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最近几年,高职院校加强实践教学,深化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逐渐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从改变观念重视实践课程、加强实践教学的过程管理、规范实践教学的期末考核标准和实践教学评价四个方面探讨了目前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办法。
关键词:高职教育 实践教学 过程管理 评价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进一步明确了办学方向,坚持面向市场办学,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深化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特别是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强化实践教学,突出培养学生的实际编程能力,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比如加大经费投入、优化实验环境,满足学生上机试验所需设备;课程设置更加贴近社会需求;课时分配以理论够用、加强实践教学,课时分配比例由原来的1:1改为1:2;考核方法灵活多样,改变了原来的单一笔试考核形式等。同时也逐渐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师生对实践课认识不够,实践教学疏于过程管理,实践课程的考核方式不够规范、实践教学的教学评价标准不够规范等等,如果这些问题没有解决,那么前边这些好的做法只能是教学改革的一种形式,而不能很好地达到高职院校教学改革预期目的[1][2]。
1 改变观念重视实践课程
虽然加强实践教学已经提了很多年,但在人们的认识里仍然是重视理论和知识相传。由于加强实践教学是近几年重点的教学改革,正处于探索阶段,所以从思想深处还没有对实验课有足够的重视,还没有把实验教学和能力培养真正落到实处,最终造成轻视实验课的种种现象,例如经常有学校活动占用部分学生实习课时间;老师布置完实习任务,图省事疏于督促和检查,缺乏实习课过程管理;学生贪图自由轻松,对上机操作随便应付,实习课上聊、上网、打游戏比比皆是,迟到早退,甚至找借口缺席现象屡见不鲜。由此可见,我们必须改变观念,克服重重困难,真正从思想深处重视实践课程。
2 加强实践教学的过程管理
2.1 内容设计要结合实际,选择项目,逐步展开
目前,在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实践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为了贪图省事,上机实习时就要求学生把相应的例题调试一遍,学习懒惰一点的学生就会把例题从书上搬到计算机上调试一遍,书本一合,脑子空空什么也不会;眼高手低的学生就会感觉实习内容没有意思,趁老师一眼盯不住就开始聊天、打游戏。所以如果没有优选和设计实习内容,不仅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还会造成学生学习上的懒惰习惯[3][4][5]。
实习内容的设计,需要教师结合基本理论知识,根据学生的需要、环境特点,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社会实际,开发设计实践课程内容,优选一个实践项目。然后把这个大的项目依次分解成若干个小的项目,在每次的实践课堂来逐一完成。到学期末,老师指导学生不仅完成了这门课程的实践教学,而且也完成了一个完整的项目。让学生体会到所学理论知识在生活实际中的具体应用,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体验到完成一个实际项目成功的乐趣,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
笔者在“ASP程序设计”实习教学过程中,以“学生成绩管理系统”为载体,按照项目开发的过程进行模块划分,包括登陆、注册、查找、在线添加、在线修改、在线删除、角色分配等模块,每个模块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用1至2次课完成。在完成每一个模块的过程中充分学习和理解相关知识点的应用。这种教学方法克服了以往实践教学中的“先见树木,后见森林”的教学方法带来的弊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首先建立了系统和全局的概念,同时也使学生更加明确后续知识的学习目标。通过这种实践教学模式,让学生经历企业全真软件开发的全过程,使学生在走出校门之前就具备了一项实际、正规的软件项目开发的经验,达到课程教学的目的。
2.2 实践内容要层次多样
考虑到高职学生基础程度的不同、理解程度的不同,把实验内容制定了3个不同的标准,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要达到最低的标准并向高一级标准努力。也就是说一个课堂的练习要有多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基本的,面向所有的学生,体现课程基本内容;第二个层次略为扩充,体现一定的技巧和算法,面向班上的中上等学生;第三个层次就是要求学生的设计无论从界面、风格、完整型还是算法、技巧、易用性等方面接近专业程序员的习惯和水平,面向班上的拔尖学生。这样一来,照顾到班上的所有学生,都能通过上机实践,充分利用上机时间,获得最大的收获。
