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曲棍球人才梯队培养模式探索

来源 :体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opy_w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12年9月和义学校组建了曲棍球社团,是北京市丰台区5所曲棍球社团之一,也是唯一一所中学曲棍球社团。和义学校共有两块5人制曲棍球场地,拥有队员60余人。和义学校引进了专业的曲棍球教练,并与曲棍球相关体育俱乐部建立了合作共赢的管理形式,以成为国家曲棍球人才后备基地、成为北京市和丰台区曲棍球体育传统校为战略目标。三年多来,学校组织并落实了曲棍球社团的日常训练,参与了国家、北京市的曲棍球多项赛事活动。和义学校还以己为龙头,以学校为基地,尝试建立和引入了不同范围、不同规格的曲棍球联赛机制,举办了3次曲棍球赛事活动。
  关键词:曲棍球;人才梯度;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6)07-0062-02
  一、曲棍球人才梯队培养模式构建
  曲棍球人才梯队培养模式的核心是为确保曲棍球项目长期开展而进行的有计划的人才储备,其特点是在学校里大多数学生中进行曲棍球运动的普及,分梯队选拔、培训使用优秀的曲棍球队员,在这期间队员不断优胜劣汰,再选拔补充优秀队员,以保证曲棍球队员不断层,曲棍球水平持续稳步提高。
  和义学校的曲棍球人才梯队培养模式是建立在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中小学一体化的学制基础上的,使中小学之间曲棍球队员的学习与训练培养建立了更加紧密的联系,突出了持久性与系统性。学校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九个年级分别都有一个班级是曲棍球教学班,曲棍球教学班的学籍、学制、课时及文化课程与学校其他班级相同,不同的是其他班的曲棍球学习是由学校的体育教师教,曲棍球教学班的专业学习是从社会曲棍球俱乐部中聘任的专业教练员教,教学和训练与比赛水平更高。这个模式实现了学校教育与曲棍球专业运动的结合,弥补了学校教育不够专业和专业运动基础教育不足的缺憾,具有较好的运动与教育相结合的优势。
  二、曲棍球人才梯队培养模式实施规划
  根据学校曲棍球人才梯队建设培养模式的需要,确保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学校对有关人员及其职能进行了整体规划。
  首先,确定了由学校主管校长负责招生,专业教练参与选拔,曲棍球班主任负责学生家长协调的招生机制,努力拓展招生途径,扩大招生范围,力争以优惠的政策吸引更多符合条件的学生参与进来。
  第二,学校曲棍球社团是以独立教学班的形式呈现的,对曲棍球教学班的管理融入各个年级组管理当中,曲棍球班参与同年级平行班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各学科课时与平行班一致,上课教师安排与平行班一致,学生的学籍纳入学校统一管理。
  第三,学校成立了曲棍球教学研究课题组,以曲棍球研究论文、案例、教学研讨课、曲棍球训练公开课等形式引导曲棍球教师和教练做专家型、学者型体育教师和教练。
  三、曲棍球人才梯队培养模式实施措施
  学校曲棍球人才梯队培养是一个立体培养模式,依靠相关政策为曲棍球特长生的长期发展考虑,和义学校曲棍球人才梯队培养模式的入口、过程、出口见表1。
  梯队培养模式的思路,即从一年级到九年级共划分为四个梯队,即一、二年级为第一梯队,三、四年级为第二梯队,五、六年级为第三梯队,七、八、九年级为第四梯队,在各个梯队范围内,以曲棍球运动为基础,以本梯队年龄段的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为依据,进行曲棍球学习内容选择、学习与训练方法的运用、训练时间与训练强度的调控、专业知识和教育心理知识的拓展,具体培养重点见表2。
  四、曲棍球人才梯队培养模式实施保障
  和义学校曲棍球人才梯队培养模式的整体工作是在学校领导机构的组织与管理下运行的,为了使保障工作全面系统,顺畅有力和及时有效,和义学校曲棍球人才梯队培养模式保障工作分为三个不同阶段的目标:
  第一阶段的目标是:完成符合曲棍球训练的基础设施建设,购买器械器材,具有开展训练和比赛的必备基础条件;
  第二阶段的目标是:完善和丰富训练及比赛的日常素质训练的辅助器械器材、外出交流比赛用车和经费的筹集;
  第三阶段的目标是:形成相对稳定的日常训练、既定及临时赛事交流的服务保障机制。
  和义学校曲棍球人才梯队培养模式保障工作的任务是:利用假期,改建学校曲棍球训练场地,形成南北向两块5人制标准场地、6个球门;购买曲棍球杆、球、球车、包、队员及守门员护具;完善社团球员的用餐机制。
  和义学校曲棍球人才梯队培养模式保障工作的长期思路是:前期合理规划、中期重点推进、后期全面完善,适时创新特色,确保及时高效。
  在和义学校曲棍球人才梯队培养模式这个保障工作下,学校曲棍球人才梯队培养工作突飞猛进,在3年多的时间里,相继完成了硬件设施的初期建设,完善了班级管理机制,确保了社团的日常训练,曲棍球社团在全国中小学曲棍球赛事上取得了冠军的好成绩,一起步就站在了中小学曲棍球教学与训练的高点上,和义学校曲棍球人才梯队培养模式的建构与实施效果明显。
