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我国存在大量的普通村庄,普通村庄发展缓慢严重阻碍了我国的社会发展进程和新农村的建设,因此需要在有限投入的前提下做好普通村庄的发展规划。本文主要分析有限投入下普通村庄规划的重要性,论述了目前普通村庄规划存在的诸多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了有限投入下普通村庄规划的解决方法,旨在促进我国普通村庄的合理规划。
关键词:有限投入;普通村庄;规划;研究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3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农村地区尤其是普通村庄的规划问题严重影响着我国的社会化进程,在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下,普通村庄的规划问题也变的较为复杂。虽然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地区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是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提出,如何在有限投入下加强普通村庄的规划就成为一个重要问题,因此需要做好一系列工作加强普通村庄的规划。
一、有限投入普通村庄规划的重要性
普通村庄规划是指从农村实际出发,在尊重村民意愿的前提下,对农村的住宅、道路、水电、垃圾处理等生产生活服务设施的规划,以体现农村的特色。普通农村规划主要包括两个阶段:村庄总体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普通村庄规划对我国社会进步起着重要作用:第一,普通村庄规划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发展中出现了土地资源紧张、经济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因此要转变普通村庄的发展模式,加强对普通村庄的规划,实现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第二,普通村庄规划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普通村庄规划能够改变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不合理的状况,能够促进城乡的协调发展,从而加快我国新农村的建设。
二、目前普通村庄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
1.我国普通村庄的基本特点
我国普通村庄的基本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经济发展落后。目前我国的普通村庄仍然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从事第三产业的比例较低;而且在农村居住的多为老人和儿童,青壮年劳动力流失严重,而且整体素质不高,这就给规划带来诸多困难。第二,地处边远地区,远离交通干线和城镇。我国绝大多数普通村庄都远离主要城镇或者远离交通干线,边缘的村庄发展机会较少,经济发展较为落后,某些乡镇的村庄远离城镇和交通干线的比例能达到70%以上。第三,村庄内的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居住环境较差。普通村庄的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水电等基础设施难以满足农民的需求。
2.目前普通村庄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
普通村庄的规划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普通村庄的整体规划不足,规划与农村的需求脱节。普通村庄的规划主要是当地政府部门,由于规划投入有限,政府部门对村庄的规划往往只体现政府的意愿,只是对某些示范村、重点村进行投资规划,或者只是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忽视了普通村庄的规划,这种盲目的规划难以满足广大农民的意愿,导致实际规划与农民需求严重脱节。第二,缺乏有效的政策措施和规划理念。普通村庄的规划问题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存在,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是政府的规划只是注重眼前利益,对某些地区的规划缺乏严格的论证,也缺乏必要的政策措施,而且只是注重农村物质设施的建设,忽视了农村的循环发展,也无法解决农村的剩余劳动力问题,反而形成农村建设的恶性循环;某些村庄的盲目规划使得环境遭到破坏,使得某些特色的村庄遭到破坏,出现城镇化的特征。
三、有限投入下的普通村庄规划
1.有限投入下的普通村庄规划理念和规划方法
(1)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村民的意愿
普通村庄的规划要充分考虑村民的现实要求和生活习惯,在规划普通村庄时要对村庄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调查,了解村民对规划的实际想法和需求,在规划时要尽量满足村民的物质和精神文明需要,这样就能够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村民最需要的地方,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2)要充分尊重村庄的原有生态特征
普通村庄的规划要尊重村庄所在区域的地形地貌、河流水文、自然植被等因素,引导新村的布局要与旧村在空间布局、建筑风格、色彩上相协调,将新村与旧村进行有机融合,从而使村庄的地域文化、自然环境、社会结构能够保存下来。
(3)要将村庄的原有文化传统与现代生活相融合
村庄在各个历史时期都会留下一定的文化特色和文化传统,在历史的长河中就逐渐形成这个村庄的印记。而现代村庄的建设是现代文明的产物,充满现代元素,因而在普通村庄的规划中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文化特色,将文化与现代元素相融合,使历史传统能够一脉相承的继承下来。
(4)在有限投入的情况下注重村庄长远发展
由于普通村庄数量较多,因而在普通村庄的规划上资金投入就会有限,在村庄规划时不能因为资金的限制只注重村庄近期的建设,也要注重村庄长远的发展,使近期建设与长远发展相协调,这就需要规划方案统筹协调、分清主次,进而合理的利用村庄的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并对村庄的长远发展进行规划。