2.3 加强对实验课堂的管理
目前,由于教师对上机实践重视不够,总认为该讲的知识点理论课上已经认真讲过,实习课上也布置了相应实习任务,实习课上学生就应该抓紧时间进行上机实习。于是老师就放松了辅导和对学生的督促,学生也因为缺少了老师的监督就把实习课当成了上网课,在实习课上偷偷的打游戏、聊天和浏览信息,这样一来,学生很容易就会把实验课变成自由活动课,结果不管在学时上增加多大的比例,学生都会失去上机实践课的意义。
为了防止这类情况的发生,学校必须制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对上机实验的过程进行严格的管理。比如,实验课时间不得做与实验无关的事;教师应随时随机抽查各实验小组的进行情况,并做相关的课堂情况记录;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阶段检查——每隔一段时间随机抽取部分同学检查之前进行过的某个实验,让学生扎扎实实掌握每一个实验。通过对学生实验的监督检查,有利于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实验存在的问题,促使学生改进。
2.4 展示优秀作品
抓住实习课堂的最后5分钟,集中展示本次实习项目中的优秀作品,指出好在什么地方,还有哪些更好的实现方法,以及学生容易出现的错误。这样做一方面让每个学生都明白优秀的设计方法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是什么;另一方面展示优秀作品,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小题大做”,公开表扬,树立典型(榜样),使学生体验成功的感受,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3 规范实践教学的期末考核标准
随着对实践课程的加强,为了突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的考核方式由原来单一的笔试考核形式,根据课程的不同,改为多种的考核形式,不仅有单纯的笔试,还有笔试结合上机操作考试,单列课考试。单列课考试就是完全采用上机操作考试的考核方法。这样一来老师的考核标准不一,有的老师根据实验报告给出学生的成绩;有的老师根据学生提交的考核任务凭主观给出的成绩;有的老师为了避免学生投机取巧,拷贝别人的程序,就在前边两种做法的基础上再加上提问,最后凭主观给出的成绩。特别是几个人一组一起做项目的时候,就更难准确给出每个学生的真实成绩。这就造成了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考核标准,使得实验教学没有严格规范的考核方法,所以实验课程的成绩评定还存在一定缺陷。对每门课程必须制定规范的考核标准,才能真正保证实践课程的教学质量。
4 规范实践教学的教学评价
实践教学主要是在实践课程设计的基础上,总结和化解学生和教师在学习和教学中的困难和问题,通过科学合理的渠道和方案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和问题;通过对教学事实的了解,让师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目的在于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各类教学评价的另一个目的是指导教学的正确方向。
对于实践教学的评价,不同于传统教学的评价。评价时必须把评价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放在首位,因为知识价值、智力价值、教育价值的最终体现者是学生。学生是教学效果的唯一体现者,通过学生自身的学习和受教育情况,能够在客观上,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教师水平和教学评价结果,因此,评价学生是不可忽视的。
实践教学评价发挥着强大的指引功能。随着评价条件的日趋完备,评价手段的逐渐完善,教学评价的实际操作变得越来越复杂,仍然任重而道远。
5 总结
由于实践教学不同于原来的传统教学,所以实践教学还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不管是实践教学的内容设计,实践教学的过程管理,实践教学的期末课程考核,还是对教师实践教学的客观评价,还需要我们大家来共同探索,最终实现高职教育培养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外向型、复合型、实用型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敏琴.浅析计算机网络实验课改革[J].连云港化工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5(4):108-109.
[2]徐建东,王海燕.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教学设计[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26(1):107-110.
[3]方园.网络专业实验方法探讨[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2):91-95.
[4]龚巧华.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实验教学探索[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6,26(4):205-208.
