破坏伴胸骨病理性骨折。实验室检查,血沉20mm/小时,血常规、尿常规正常,结核菌素试验弱阳性,腹部B
通过本研究发现天津市高校青少年对于运动健身的消费认知水平处于较低水平,其消费的主要制约因素只局限于社交活动、增强身体素质水平、娱乐这三方面,每周在参与体育运动当中
<正> 痤疮在青年人中较为多见。这是由于青春期内分泌增强,刺激皮脂腺分泌过盛,排泄口阻塞,加上细菌侵入而引起。不仅痛、痒,而且对外界影响很敏感,易反复感染,病程可拖延数
期刊
目的:对乙型肝炎的产妇进行感染管理控制,防止乙型肝炎疾病的传播。方法:对待产及分娩的产妇进行科学管理及对其产生的医疗垃圾进行严格的管理,医护人员做好职业防护,防止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