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客”们的伦敦

来源 :中国国家旅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ye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百多年前,中国人是怎样在海外游览的?历史学家对此做了细致的考证:复旦大学历史系吴以义教授那本绝妙的小书《海客述奇》,向我们展示的就是晚清中国旅行者在英国的种种珍奇见闻。
  古代圣贤训诫说:“父母在,不远游。”所以在19世纪晚期的中国,“出境旅行”远非赏心乐事,而往往是被动接受的派遣使命:近代中国的第一批“赴外游客”,多数是肩负外交任务的政府官员。他们离开父母之邦,与不乏敌意的“异族番鬼”打交道,心中的万千感触自不待言;当年的文官又勤于动笔,以网友发微博般的热情写下了卷帙浩繁的日记——这些都成了后世学者们最好的研究素材。
  只消打开这本《海客述奇》略翻几页,我们就能发现,一百多年之前的清朝旅行者在英国游览的名胜,不少仍是今天人们最常去的地方:大英博物馆、邱园、伦敦天文台等处,都曾给“海客”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似乎对伦敦动物园(或者用他们的说法,“万兽园”)格外感兴趣,因为其中的长颈鹿、鸸鹋、河马都是华夏帝国闻所未闻的异兽。细心的研究者指出,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在当时的英国引起了极为激烈的争论,而引导中国官员们参观的英国人中,恰恰有几位达尔文学说的早期支持者,他们向客人们介绍了包括古生物化石在内的多种前沿成果。而我们的前辈旅行者却似乎没有做好见证历史的准备,他们对眼前涉及物种起源的热烈讨论几乎无动于衷,而是把目光转向了另一种色彩鲜艳的鸟类标本——他们兴奋地指出,英国人认为已经灭绝的毛里求斯渡渡鸟,正是每个中国人都熟悉的神鸟凤凰。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宣称,中国文明,乃至整个东方文明,都完全外在于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这个论断一方面体现出传统西方中心式思维的倨傲与粗暴,一方面也反映了令人无奈的实情:满清帝国确曾长期缺席于世界文明的全面交流,并也因此饱尝苦果。当“海客”们第一次走入英国全盛时期的大都会伦敦,他们要么是反应过度,要么则反应麻木,形成了《海客述奇》所记载的那一出出奇特场景。而这也正是我们爱读各类游记的原因:不仅是为了其中呈现的真实世界,更是为了在记叙中熠熠生辉的那些饱含偏见、误解和幻想的片段。
  伦敦奥运会将在本月开幕,一百多年前那些“海客”的中国后辈们无疑会以更加从容的姿态重访他们曾经游览的胜地。我们乐于听到,一个全新的时代从它的游记中发出自己的声音。
其他文献
《迷人的四月》  20世纪20年代的伦敦,两个家庭主妇——阿伯斯诺特女士和维尔金斯女士同属一个女士俱乐部,但从没说过话,直到有一天,她们在报纸上看到一则广告:地中海边的一座中世纪古堡,在4月出租。为了分担费用,她们又勉强带上了尖刻的格雷福斯老太太和漂亮冷漠的卡诺琳女士,用私房钱租下城堡,准备享受一个月的解放生活,同时争取重拾与丈夫的爱情。影片的主戏就在风光如画、气氛闲适的古堡中发生,最终,她们在宁
徽杭古道的界定  徽杭古道是一条“跨境”古道,西起安徽绩溪县的伏岭镇,东至浙江杭州临安的马啸乡,北靠黄山,南依天目山,全长约25公里,是古时联系徽州与杭州的重要纽带,也是北纬30°至40°环球文化旅游带中一条重要的线性文化遗产。由于这里已经成为著名景区和文物保护单位,认定徽杭古道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可以直接使用景区中的路线图。  但在严谨的文史专家看来,关于徽杭古道的确定仍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有人认