[5]徐兵.谈《网络工程》课程实验教学要点[J].计算机时代,2006,4(3):111-115.
关键词:高职教育 实践教学 过程管理 评价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进一步明确了办学方向,坚持面向市场办学,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深化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特别是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强化实践教学,突出培养学生的实际编程能力,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比如加大经费投入、优化实验环境,满足学生上机试验所需设备;课程设置更加贴近社会需求;课时分配以理论够用、加强实践教学,课时分配比例由原来的1:1改为1:2;考核方法灵活多样,改变了原来的单一笔试考核形式等。同时也逐渐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师生对实践课认识不够,实践教学疏于过程管理,实践课程的考核方式不够规范、实践教学的教学评价标准不够规范等等,如果这些问题没有解决,那么前边这些好的做法只能是教学改革的一种形式,而不能很好地达到高职院校教学改革预期目的[1][2]。
1 改变观念重视实践课程
虽然加强实践教学已经提了很多年,但在人们的认识里仍然是重视理论和知识相传。由于加强实践教学是近几年重点的教学改革,正处于探索阶段,所以从思想深处还没有对实验课有足够的重视,还没有把实验教学和能力培养真正落到实处,最终造成轻视实验课的种种现象,例如经常有学校活动占用部分学生实习课时间;老师布置完实习任务,图省事疏于督促和检查,缺乏实习课过程管理;学生贪图自由轻松,对上机操作随便应付,实习课上聊、上网、打游戏比比皆是,迟到早退,甚至找借口缺席现象屡见不鲜。由此可见,我们必须改变观念,克服重重困难,真正从思想深处重视实践课程。
2 加强实践教学的过程管理
2.1 内容设计要结合实际,选择项目,逐步展开
目前,在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实践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为了贪图省事,上机实习时就要求学生把相应的例题调试一遍,学习懒惰一点的学生就会把例题从书上搬到计算机上调试一遍,书本一合,脑子空空什么也不会;眼高手低的学生就会感觉实习内容没有意思,趁老师一眼盯不住就开始聊天、打游戏。所以如果没有优选和设计实习内容,不仅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还会造成学生学习上的懒惰习惯[3][4][5]。
实习内容的设计,需要教师结合基本理论知识,根据学生的需要、环境特点,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社会实际,开发设计实践课程内容,优选一个实践项目。然后把这个大的项目依次分解成若干个小的项目,在每次的实践课堂来逐一完成。到学期末,老师指导学生不仅完成了这门课程的实践教学,而且也完成了一个完整的项目。让学生体会到所学理论知识在生活实际中的具体应用,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体验到完成一个实际项目成功的乐趣,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
笔者在“ASP程序设计”实习教学过程中,以“学生成绩管理系统”为载体,按照项目开发的过程进行模块划分,包括登陆、注册、查找、在线添加、在线修改、在线删除、角色分配等模块,每个模块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用1至2次课完成。在完成每一个模块的过程中充分学习和理解相关知识点的应用。这种教学方法克服了以往实践教学中的“先见树木,后见森林”的教学方法带来的弊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首先建立了系统和全局的概念,同时也使学生更加明确后续知识的学习目标。通过这种实践教学模式,让学生经历企业全真软件开发的全过程,使学生在走出校门之前就具备了一项实际、正规的软件项目开发的经验,达到课程教学的目的。
2.2 实践内容要层次多样
考虑到高职学生基础程度的不同、理解程度的不同,把实验内容制定了3个不同的标准,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要达到最低的标准并向高一级标准努力。也就是说一个课堂的练习要有多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基本的,面向所有的学生,体现课程基本内容;第二个层次略为扩充,体现一定的技巧和算法,面向班上的中上等学生;第三个层次就是要求学生的设计无论从界面、风格、完整型还是算法、技巧、易用性等方面接近专业程序员的习惯和水平,面向班上的拔尖学生。这样一来,照顾到班上的所有学生,都能通过上机实践,充分利用上机时间,获得最大的收获。
2.3 加强对实验课堂的管理
目前,由于教师对上机实践重视不够,总认为该讲的知识点理论课上已经认真讲过,实习课上也布置了相应实习任务,实习课上学生就应该抓紧时间进行上机实习。于是老师就放松了辅导和对学生的督促,学生也因为缺少了老师的监督就把实习课当成了上网课,在实习课上偷偷的打游戏、聊天和浏览信息,这样一来,学生很容易就会把实验课变成自由活动课,结果不管在学时上增加多大的比例,学生都会失去上机实践课的意义。
