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制造技术》理实一体教学的实施

来源 :科学时代·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wz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理实一体化教学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方法,本文针对模具专业的核心课程模具制造技术教学改革为探索对象,针对具体内容,采取多媒体教学、现场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
  [关键词] 模具制造 理实一体化 职业教育
  《模具制造技术》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一门职业技术课程,又是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主要讲授模具加工的基础理论和加工方法,典型模具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和特种加工方法和工艺;冷冲压模具和塑料模具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的编制及模具装配的工艺方法等。要培养“贴近社会、适应市场”, 并且要具有改革与创新精神的制造专业人才,是当前职业院校专业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课题。
  1.《模具制造技术》教学改革背景
  根据先进的职业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有3类课程根据其特性较适合进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1]:①理论性强、课程内容较为抽象、不进行实验不易理解的课程;②技术性强,不进行训练难以掌握的课程;③研究性强,不深入现场无法讲授的课程。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及市场的需要, 企业对高职学生的从业岗位已转变为生产一线的高级应用型和技能型的人才。遵循以就业为导向的精神, 使学生在教学学时内既要掌握模具零件加工理论基础, 而且要有一定的实际动手加工操作的能力,并具有编制模具制造工艺规程以及分析、解决模具制造中一般工艺技术问题的能力。所以在除理論教学外, 由于模具加工设备的复杂,以及加工方法多变,光靠以往普通课堂教学方法不能满足现在高职教育的现状。必须在实践性教学环节上针对高职生源的实际, 冲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束缚, 探索新的理实一体教学模式及其合适的教学方法。
  2.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实施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即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理论、实验、实训等教学内容进行一体化设置,教室、实验室与实训场地融为一体,形成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实施应先进行总体安排, 构思教学内容,然后选择与之匹配的教学方法[2]。
  2.1 总体安排
  整个教学过程按照“认识实习—理实一体的课堂教学—综合实训—顶岗实习”这条主线进行。
  由于学生对机械加工设备、模具特点缺乏整体认识,因此在课程讲授之前先进行认识实习,通过对普通机械加工车间、特种加工车间、模具装配实训室的参观,对课程研究的对象有个初步的了解,增加感性认识,激发学习兴趣,然后进行理实一体的课堂教学。综合实训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教学环节,以简单的冷冲或塑料模具从设计→制造→安装使用为主, 通过综合实训使学生掌握一副模具制造的全过程。除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巩固和综合应用理论知识外,还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最后在校外实习基地进行岗位实习,以模具的实际生产、操作、装配、维护为主的综合实践训练,使学生能很快成为生产一线所需要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2.2 课程内容有针对性的分类
  在课程结构和内容上以任务为驱动,坚持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理念,充分体现“教、学、做合一”的职教思想,理论讲授要做到少而精,要以够用为度,按照职业岗位的需要去精选适合的专业理论知识[3]。
  典型工作任务 相关知识 技能目标
  1.设计加工电极 电火花加工基本知识,线切割编程与加工知识,数控机床的特点、组成、基本原理与编程。 熟悉各种机加工方法,熟悉工厂的加工设备的特点和功能,软件应用能力强。
  2.绘制模具装配图及零件图 装配图生成知识,注塑模具装配结构知识,工程识图和绘制知识,公差与配合知识。 熟悉模具结构,熟悉软件的二维绘图,熟悉工程图的制图要求,熟悉各种尺寸、公差与配合的标注方法和技巧。
  3.编制加工程序 电火花加工基本知识,线切割编程与加工知识,数控机床的特点、组成、基本原理与编程,CAM技术应用知识。 能够使用机代码直接编制简单零件的数控加工程序,能够运用软件编制自动数控加工程序,熟悉各种机床的加工方法和特点。
  4.操作数控机床 电火花加工基本知识,线切割编程与加工知识,数控机床的特点、组成、基本原理与编程。 熟练操作数控机床进行数控加工,熟悉数控机床的保养与维护,熟悉简单零件的机代码数控编程。
  5.装配模具 模具装配图,模具零件图,模具装配过程和装配工艺。 熟悉模具结构,熟练识读模具二维图,熟悉模具装配的工具的使用,熟悉模具装配的过程与装配工艺。
  6.试模 注塑成型机与注塑成型工艺,模具在注塑机上的安装与调试*。(多媒体辅助教学) 能制定试模运行流程,能确定模具的调试方案,能在试模过程中调整各种技术参数,如注射压力、成型时间与温度调整。
  7.修模 模具结构知识,注塑缺陷和模具结构关系知识,模具保养和维护知识*。(多媒体辅助教学) 根据制品缺陷判断模具的问题所在,能够对存在问题提出多种解决方法,能够操作常用修模工具对模具进行修理,熟悉模具保养的方法。
  2.3 丰富多彩的一体化教学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针对具体内容,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现场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都比较适合应用到一体化教学[2]。
  (1)多媒体课件。模具的制造过程不能光靠黑板板书让学生理解, 实验室不可能提供所有实物。通过制作精美的图片、增加信息量、动画演示, 使一些难以理解的概念简单化,化静为动,形象直观。
  (2)影像资料。在课堂上将加工设备的工作原理,使用过程介绍给学生,然后穿插模具的加工、装配、试模等在实际工厂中的影像资料。使得学生知道自己学到的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具体用在哪些方面。
  (3)实例案例。模具的加工以及模具的装配采用实例法,比如塑料模的型芯加工,如何选择加工设备,加工工艺的编制。模具的装配完成后,在试模过程关于加工的问题哪些会影响产品的质量。让学生把各个知识点相互结合的更紧密。
  (4)现场教学。为了使学生与生产实际对象零距离接触,对模具制造技术有直接的了解,带领学生到特种加工实训室边讲边问。对着电火花加工、线切割机床讲原理以及操作步骤,边操作边讲,边讲边练,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动手能力,做到生动、实用、高效。
  (5)任务驱动。在实训车间中项目内容的设计以实际工作过程中的关键技能为训练任务,以图案的线切割、同心圆的线切割、3B代码编程、电火花成型加工等为任务。训练过程中,按照实际工作过程中机床操作规程、电火花工艺标准来要求同学,既训练了技能也提高了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金涛.理实一体化教学在数控专业的实践与应用[J].金山,2009.
  [2]杨卫东,姚弘.《工厂供电》理实一体教学法的实施[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10 年9 月.
  [3]沈志钢.模具理实一体化教学法的实践与探讨[J].教师·综合版,2009年第2期.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