2.对不同类型的村庄采取不同的规划对策
目前普通村庄的规划主要对策有:第一,土地集中利用,形成集约的村庄布局。合理规划农村居住用地和建设用地,将空出来的土地用于发展种植、旅游等,从而能够实现空间的合理利用,降低建设成本。第二,完善村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村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村民在规划中关注的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能否得到实惠,因此在规划中要将有限资金投入到村民的公共设施、水电、道路等的建设上,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第三,尊重村庄的特色,发展特色村庄。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每个村庄都形成了一定的文化和历史特色,因而在规划中要尊重这种乡风民俗,充分保留村庄的特色。第四,注重环境保护,发展生态村庄。在普通村庄的规划中,要充分利用生物能、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降低村庄产生的污染。
但是,我国普通村庄众多,这些村庄可分为不同的类型,如旅游型、工业型、保护型、养殖型,对不同的类型要采取不同的规划对策。旅游型村庄要注重发展以旅游为主导的产业类型,工业型村庄要注重开发村庄的资源发展工业,保护型要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保护村庄的传统文化和建筑,养殖型村庄要利用村庄现有的资源发展养殖业。
有些村庄的规划不一定具备某个特点,要综合规划发展,如广西恭城县莲花镇红岩村距离莲花镇1.2公里,距离县城14公里,共95户住户390人,该村对山、水、林、田、路实行统一规划设计,对房屋、公共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实行“五改”:改水、改房、改路、改厕、改厨,并发展果园种植业和生态旅游业,并加强村民的精神文化和道德建设,实现人均收入8000元以上,2006年荣获“全国十大魅力乡村”称号。资金投入主要是在基础设施建设和长远发展规划上,投入资金数额不大,符合有限投入的前提条件。
总结:
普通村庄的规划关系到我国新农村建设和我国的社会进步,因此要在有限投入下加强普通村庄的規划。对普通村庄规划时主要从完善基础设施、尊重原有的生态特征和文化传统、挖掘村庄的特色、注重村庄近期建设与长远发展,从而建设成有特色、有文化内涵的新型村庄。
参考文献:
[1]刘宇红,梅耀林,陈翀.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村庄规划方法研究——以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实践为例[J]. 城市规划,2008(10)
[2]陈玲,吴柏清,唐利文. 基于城乡统筹背景下的村庄规划设计——以重庆市涪陵江东天福村为例[J]. 技术与市场,2009(06)
[3]文技军,宋雪岭. 加强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 四川建筑,2010(S1)
[4]潘东军.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村庄规划的思考[J]. 今日科苑,2008(08)
[5]杨君杰,代大胜. 村庄规划的反思与对策——以云南省村庄规划为例[J]. 华中建筑,2012(06)
关键词:有限投入;普通村庄;规划;研究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3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农村地区尤其是普通村庄的规划问题严重影响着我国的社会化进程,在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下,普通村庄的规划问题也变的较为复杂。虽然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地区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是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提出,如何在有限投入下加强普通村庄的规划就成为一个重要问题,因此需要做好一系列工作加强普通村庄的规划。
一、有限投入普通村庄规划的重要性
普通村庄规划是指从农村实际出发,在尊重村民意愿的前提下,对农村的住宅、道路、水电、垃圾处理等生产生活服务设施的规划,以体现农村的特色。普通农村规划主要包括两个阶段:村庄总体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普通村庄规划对我国社会进步起着重要作用:第一,普通村庄规划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发展中出现了土地资源紧张、经济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因此要转变普通村庄的发展模式,加强对普通村庄的规划,实现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第二,普通村庄规划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普通村庄规划能够改变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不合理的状况,能够促进城乡的协调发展,从而加快我国新农村的建设。
二、目前普通村庄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
1.我国普通村庄的基本特点
我国普通村庄的基本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经济发展落后。目前我国的普通村庄仍然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从事第三产业的比例较低;而且在农村居住的多为老人和儿童,青壮年劳动力流失严重,而且整体素质不高,这就给规划带来诸多困难。第二,地处边远地区,远离交通干线和城镇。我国绝大多数普通村庄都远离主要城镇或者远离交通干线,边缘的村庄发展机会较少,经济发展较为落后,某些乡镇的村庄远离城镇和交通干线的比例能达到70%以上。第三,村庄内的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居住环境较差。普通村庄的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水电等基础设施难以满足农民的需求。
