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新余市渝水区小学体育教学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发现由于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存在体育师资不足、场地器材缺乏、对体育教学不重视等方面的问题。为使农村小学教育能快速健康地发展,本文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具体措施和研究对策。
关键词: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现状;对策
学校体育肩负着全面提高学生体质,肩负着培养21世纪全面、和谐、健康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人才的重任。农村体育教学是我国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体育教育改革的进程和成效。希望通过对新余市渝水区农村小学体育教育的调查情况,能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一些参考。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新余市渝水区农村小学(北岗小学、罗坊小学、湖头小学、鹄山小学)正式调查始于2017年9月1日,在各小学发放问卷,调查内容截止2017年12月1日。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查阅大量有关体育课程改革的相关文件和资料,阅读社会学、教育学、体育学等相关论著,参考有关或相近的其他文章和作品多篇,为本文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1.2.2抽样调查法
主要统计了解这些体育教师的水平能力、教学内容的安排、学校的重视程度以及场地器材的情况,为探讨如何改变农村小学体育教育作好准备。
1.2.3访问法
走访不要学校的小学体育教师,着重了解新余市渝水区农村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课程、课时计划等情况,并咨询资深的体育工作者,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
1.2.4逻辑分析法
通过文献资料及数据统计进行逻辑分析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2研究范围(详见下表)
3现状分析
3.1體育场地器材的设施设备情况
从上表可以看出,四所学校没有一所学校拥有完整的田径场地。缺乏体育设施,足球场地及体操器械等没有。严重影响学校体育的发展。这就需要政府,学校和全社会重视并改善这种落后局面,早日使新余市渝水区农村小学体育教育事业走上新的轨道。
3.2学校(包括家长、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及重视程度
通过走访调查多所学校、家长、学生后,得出结论。
学生家长:家长对孩子参加体育活动不重视,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分数第一”。给学校体育的决策、管理和发展带来很大的阻力。导致学校体育的各种功能和作用很难发挥。
学生认识:在对学生的调查过程中,90%的学生表示非常喜欢体育课;95.8%学生回答喜欢自由活动的体育课。这说明在学生并没有形成对体育的认识。我们体育工作者需要进行正确的指导,端正学生对体育的认识,调动学生的锻炼热情及运动的积极性。
4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的对策研究及建议
4.1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领导应重视体育教学
明确体育教学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意义,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体系、健全和完善教学管理机制。
体育教育学融知识、技能、身体、精神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为一体,有鲜明的特色。体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有其独特作用:一是提高身体素质;二是提高身体运动素质;三是提高社会人文素质。
4.2强化师资力量,配备足够的体育专职教师,加强对专职体育教师的培训
体育教师要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都得到发展,体育教师就应该具备教高的素质。做一个合格的体育教师应具备以下素质:①较高的文化素质;②较强的理解能力;③较高的艺术素质;④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⑤较高的体态形象;⑥较好的示范动作;⑦准确而洪亮的口号。要使体育老师具备这些基本的素质和能力,就必须对体育老师加强培训。
4.3筹措经费,完善基本的体育设施设备和教学器材
结合新余市渝水区各农村小学的实际情况,订购配套教材,加强教学研究。学校也应该根据本校情况,订购适合学校教育教学实际的教材。对体育教师的课堂要求及考查要做到具体化和有针对性。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有了强健的体魄,才有从事一切工作的资本。必须从小学体育课开始,对学生进行加强体育的教育,使他们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实现终身体育。同时,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也应该加大对小学体育教学的考核评价的力度,加大对小学生体育运动水平测试的力度,以便更好地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参考文献
[1]钟全宏.面向21世纪西北地区农村学校体育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2000,28.
[2]施利东,周君华,蒋守铭.农村学校体育现状的调查及改革思路的探讨[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9,(03).
关键词: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现状;对策
学校体育肩负着全面提高学生体质,肩负着培养21世纪全面、和谐、健康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人才的重任。农村体育教学是我国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体育教育改革的进程和成效。希望通过对新余市渝水区农村小学体育教育的调查情况,能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一些参考。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新余市渝水区农村小学(北岗小学、罗坊小学、湖头小学、鹄山小学)正式调查始于2017年9月1日,在各小学发放问卷,调查内容截止2017年12月1日。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查阅大量有关体育课程改革的相关文件和资料,阅读社会学、教育学、体育学等相关论著,参考有关或相近的其他文章和作品多篇,为本文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1.2.2抽样调查法
主要统计了解这些体育教师的水平能力、教学内容的安排、学校的重视程度以及场地器材的情况,为探讨如何改变农村小学体育教育作好准备。
1.2.3访问法
走访不要学校的小学体育教师,着重了解新余市渝水区农村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课程、课时计划等情况,并咨询资深的体育工作者,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
1.2.4逻辑分析法
通过文献资料及数据统计进行逻辑分析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2研究范围(详见下表)
3现状分析
3.1體育场地器材的设施设备情况
从上表可以看出,四所学校没有一所学校拥有完整的田径场地。缺乏体育设施,足球场地及体操器械等没有。严重影响学校体育的发展。这就需要政府,学校和全社会重视并改善这种落后局面,早日使新余市渝水区农村小学体育教育事业走上新的轨道。
3.2学校(包括家长、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及重视程度
通过走访调查多所学校、家长、学生后,得出结论。
学生家长:家长对孩子参加体育活动不重视,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分数第一”。给学校体育的决策、管理和发展带来很大的阻力。导致学校体育的各种功能和作用很难发挥。
学生认识:在对学生的调查过程中,90%的学生表示非常喜欢体育课;95.8%学生回答喜欢自由活动的体育课。这说明在学生并没有形成对体育的认识。我们体育工作者需要进行正确的指导,端正学生对体育的认识,调动学生的锻炼热情及运动的积极性。
4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的对策研究及建议
4.1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领导应重视体育教学
明确体育教学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意义,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体系、健全和完善教学管理机制。
体育教育学融知识、技能、身体、精神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为一体,有鲜明的特色。体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有其独特作用:一是提高身体素质;二是提高身体运动素质;三是提高社会人文素质。
4.2强化师资力量,配备足够的体育专职教师,加强对专职体育教师的培训
体育教师要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都得到发展,体育教师就应该具备教高的素质。做一个合格的体育教师应具备以下素质:①较高的文化素质;②较强的理解能力;③较高的艺术素质;④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⑤较高的体态形象;⑥较好的示范动作;⑦准确而洪亮的口号。要使体育老师具备这些基本的素质和能力,就必须对体育老师加强培训。
4.3筹措经费,完善基本的体育设施设备和教学器材
结合新余市渝水区各农村小学的实际情况,订购配套教材,加强教学研究。学校也应该根据本校情况,订购适合学校教育教学实际的教材。对体育教师的课堂要求及考查要做到具体化和有针对性。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有了强健的体魄,才有从事一切工作的资本。必须从小学体育课开始,对学生进行加强体育的教育,使他们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实现终身体育。同时,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也应该加大对小学体育教学的考核评价的力度,加大对小学生体育运动水平测试的力度,以便更好地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参考文献
[1]钟全宏.面向21世纪西北地区农村学校体育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2000,28.
[2]施利东,周君华,蒋守铭.农村学校体育现状的调查及改革思路的探讨[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