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课程思政与班级管理相结合的思考

来源 :成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0657810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职院校为了进一步提高在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水平以及与班级管理进行有效结合,充分借用现有的高职院校教育资源以及多方合作,共同促进高职院校思想道德教学建设以及班级管理饱含人性化元素。本文首先介绍高职院校开展思政课程所面临的困难,分析班级管理与思政课教学结合的重要性,最后提出提高思政课与班级管理配合度的重要方法。
  关键词:高职 思政课实践教学 班级管理
  随着党中央以及国家部门对于高职院校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视力度增加,在高职院校相应号召积极构建思政理论体系以及明确思想道德建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但是现阶段部分高职院校面临着班级管理与思政课教学缺乏合作机制、学生配合情况不佳等问题,导致学校思政课程的教学效果并未达到预期目标。
  1 思政课程在高职院校开展发展现状
  我国各高职院校为了积极响应国家党中央及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意见》当中对高等院校进一步强化思想道德理论体系以及完善教学保障机制和长效发展的模式构建。但是通过对我国高职院校开展德育实践课程的调查发现,部分学校在开展过程中,由于时政课程教学经费受限以及为了学生安全而限制学生去校外进行理论实现,再加上思政课程教学普遍在高职院校当中充当选修课程,在大班授课的教学方式下,老师很难对不同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思想道德理论教导,更别说带着学生去校外进行理论实践活动。因此,许多思政课程的社会实践活动都放在暑假寒假,学生自主完成社会调查、社区公益等活动当中。在学生自主调查和实践过程中,由于缺乏老师的线下指导和交流,因此很难将思政课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
  2 思政课与班级管理结合的优势
  正高职院校思政课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将班级管理进行紧密结合,一方面能够将思政课程所学知识的理论与实践的运用在生活当中,同时还能结合理论课所学的知识,运用在班级管理上全面提高班级管理水平,结合两者的优势来共同促进高职院校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和管理能力的提升。
  2.1 班级管理作用在思政课程教学的价值体现
  在高职院校开展思政课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能够学习先进的思想道德观念、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理念、培养爱国精神、奉献精神等综合素质强的学生。然而思政课程的教学目标和任务需要落实在实践活动当中,需要各教师能够承担一定的班级任务和班级管理。为了更好的提高思政课程的教学效率和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培养效果,需要必须搭配强有力的班级管理和组织建设,才能形成1+1大于二的配合效果,共同完成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的任务与目标。
  2.2 思政课实践教学作用于班级管理的价值体现
  将班级管理与思政课程有效结合,是营造良好的班级风气和学习氛围的重要手段。由于高职阶段与高中阶段存在巨大差距,学习各类专业知识的自主性更强对于学生自控能力的要求更高。所以导致很多高职学生在步入学校后很容易当大部分空闲时间用于手机游戏、网络社交上,不利于班级活动的开展和管理。高职院校当中尽管设立了辅导员和班主任的管理模式,但是由于班主任和辅导员本身的工作繁忙已无法腾出更多精力来对班级进行细致化的管理,导致更多的班级管理活动和权利交付给班级的班委会和学生会。再加上本身高职院校的学生都是高考失利而正处于情感薄弱、神经脆弱的阶段,如果没有很好的班级管理和老师的情感辅导,极易会认为班级管理是约束自身自由的枷锁,对班级活动也仅是流于形式或是敷衍了事,而缺乏主動参与积极性。而在学生教学活动当中加入思政课程,借助思想道德理念抚平学生高考失利的脆弱情绪以及引导学生在校期间如何正确的学习与生活,用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和教学方法潜移默化的指引学生正确的人生态度和学习方向。
  3 提高思政课与班级管理配合度的重要策略
  3.1 日常班级活动融入德育实践
  作为高职院校最基层的教学单位,班级是学生日常学习与活动的主要场所。在班级这个微小型的社会当中学生之间朝夕相处,不同的价值理念进行碰撞和交流。因此更需要将德育实践融入到班级的日常工作和管理当中。例如在竞选学生会、班委会、贫困生、奖学金等活动当中是否存在民主缺失以及徇私舞弊等问题。通过将班级管理的各项活动有效结合德育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在实践活动当中切实感受德育实践课程的教育内涵,通过潜移默化的德育思想渗透和开展各类德育实践课程,更好的让学生主观接受思政课程的教育和班级管理。
  3.2 符合学生接受水平
  在学校开展思政课程的教学活动当中不能将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高于学生的接受水平,不能盲目的照抄其他学校的成功经验和方法以及盲目追求高大上亦或是趣味性与低俗性。因此在高职院校开展思政课程实践教学活动必须要将教学计划进行分阶段,分学期教学任务分割。通过将思政课程当中加入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道德,基本的公民道德等多种德育目标,让学生能够在入学开始就能接受思政道德教育与班级管理活动等各项要求和内容。
  3 结语
  高职院校促进班级管理活动与德育实践活动有效结合,是集中高职院校各类资源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和自身道德发展的重要策略和手段。
  参考文献:
  [1] 张草.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与班级管理相结合的思考[J].考试与评价,2020(12):110.
  [2] 于飞飞,宋淑霞.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与班级管理相结合的思考[J].长江丛刊,2019(08):101-102.
其他文献
为探究在机插同步一次性侧深施肥作业方式下的速效氮与缓控释氮合理配比,保证水稻产量,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氮素流失,实现水稻的清洁化生产,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置7个处理,分别为CK:不施肥,T1:农民习惯施肥(施N量早稻150 kg·hm-2,晚稻165 kg·hm-2),T2~T6:机插同步一次性侧深施肥(施N量早稻105 kg·hm-2,晚稻132 kg·hm-2),其中T2~T6处理的缓控释氮分别占总氮的0%、10%
为了解解磷真菌对生物炭中磷的释放及形态转化的影响,以污泥和水稻秸秆为原料,分别在400℃和700℃下制备得到两种生物炭,然后从土壤中筛选得到一株有解磷能力的黑曲霉,并以生物炭为唯一磷源进行培养,研究黑曲霉存在下生物炭中磷的释放和形态转化。结果表明:黑曲霉的存在使污泥生物炭中磷的释放量从0.73 mg·g-1提高到78.55 mg·g-1,使秸秆生物炭中磷的释放量提高了50%以上。热解温度对污泥生物炭中磷的释放具有重要影响,700℃下制备的污泥生物炭释放的磷比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