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待寒风过,与你赴山河”

来源 :党员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it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员生活》:在此次疫情战斗中,您觉得党员医生,如何担当作为?
  张继先:我入党31年了,还是医院纪委委员,作为一名党员,我时刻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在抗击疫情的战场上,我必须迎难而上,为党旗增辉,筑牢疫情防控的严密防线;作为一名医生党员,在关键时刻,更要冲锋在前,抛弃私心杂念,誓与病毒死磕到底,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
  
  《党员生活》:疫情中,很多医生压力都非常大,也怕自己感染,您有过这样的情绪吗?
  张继先:我对传染病的防护意识生根于“非典”。2003年抗击“非典”时,我37岁,就是武汉市江汉区“非典”防治专家组的成员,每天的任务就是到各个医院排查疑似者。我从那个时候就开始有了防护意识,养成了只要是坐门诊就戴口罩的习惯,这就是“非典”时期锻炼出来的思维。我是个身经百战的“老兵”,如今又一次冲在了战疫最前线,工作再辛苦也压不垮我。想到我现在坚持工作,才能让更多患者得到治疗、康复,我就有成就感、幸福感。
  
  《党员生活》:很多人说,您是在迷雾中第一个拉响“警报”的人,您自己如何看待?
  张继先:媒体称我为“首拉警报者”“疫情上报第一人”,对于这些标签,我认为这是媒体给我的封号,看看而已,没有放在心上。作为高年资医生,从医30多年,我始终绷紧医疗安全弦,生命重于泰山。疫情上报是一个医生的职责,就应该这么做,换别人也一样会上报。为患者解除痛苦,这是我的责任。
  
  《党员生活》:现在全国各地的援助团队来了,您之前说“流完一生眼泪”,现在好点了吗?
  张继先:好一些,之前紧张的情况有所缓解。看着疫情一天比一天的好转,我感到很欣慰,我希望疫情快点结束,让生活和工作恢复常态。
  
  《党员生活》:疫情过去后,您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
  张继先:我想还是继续坚持在工作岗位吧,看好每一位病人,盡全力帮助更多的人。其实,我老公也跟我受了许多累,昨天我跟老公说,“只待寒风过,与你赴山河”。
其他文献
牌子太多,墙面有限,挂哪个,怎么挂?成了困扰一些基层干部的问题。据《半月谈》报道,在有些地方的村委会,墙面上挂满了大大小小的牌子。部分上级部门为了让本部门的工作内容在基层显得更重要,开始“抢占”村委会墙上的“C位”(核心位置)。基层干部为了应对检查,只好哪个部门来检查,就在“C位”挂哪个部门的牌子。对此,您有什么想說的?  “微话题”栏目参与方式:扫码关注党员生活微信公众号(微信ID:党员生活),
余玦,1995年生。无任何值得赘述的经历。写作于我是一场孤独的修行。惟愿我的笔坚实有力,冲破滥情、煽情的伊甸园,噙善恶之果,进入生命的浩瀚疆域,于书写中一寸寸贴近源头。  我总有种错觉,以为在大路的下个拐弯处会冲出一群蜜色的阿克哈·塔克马。它们在昼亮的烈风中疾奔,长鬃四下飞掷,穿过荒凉奇幻的红褐岩山,从积雪覆盖的冻土上驰骋而过,最后轰隆隆跃入洪流急涌的木垒河。巨大的漩涡翻滚声,像有雷阵正狂击着这片
刘华,现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协全委。1982年初毕业于江西大学中文系,分配在江西省文联《星火》编辑部工作,1995年10月至2002年4月任《星火》主编,曾任江西省文联主席、省作协主席。著有长篇小说《车头爹 车厢娘》(入选新闻出版总署第三届“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大地耳目》(系“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和长篇文化散文《灵魂的居所》等各类作品二十余部。  出产萝卜
欧阳国,1987年出生,江西兴国人,现居吉安市,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见于《读者》《散文选刊》《中国青年》等期刊。  女人的子宫,让女人绝望,也给女人希望。  因为子宫,耄耋之年的英住进了省城医院。这是一件多么丢脸的事情。该死的子宫,难以启齿的子宫,让活到全身基本被黄土掩埋的英抬不起头来。  英静静地躺在离家200多公里的生疏城市,药水不停地流进她脆弱的身体。昏暗的灯光,白色的床单,充斥药水味的
广州市民,笑谈等风来  “山竹”肆虐,如猛兽  猖獗一时,我们严阵以待  把“山竹”吃掉  来个瓮中捉鳖,抑或让它消失,让它逃窜  曾经的广东人,闻台风而丧胆  如今,人们等台风,等出了过年的感觉  冰箱塞满了,水池储满了,窗户也贴好了  尽管呼啸,尽管如虎狮鬓毛  来吧,老子不怕你  这架势,不要说十几级台风  魑魅魍魉也吓走一群  天地翻覆,且聽风吟  我备上了烛光和美酒  刘又青,笔名青草正
摸排82万人、对接10余万人、经历12个不眠之夜……2月23日上午,荆州火车站开往深圳北的务工专列准时发出,荆州551名在粤务工人员乘坐该趟列车安全顺利返岗。  荆州“点对点”入选地方就业创新事件  2020年起,荆州首开组织专列“点对点”的先河,输送务工人员返岗复工,获评“2020年度中国就业十件大事及地方就业创新事件”,并入选2020年湖北就业十件大事。  2020年2月,市就业部门工作人员夜
连日来,很多同行冒着风险在一线采访,敬佩之余,我看到了新闻人身上那种力量、情怀与修养。因此,在接到张继先采访任务时,能够有机会在疫情战斗中记录这样一位非凡医生,我感到使命神圣。  由于张继先工作繁忙和各种条件的限制,最终我和院方协商,用连线方式采访,并与通讯员合作完成稿件。  无法深入一线,与他们面对面对话,我感到深深遗憾,也深深理解,疫情当前,少一个人去医院冒风险,便是少给医护人员添麻烦。  这
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 是第一批高铁桥梁的代表之一,被誉为“世界铁路桥之最”,是世界首座6线高速铁路大跨度桥梁;是世界同类级别高速铁路中跨度最大的双跨连拱桥;是目前世界上设计荷载最大的高速铁路大桥,代表了中国当时桥梁建造的最高水平。大桥2006年开工,2011年建成,全长9270米,主跨336米,桥面布置6线铁路分别为京沪高速铁路双线、沪汉蓉铁路双线和南京地铁双线。  京沪高铁1318公里沿线途经24
杜怀超,生于1978年。徐州市文联专业作家,中国作协会员,鲁迅文学院第二十一届全国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曾获第五届紫金山文学奖、第七届老舍散文奖等;出版长篇系列散文《一个人的农具》《苍耳:消失或重现》和长篇纪实散文《大地册页—一个农民父亲的生存档案》《大地无疆》等多部作品。  我要坐火车离开这里。  当我说出这句话时,那年八岁。其间一个少年寄居在舅舅家,正握着一把鸭嘴锄,躬身在夏日正午的田间。稚嫩
我用闪烁金光的星星钉住夜幕的四角  用一把锋利的金镰收获那梦……  爱携带种子而来,而恨  携带悲伤  我用夜的衣裳尝试掩盖  用月亮尝试打磨  当一个人的心脏燃起了灯  另一个人的心脏染上了铁锈  使鸟群幽灵般地掠过屋顶  那神的手摸过的屋顶  现在由我接着摸,接着摸  我能一寸寸摸到夜的心臟吗?  夜的心咚咚激跳。夜的  我的,同时也是亡灵的  一个声音空空地浮起  像通往天堂的路  时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