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同油温各有千秋
要想吃到一份完美的炒菜,在炒菜时控制油温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常见的烹调方式和适宜的油温如下:
一二成热的油温,在33℃~70℃,锅中的油表面平静,原料放进去之后没有明显的反应,适合做油炸花生米、油炸腰果之类的菜肴。
三四成热的油温,在100℃~130℃,锅中的油表面平静,原料放进去之后会有些许泡沫,略有响声,但是没有青烟出现,一般适合做干煸类、干熘类的菜肴,而且還会起到很好的保鲜嫩、保水分作用。
五六成热的油温,在150℃~180℃,锅中油面产生的泡沫基本消失,搅动时有响声,有少量的青烟出现,一般适合炒、炸、炝锅等烹调方式,会加速蛋白质的凝固,炸制出来外酥里嫩。
七八成热的油温,在200℃~230℃,锅中油面平静,搅动时有响声,会产生大量的青烟,一般适合做油炸、煎制类的菜肴,会将水分快速蒸发,使食物脆化。
九十成热的油温,一般温度达到300℃左右,这时的温度几乎能让油燃烧,会产生大量有害物质,不建议在这个油温炒菜。
控制油温五招
油温的区间特别小,每一成之间的温度差在30℃左右,所以在家里炒菜经常会发生油烧过了的情况。控制油温,有几个好方法:
控制火候。除了一些煎炸类的菜肴需要用到很多油,一般的炒菜用油量都很少。如果一开始就用大火,很容易导致油温过高,产生大量青烟(青烟中含苯并芘、二苯并蒽等多环芳烃化合物,这些物质均对人体有害)。炒菜时合理地控制火候,慢火加热,就可以很好地控制油温了。
热锅冷油。在加热的锅中倒入冷油,迅速准备好要下锅的原料,待冷油烧至三四成热,将原料放进锅中,这时锅中会有轻微的气泡产生,在原料加入的时候油温会被迅速降低,做出来的菜肴一般比较软嫩,而且炒菜的时候不容易粘锅。
冷锅冷油。让锅和油同时在小火上加热,这样油温上升的幅度比较平缓,可以很好地控制油温。原料在制作过程中会吸收大量的油,比较适合油炸花生米。在油慢慢加热的过程中,原料当中的水分逐渐减少,使菜肴口感香脆。
快速翻炒。除了在煎炸过程中需要上色的菜肴外,一般炒菜在加入原料时,要迅速拿炒勺翻炒,这样不仅可以带入一部分空气,起到降温的作用,同时可以使原料加热均匀,口感一致。
用厚底锅。底薄的炒锅对温度的感应太灵敏了,很容易产生油烟。厚底锅对温度的感应比较迟钝,而且也有很好的保温作用。在油加热的过程中,使用厚底锅可以有效地控制温度,减少油烟的产生。
要想吃到一份完美的炒菜,在炒菜时控制油温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常见的烹调方式和适宜的油温如下:
一二成热的油温,在33℃~70℃,锅中的油表面平静,原料放进去之后没有明显的反应,适合做油炸花生米、油炸腰果之类的菜肴。
三四成热的油温,在100℃~130℃,锅中的油表面平静,原料放进去之后会有些许泡沫,略有响声,但是没有青烟出现,一般适合做干煸类、干熘类的菜肴,而且還会起到很好的保鲜嫩、保水分作用。
五六成热的油温,在150℃~180℃,锅中油面产生的泡沫基本消失,搅动时有响声,有少量的青烟出现,一般适合炒、炸、炝锅等烹调方式,会加速蛋白质的凝固,炸制出来外酥里嫩。
七八成热的油温,在200℃~230℃,锅中油面平静,搅动时有响声,会产生大量的青烟,一般适合做油炸、煎制类的菜肴,会将水分快速蒸发,使食物脆化。
九十成热的油温,一般温度达到300℃左右,这时的温度几乎能让油燃烧,会产生大量有害物质,不建议在这个油温炒菜。

控制油温五招
油温的区间特别小,每一成之间的温度差在30℃左右,所以在家里炒菜经常会发生油烧过了的情况。控制油温,有几个好方法:
控制火候。除了一些煎炸类的菜肴需要用到很多油,一般的炒菜用油量都很少。如果一开始就用大火,很容易导致油温过高,产生大量青烟(青烟中含苯并芘、二苯并蒽等多环芳烃化合物,这些物质均对人体有害)。炒菜时合理地控制火候,慢火加热,就可以很好地控制油温了。
热锅冷油。在加热的锅中倒入冷油,迅速准备好要下锅的原料,待冷油烧至三四成热,将原料放进锅中,这时锅中会有轻微的气泡产生,在原料加入的时候油温会被迅速降低,做出来的菜肴一般比较软嫩,而且炒菜的时候不容易粘锅。
冷锅冷油。让锅和油同时在小火上加热,这样油温上升的幅度比较平缓,可以很好地控制油温。原料在制作过程中会吸收大量的油,比较适合油炸花生米。在油慢慢加热的过程中,原料当中的水分逐渐减少,使菜肴口感香脆。
快速翻炒。除了在煎炸过程中需要上色的菜肴外,一般炒菜在加入原料时,要迅速拿炒勺翻炒,这样不仅可以带入一部分空气,起到降温的作用,同时可以使原料加热均匀,口感一致。
用厚底锅。底薄的炒锅对温度的感应太灵敏了,很容易产生油烟。厚底锅对温度的感应比较迟钝,而且也有很好的保温作用。在油加热的过程中,使用厚底锅可以有效地控制温度,减少油烟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