为了防止这类情况的发生,学校必须制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对上机实验的过程进行严格的管理。比如,实验课时间不得做与实验无关的事;教师应随时随机抽查各实验小组的进行情况,并做相关的课堂情况记录;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阶段检查——每隔一段时间随机抽取部分同学检查之前进行过的某个实验,让学生扎扎实实掌握每一个实验。通过对学生实验的监督检查,有利于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实验存在的问题,促使学生改进。
2.4 展示优秀作品
抓住实习课堂的最后5分钟,集中展示本次实习项目中的优秀作品,指出好在什么地方,还有哪些更好的实现方法,以及学生容易出现的错误。这样做一方面让每个学生都明白优秀的设计方法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是什么;另一方面展示优秀作品,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小题大做”,公开表扬,树立典型(榜样),使学生体验成功的感受,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3 规范实践教学的期末考核标准
随着对实践课程的加强,为了突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的考核方式由原来单一的笔试考核形式,根据课程的不同,改为多种的考核形式,不仅有单纯的笔试,还有笔试结合上机操作考试,单列课考试。单列课考试就是完全采用上机操作考试的考核方法。这样一来老师的考核标准不一,有的老师根据实验报告给出学生的成绩;有的老师根据学生提交的考核任务凭主观给出的成绩;有的老师为了避免学生投机取巧,拷贝别人的程序,就在前边两种做法的基础上再加上提问,最后凭主观给出的成绩。特别是几个人一组一起做项目的时候,就更难准确给出每个学生的真实成绩。这就造成了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考核标准,使得实验教学没有严格规范的考核方法,所以实验课程的成绩评定还存在一定缺陷。对每门课程必须制定规范的考核标准,才能真正保证实践课程的教学质量。
4 规范实践教学的教学评价
实践教学主要是在实践课程设计的基础上,总结和化解学生和教师在学习和教学中的困难和问题,通过科学合理的渠道和方案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和问题;通过对教学事实的了解,让师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目的在于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各类教学评价的另一个目的是指导教学的正确方向。
对于实践教学的评价,不同于传统教学的评价。评价时必须把评价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放在首位,因为知识价值、智力价值、教育价值的最终体现者是学生。学生是教学效果的唯一体现者,通过学生自身的学习和受教育情况,能够在客观上,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教师水平和教学评价结果,因此,评价学生是不可忽视的。
实践教学评价发挥着强大的指引功能。随着评价条件的日趋完备,评价手段的逐渐完善,教学评价的实际操作变得越来越复杂,仍然任重而道远。
5 总结
由于实践教学不同于原来的传统教学,所以实践教学还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不管是实践教学的内容设计,实践教学的过程管理,实践教学的期末课程考核,还是对教师实践教学的客观评价,还需要我们大家来共同探索,最终实现高职教育培养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外向型、复合型、实用型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敏琴.浅析计算机网络实验课改革[J].连云港化工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5(4):108-109.
[2]徐建东,王海燕.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教学设计[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26(1):107-110.
[3]方园.网络专业实验方法探讨[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2):91-95.
[4]龚巧华.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实验教学探索[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6,26(4):205-208.
[5]徐兵.谈《网络工程》课程实验教学要点[J].计算机时代,2006,4(3):1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