  我们认为,和义学校曲棍球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不只是曲棍球的学习与训练,它是和义学校工作的一个标杆,是和义学校体育的一面旗帜,是和义学校向社会展示的一个窗口。因此,我们要加倍努力,以“和谐进取”的“和义精神”,不断改革、实践与创新,使之成为全国、北京市、丰台区中小学曲棍球体育运动的一个典范。
  【点评】:仰卧起坐是目前体质健康测试中女生较为薄弱的项目,尤其是中学女生,因此作为一堂素质练习课,用不同的练习方法来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提高学练效果,是值得借鉴的,同时几个练习方法也可单独作为一个课课练的内容进行。
其他文献
让一堂课出彩,是每一个教师的梦想,课堂出彩不是偶尔上一节公开课,也不是自身储备的几节“拿手课”,而是改善我们整个常态课的课堂生活。如何让常态课出彩,首先要回答的问题是“教
摘 要:小学生刚开始接触足球运动时,比较难以控制住球,容易丧失练习兴趣。本文总结校园足球开展的经验,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活动模式、优化评价组织形式,以足球普及教学为主体,以实践体验为途径,立足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小学校园足球活动变得丰富有趣,提高了校园足球开展的成效。  关键词:小学;校园足球;活动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6)0
摘要:本文通过对澳大利亚国家体育、健身训练娱乐培训措施的介绍,揭示出其专注职业教育和专业发展,找准培训定位,不断改革完善培训内容与教学方法,加强培训管理,形成不同培训机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培训网络模式。  关键词:澳大利亚;体育职业教育;专业发展;培训;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6)06-0061-02  澳大利亚体育活动组织(Phy
原始的Curvelet变换在Radon域用正交小波变换得到Curvelet系数,然而正交小波不具有平移不变性,所以会产生Gibbs震荡现象.提出用非抽取小波变换代替原始的Curvelet变换中的正交小波变换.非抽取小波的平移不变性和Curvelet变换的高度方向敏感性使得新算法成为图像去噪的一个很好的选择.使用数字非抽取Curvelet变换对添加了高斯白噪声的标准图像进行去噪.实验结果表明,新算法
摘 要:笔者结合多年从事足球教学训练的实践经验,结合我校多年针对全体学生足球拓展课程的开展情况,对各年龄段,不同水平层次细化教学的内容进行了归纳与总结,设计一些学生容易接受、经过简单的练习就能掌握,并能有效提高学生足球兴趣的一些知识与技能,从而构建出适合初中阶段足球拓展课程的内容。  关键词: 初中;足球;拓展;课程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
摘 要:体育教学中磨课已经成为各学校体育教研组开展一定规模教研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精品课中体现一个任课教师和教研团队智慧的重要部分。本文通过观察和实践,结合管理学中PDCA循环管理,将该管理理念运用到体育精品课的磨课环节,希望与体育同仁教师和教研团队共同探讨学习。  关键词:PDCA;循环管理系统;体育教学;磨课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
摘 要:随着当下体育教师各类培训项目的加强,全国各地各类层次的体育教师培训、体育教学基本功比赛的增加,体育教学技能这个问题引起了广泛的重视,本文针对体育教师教学技能的全面性、重点性、出彩性、缺失性等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各类体育教学技能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教学技能;种类;全面性;要求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5)08-0015-02  体
针对以往体育技能教学中存在的评价并不指向使每位学生在各自原有基础上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以及教教材的困惑,以前滚翻、侧手翻等为例,提出类动作特征下"质""形"双维度的技能教
摘 要:“安全地进行体育学习”不仅是《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目标之一,也是体育教学顺利进行的保证。常规的教学安全在学校领导及广大教师的重视、预防下日益减少,然而一些“非典型”安全事故的发生不仅难以预测,而且也是目前造成“家校”间纠纷的主要根源之一。本文结合自身及身边发生的几例“非典型”安全事故,反思其成因,提供对策和借鉴。  关键词:体育教学;非典型;安全事故;成因;对策 
摘 要:准备活动是预防运动损伤的重要内容,良好的准备活动不仅要充分动员肌肉参与运动,还要激活神经系统积极参与运动。本文以足球运动的专门动作为基础,设计了系列的一般性准备活动、专门性准备活动,练习内容由软组织激活过渡到神经系统激活,再到快速伸缩复合力量练习,练习形式由无球练习逐步过渡到有球练习。  关键词:足球;准备活动;关节;肌肉;动作;练习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