提起贵州,首先想到的可能是苗族文化,其实,贵州文化的丰富与深远,超出我们的想象。此次我们选择了一条尚鲜为人知的、苗寨以外的探寻之路,在黔东北铜仁地区的石阡,在普通的仡佬族、侗族人家,感受一种生态与人文相互成全、互为血脉的力量。    世人皆知贵州有世界级的喀斯特地貌,更熟悉“地无三尺平”的描述。贵州的山势通常并不高,却起伏无数,山路拉长了旅途颠簸的过程,也拉长了旅行者的期待。  黔东北的大部分地区
与『人』的相遇、相处,是『沙发冲浪』这种旅行方式最珍贵、最奇妙的部分。由于时间和财力的限制,很多国家或城市我们一生只会去一次,和本地人——比如沙发主人匆匆相识,只有几天的短暂相处,之后彼此的人生可能不会再有交集。幸运的话,彼此可能成为朋友,有机会再次相遇甚至同行,但因为这种相识的特殊性,会再次演绎出不同色彩、喜忧难料的故事。不论结果如何,这就是真实的人生,也是旅行的意义。被冰啤酒打败的旅行  “你
拍攝人:吕强  拍摄地点:希腊,圣托里尼岛 拍摄时间:10月7日  INFO:Nikon D800,f/8,2s,ISO 200  看腻了蓝白色小清新的圣托里尼,我决定拍一组夜景。在费拉小城外的一个悬崖边上找到一个人少且开阔的位置,后面便是圣托里尼的会议中心。我架起三脚架,拍摄了一组延时照片,从黄昏一直到夜幕降临,身后街头艺人的吉他弹唱陪伴着我。这是其中一张最佳时段的照片,天色微微泛蓝,华灯初上,
戴维·伯德尼(David Burdeny)1968年出生在加拿大曼尼托巴省(Province of Manitoba),从小便对摄影产生了兴趣,12岁时开始拍摄草原景观,并在一个用卧室壁橱临时搭建的暗室里冲洗照片。  伯德尼毕业于建筑及室内设计专业,在成为艺术摄影师之前,他拍摄过很多建筑作品,对结构细节和隐喻空间有着独到的观察,方格式的黑白图像,形成了鲜明的个人风格。伯德尼认为摄影所得到的图像是过
從机场开始潜入绿色伊甸园  因为靠近赤道,民丹岛终年阳光普照,年平均气温26℃。除了蓝天碧海和银色沙滩,绿色也是贯穿我们此次旅行的一个主色调,浓绿斑斓的热带植物,为海岛度假之旅带来诸多自然野趣。拥有40米高的瀑布和20多万株植物的机场  在新加坡樟宜机场一落地,就闻到了热带植物特有的气息,这并非心理作用,而是切实源自机场中的自然景观设计。  由新加坡樟宜机场T1航站楼出来,拐个弯就是2019年4月
2016年2月,“中国金牌旅游小吃”四川赛区选拔赛选出20道“四川金牌旅游小吃”,其中半数是面条、米粉类:宜宾的燃面、雅安的挞挞面、岳池米粉、绵阳米粉、南充川北凉粉、内江原味豌豆凉粉……    宜宾燃面  宜宾人早晨习惯吃面条,仅臊子的花色就有牛肉、肥肠、三鲜、排骨等一二十个品种,但最为出名的还是燃面。  宜宾燃面的历史可追溯到清光绪年间,因面条重油无水,挑起一根,点火即燃,故而得名。燃面的面条根
蟳埔,是泉州湾内晋江出海口的一个小渔村,村子里随处可见蚵壳墙、红砖墙的闽南古民居,称为『厝』。蚵壳厝是蟳埔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据说蚵壳是宋元时期古商船从非洲东海岸运过来的,被当地人用作建筑材料。这种蚵壳厝不仅坚固抗风雨,还通风透气、冬暖夏凉,外观有粗犷之美。古闽越族的遗风  闽南沿海,夏秋之际多台风,“坚不可摧”是当地人对房屋的基本要求。牡蛎是用壳固定在沿海岩石上生长的贝类,牡蛎壳质地坚固且易
《云上的日子—教堂的故事》  一个英俊的男孩偶遇一个女孩,他们一起到教堂祷告。男孩送女孩回家,诚挚地向她表達爱意,她却告诉他:“明天我就要成为修女了。”  “如果我对你说我爱你,会怎样?”  “就像在光亮的房间点燃蜡烛。”雨夜的街道泛着蓝幽幽的光,女孩关上了门,给人留下情无所归的淡淡哀愁。  景色秀丽的艾克斯-普罗旺斯是热门的电影外景地,意大利电影大师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导演的《云上的日子》(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