2.目前普通村庄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
普通村庄的规划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普通村庄的整体规划不足,规划与农村的需求脱节。普通村庄的规划主要是当地政府部门,由于规划投入有限,政府部门对村庄的规划往往只体现政府的意愿,只是对某些示范村、重点村进行投资规划,或者只是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忽视了普通村庄的规划,这种盲目的规划难以满足广大农民的意愿,导致实际规划与农民需求严重脱节。第二,缺乏有效的政策措施和规划理念。普通村庄的规划问题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存在,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是政府的规划只是注重眼前利益,对某些地区的规划缺乏严格的论证,也缺乏必要的政策措施,而且只是注重农村物质设施的建设,忽视了农村的循环发展,也无法解决农村的剩余劳动力问题,反而形成农村建设的恶性循环;某些村庄的盲目规划使得环境遭到破坏,使得某些特色的村庄遭到破坏,出现城镇化的特征。
三、有限投入下的普通村庄规划
1.有限投入下的普通村庄规划理念和规划方法
(1)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村民的意愿
普通村庄的规划要充分考虑村民的现实要求和生活习惯,在规划普通村庄时要对村庄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调查,了解村民对规划的实际想法和需求,在规划时要尽量满足村民的物质和精神文明需要,这样就能够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村民最需要的地方,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2)要充分尊重村庄的原有生态特征
普通村庄的规划要尊重村庄所在区域的地形地貌、河流水文、自然植被等因素,引导新村的布局要与旧村在空间布局、建筑风格、色彩上相协调,将新村与旧村进行有机融合,从而使村庄的地域文化、自然环境、社会结构能够保存下来。
(3)要将村庄的原有文化传统与现代生活相融合
村庄在各个历史时期都会留下一定的文化特色和文化传统,在历史的长河中就逐渐形成这个村庄的印记。而现代村庄的建设是现代文明的产物,充满现代元素,因而在普通村庄的规划中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文化特色,将文化与现代元素相融合,使历史传统能够一脉相承的继承下来。
(4)在有限投入的情况下注重村庄长远发展
由于普通村庄数量较多,因而在普通村庄的规划上资金投入就会有限,在村庄规划时不能因为资金的限制只注重村庄近期的建设,也要注重村庄长远的发展,使近期建设与长远发展相协调,这就需要规划方案统筹协调、分清主次,进而合理的利用村庄的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并对村庄的长远发展进行规划。
2.对不同类型的村庄采取不同的规划对策
目前普通村庄的规划主要对策有:第一,土地集中利用,形成集约的村庄布局。合理规划农村居住用地和建设用地,将空出来的土地用于发展种植、旅游等,从而能够实现空间的合理利用,降低建设成本。第二,完善村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村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村民在规划中关注的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能否得到实惠,因此在规划中要将有限资金投入到村民的公共设施、水电、道路等的建设上,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第三,尊重村庄的特色,发展特色村庄。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每个村庄都形成了一定的文化和历史特色,因而在规划中要尊重这种乡风民俗,充分保留村庄的特色。第四,注重环境保护,发展生态村庄。在普通村庄的规划中,要充分利用生物能、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降低村庄产生的污染。
但是,我国普通村庄众多,这些村庄可分为不同的类型,如旅游型、工业型、保护型、养殖型,对不同的类型要采取不同的规划对策。旅游型村庄要注重发展以旅游为主导的产业类型,工业型村庄要注重开发村庄的资源发展工业,保护型要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保护村庄的传统文化和建筑,养殖型村庄要利用村庄现有的资源发展养殖业。
有些村庄的规划不一定具备某个特点,要综合规划发展,如广西恭城县莲花镇红岩村距离莲花镇1.2公里,距离县城14公里,共95户住户390人,该村对山、水、林、田、路实行统一规划设计,对房屋、公共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实行“五改”:改水、改房、改路、改厕、改厨,并发展果园种植业和生态旅游业,并加强村民的精神文化和道德建设,实现人均收入8000元以上,2006年荣获“全国十大魅力乡村”称号。资金投入主要是在基础设施建设和长远发展规划上,投入资金数额不大,符合有限投入的前提条件。
总结:
普通村庄的规划关系到我国新农村建设和我国的社会进步,因此要在有限投入下加强普通村庄的規划。对普通村庄规划时主要从完善基础设施、尊重原有的生态特征和文化传统、挖掘村庄的特色、注重村庄近期建设与长远发展,从而建设成有特色、有文化内涵的新型村庄。
参考文献:
[1]刘宇红,梅耀林,陈翀.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村庄规划方法研究——以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实践为例[J]. 城市规划,2008(10)
[2]陈玲,吴柏清,唐利文. 基于城乡统筹背景下的村庄规划设计——以重庆市涪陵江东天福村为例[J]. 技术与市场,2009(06)
[3]文技军,宋雪岭. 加强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 四川建筑,2010(S1)
[4]潘东军.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村庄规划的思考[J]. 今日科苑,2008(08)
[5]杨君杰,代大胜. 村庄规划的反思与对策——以云南省村庄规划为例[J]. 华中建筑,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